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首页 / 诗词 / | 2022-12-03 00:00:00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亲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小池》)

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1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岳飞《满江红》)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1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淮南子权修》)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2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9、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0、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1、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32、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3、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文默写必考题一:《出师表》

34、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3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斜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2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2、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5、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6、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7、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8、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9、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10、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11、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饲”。《马说》

13、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14、人的才能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15、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6、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18、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19、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20、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2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2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23、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24、《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25、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26、《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7、《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8、《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29、《水浒传》中 “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3、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3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5、且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志:名词作动词,立志)《上枢密韩太尉书》

36、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7、结构助词,译作“的”

38、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9、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40、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

41、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马)《短文两篇、三峡》

43、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45、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6、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47、域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48、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4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50、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5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54、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55、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56、说明方法

57、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5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59、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60、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2)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6、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7、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8、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9、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10、3月17日,六名委员因贿赂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11、故不错意也。“错”(cu)。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12、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13、这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得冠军,而且一连战胜六个强劲对手。

1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5、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6、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通“无”。《愚公移山》

17、一厝朔东。“厝”(cu)。通“措”。《愚公移山》

18、他*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19、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20、《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1、《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22、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5、《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7、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2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29、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3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动用,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32、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3、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3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3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36、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37、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38、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9、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驱策,用马鞭子打)

41、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

43、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4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45、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6、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48、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49、记叙文的分类

50、记叙文的线索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语言积累类:

2、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3、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4、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5、顿号

6、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7、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8、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9、语言描写。

10、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1、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2、“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6、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7、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8、岁寒三友:松、竹、梅。

19、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20、表达方式

21、(第1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

22、(第5段)“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作者为什么会首先让孩子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学习拉丁语?

23、(第7段)“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一句话中,丘吉尔为什么不许他的弟弟杰克发展炮兵?这表现了丘吉尔的什么?

2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孙二娘。

25、“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2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27、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2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3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文化常识

33、岁寒三友:松、竹、梅。

  散文阅读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34、(第8段)“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这句话有何含义?

  解析:当初父亲支持丘吉尔选择军事工作,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在这轻松的调侃中,表现了丘吉尔的谦逊精神。

  (五)课文小结

  《我的早年生活》为我们展示了英国著名宰相丘吉尔的早年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坚持自己的性趣和爱好。一个人想要成功靠的就是对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所以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丘吉尔就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学习他的早年生活,了解他的早年的生活轨迹,对于我们明白人生的真谛大有益处。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6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3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37、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9

  1、生字生词

  穿梭(suō):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

  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

  飒飒(sà):形容风响的声音。

  央(yāng)告:恳求。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2、本课导学

  走进作者

  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县人。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被文艺界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背景知识

  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文章主题:

  《芦花荡》叙述的是孤胆英雄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动人场景及其“英雄行为”。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释疑解惑

38、修辞手法作用类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这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论述了……(内容)。

39、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

40、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2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3、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5、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6、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例外。将K、Ca、Na放入可溶性的盐溶液中.它们并不能与盐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把金属钠放入到CuS04溶液中,则发生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7、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8、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9、盐中一定含有酸根阴离子.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铵盐。

10、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11、初中的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从课本入手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先搞清楚,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多看看自己模糊不清的概念

12、根据专题做一些相关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之前的复习,在基础复习过后做综合性的练习效果比较好

13、循环复习。知识的积累到位了,复习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温故而知新”,尝试在复习的过程中,记录自己新的所得,这样可以不断进步。

14、酸碱指示剂

15、每天要坚持听录音、跟读初三的英语课文,在听读过程中留意单词拼写、重点词汇与句型以及需要掌握的语言点,从而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16、临近中考时,家长和学生都会越来越担心到时候能否考好,所以也往往容易急躁和焦虑。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帮助自己和孩子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在中考的考场上才能无所畏惧,信心百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7、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土”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

18、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19、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0、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21、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22、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法律,树立可持续发展有意识。

23、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24、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5、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26、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7、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8、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9、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30、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31、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32、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3、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4、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5、生铁/钢:(Fe)

36、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7、甲烷 (CH4):沼气

38、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39、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40、NaCl(KNO3):蒸发溶剂

41、O2:分离液态空气

42、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43、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45、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46、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47、在饱和溶液中:

48、《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陋室铭》等。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借“陋室”,表达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49、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50、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51、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52、作用:*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53、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54、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55、倒数

56、科学记数法

57、分式的性质

58、二次根式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59、同类二次根式

60、一元二次方程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5)

——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

2、区分比和比值

3、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4、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写为分数(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分)

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7、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9、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0、求价格先降a﹪又上升a﹪后的价格:1×(1-a﹪)×(1+a﹪)(假设原来的价格为“1”。求变化幅度(求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百分之几)用1-降价后又上升的百分率。

11、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13、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14、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5、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16、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7、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8、圆:*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19、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0、百分数的意义:

2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2、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方倍。

23、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方。

24、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25、283.14

26、5612.56

27、1250.24

28、68113.04

29、530.251134.5494.985

30、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31、每幅图的圆点总数都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这些算式还可以用*方数的形式来表示。1+3=221+3+5=321+3+5+7=42得出:从1起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方。

3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33、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34、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5、环形的面积:

36、圆的种类:整体圆形,弧形圆,扁圆,(4)椭形圆,(5)缠丝圆,(6)螺旋圆,(7)圆中圆、圆外圆,(8)重圆,(9)横圆,(10)竖圆,(11)斜圆。

37、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1/a;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1/a;分数b/a的倒数是a/b;

3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39、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40、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6)

——古诗词名句摘抄 40句菁华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6、虽然是我身贫,我身贫志不移;我心经纶天下,志扶持社稷。——关汉卿《裴度还带》

7、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王符《潜夫论》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4、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

15、黄河远上白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1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22、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子》

23、仁者之勇,雷霆不移。——苏轼《祭堂兄子正文》

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5、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7、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2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30、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尚书》

3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3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8、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39、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绿柳扶风。

40、天行健,君子已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已厚德载物。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7)

——荷花的古诗词 40句菁华

1、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孟郊《乐府三首》

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5、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6、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黄琼《莲塘》

7、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范成大《满江红》

8、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9、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崔复初《湖边》

10、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张籍《乌栖曲》

11、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欧阳修《渔家傲》

12、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13、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14、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15、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6、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1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8、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9、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0、月光下,仿佛碧玉一样的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亲密无间。

21、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22、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依立,娇羞欲语,招人喜爱。

23、看,那池荷叶,有旳像一把把撑开旳雨伞,有旳像一个个碧绿旳大圆盘,有旳像一把把小扇子。透过荷叶旳空隙,只见一根带有刺儿旳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

24、微风拂过,荷花摆起了舞姿,小水珠在荷叶上不安分旳跳动着,好象要比水跳旳高,淡淡旳清香迎风吹来,沁人心脾,似乎香气也是淡粉色旳,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世界。

25、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26、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宋·《柳永甘草子》

27、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唐·骆宾王《京兆府栽莲》

2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9、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30、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

31、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宋·杨万里《红白莲》

32、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宋·欧阳修《渔家傲》

33、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莲曲》

34、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南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35、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36、《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7、《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38、《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39、《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40、《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8)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P9)

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3、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整合(P38,重点,但课件里只有一个图,大家结合书看一下)

4、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P55)

5、职务分析(P71)

6、职务说明书的编写(P91)

7、工作设计: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设计和改进工作的进行方式,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

8、行为描述面试(STAR): 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

9、绩效考评的系统要素:考评目标、考评对象、考评主体、考评指标、考评标准、考评方法。

10、*衡计分卡BSC(P221)

11、薪酬:是报酬的一部分,是员工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12、薪酬结构:在一个组织中各种工作之间的报酬水*的比例关系。

13、可变薪酬制度(P280) △对员工的奖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确定的。

14、谈判工资制(P299)

15、HR与HM的关系:

16、HR的作用:

17、HM的功能和目标:

18、企业如何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9、HM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如何影响HM?

20、HM 部门与非HM部门之间的关系:

21、职位分析的步骤和过程中的任务:

22、招聘工作的定义及意义:

23、招聘工作的流程(详答):

24、职业生涯的定义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

25、培训与开发的含义、意义、原则:

26、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内容:

27、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

28、绩效考核的方法及特点:

29、福利有哪些项目?如何管理?

30、将某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填写完整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扩展9)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5、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6、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7、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8、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9、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10、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11、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12、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13、*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14、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15、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16、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1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18、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19、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0、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21、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2、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3、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24、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

25、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26、生殖过程

27、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28、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29、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①小肠长5—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

30、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