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5、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6、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7、三字经: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8、三字经: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9、三字经: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0、三字经: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1、三字经: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2、三字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3、三字经: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4、三字经: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5、三字经: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6、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7、三字经: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8、三字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9、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0、三字经: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1、三字经: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22、三字经: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3、三字经: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4、三字经: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5、三字经: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6、三字经: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7、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8、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30、三字经: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6、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7、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8、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0、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1、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4、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5、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6、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7、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8、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9、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0、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2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2、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23、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5、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6、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7、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0、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3、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4、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5、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6、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0、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1、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2、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5、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7、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8、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19、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0、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1、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2、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9、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5、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7、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0、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2、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3、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5、、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6、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7、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0、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1、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2、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7、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8、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9、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小学生交通安全三字经顺口溜 40句菁华
1、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2、牛马车,靠右走,交叉路口要牵行;赶牲口,放牛羊,上路行走不安全。
3、防事故求得*安在,遵规章换得幸福来
4、告别一切不文明交通行为
5、人人不违章,安全有保障
6、一次侥幸暗藏一次危险,一分自觉保证一份安全
7、不开争强斗气车争做礼让文明人
8、人行横道是生命的绿色通道
9、一身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
10、无照开车是玩命,十次玩命九丧生
11、您是_的`主人,您是文明礼让的楷模
12、创优良交通秩序,闪精神文明之光!
13、严禁酒后开车非司机开车疲劳开车!
14、宁绕百步远,不冒一步险
15、讲公德,讲礼貌,争做文明骑车人
16、行人过马路要先看左,后看右,左右看清再通过。
17、车好路好,安全。
18、经济以市场为本,交通以安全为先。
19、骑车上路别着急,争超抢道不安全。
20、加强管理为人民群众,严格执法保交通安全。
21、车可修复,人无来生。
22、交通事故不长眼,你凶他就险。
23、生命需要阳光,幸福需要安全。
24、心静车行,心乱车停。
25、高速公路,行驶适速。
26、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
27、我为河源交通添光彩!
28、骑好车走好路安全伴您每一步。
29、交通法规人人遵守,文明城市处处安全。
30、行人过马路不能斜穿也勿猛跑。
31、遵章守规连你我,道路畅通有保障。
32、遵守交规,善待生命。
33、交通法规关系着您和家人的安全与幸福。
34、只要你我多用心,交通恶运不降临。
35、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
36、人人不违章,安全有保障。
37、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38、遵守交通规则,享受美好人生。
39、加强综合治理,保障交通安全。
40、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请您注意交通安全。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5、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6、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7、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0、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1、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2、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3、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5、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16、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7、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18、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19、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0、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1、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2、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4、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6、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7、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8、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9、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三字经全文解释完整版 30句菁华
1、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4、三字经: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5、三字经: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6、三字经: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7、三字经: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8、三字经: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三字经: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0、三字经: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1、三字经: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12、三字经: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3、三字经: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4、三字经: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5、三字经: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6、三字经: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7、三字经: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三字经: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9、三字经: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0、三字经: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1、三字经: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2、三字经: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3、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4、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5、三字经: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6、三字经: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7、三字经: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8、三字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9、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30、三字经: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三个字的成语和解释 30句菁华
1、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2、一人敌: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3、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4、碰钉子:指遭到拒绝。
5、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6、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7、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8、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9、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10、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11、七返丹:传说中的一种丹药,有增功保健的功效。
12、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13、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14、门外汉:指外行人。
15、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16、假惺惺:假心假意的样子。
17、*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18、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19、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20、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21、忘形交: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22、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23、墙有耳: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24、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25、刮地皮:比喻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
26、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27、假慈悲: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28、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29、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30、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三字经最全解释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9、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0、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1、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2、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3、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4、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5、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6、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7、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8、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19、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0、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2、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3、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6、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7、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9、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30、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