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法律,名言

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2、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3、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4、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5、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7、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9、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1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11、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2、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13、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5、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6、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7、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18、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19、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2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21、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22、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23、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24、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6、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27、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28、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29、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30、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

——法律名言警句 150句菁华

1、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2、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3、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5、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6、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7、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8、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10、如果司法权同行*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11、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12、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13、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德]马克思

15、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17、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8、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9、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20、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21、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2、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3、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24、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25、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6、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27、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28、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29、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30、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31、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32、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33、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34、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35、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3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37、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书刑法志》

38、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3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40、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1、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42、法擎利剑斩邪恶,律做天*判是非。

43、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44、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4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46、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黄昏。

47、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48、在一个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4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50、法制圆规划定是非宽严,民心直尺度量奸贤分毫。

51、您抛弃了法律,生活就会抛弃您。

52、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53、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54、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55、只有战胜者才有权判定什么是战争犯罪。

56、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57、一份不公*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58、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59、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60、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61、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62、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

63、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

64、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

65、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

66、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

67、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

68、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

6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

70、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71、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7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73、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74、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 肯

7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76、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77、学*、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8、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79、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

80、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81、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82、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抓紧抓好!

83、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84、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85、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86、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87、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88、如果咱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89、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90、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91、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9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93、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94、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95、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96、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97、在一个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98、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99、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0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01、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102、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10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104、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105、法律不负*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06、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尸子》

107、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108、法律不能使人人*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波洛克

109、法令者,因此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10、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1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12、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113、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11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为耻矣。

11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116、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117、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11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119、法律是朝三暮四的。

120、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语治道》

121、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22、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23、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24、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25、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126、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27、法律不能使人人*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128、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29、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130、法律有权打破*静(马·格林)

131、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132、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13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134、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宋·吕苏辙)

135、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埃·哈伯德)

136、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137、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138、有两种和*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139、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和实用(伯克)

140、任何势力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

14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42、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法律法谚

143、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

14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145、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14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7、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148、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定地拒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比较好的*和稳定,因而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如果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状态。——马克·吐温

149、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15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2)

——法律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2、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4、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5、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

6、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8、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0、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1、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12、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13、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16、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7、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18、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9、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傅子法刑》

2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21、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22、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23、凡法始立必有病。

24、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25、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

26、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

27、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2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29、依法行使民*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30、弘扬民主法制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1、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32、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坚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就应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33、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34、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35、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36、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37、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3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39、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

40、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41、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42、在一个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4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44、纲纪废弃之日,便是*兴起之时。威物特

45、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46、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黄昏。

47、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英]麦克来

48、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49、依法行使民*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50、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论》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3)

——关于法律的名言 40句菁华

1、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2、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3、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4、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5、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6、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7、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8、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9、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0、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D?D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11、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D?D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2、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D?D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3、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D?D洛克(英)《*论》

14、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D?D吴兢(唐)《贞观政要•公*》

15、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D?D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6、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D?D格老秀斯(荷)

17、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D?D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18、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D?D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9、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D?D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20、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D?D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21、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D?D尸佼(战国)《尸子》

22、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D?D洛克(英)《*论》

23、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24、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25、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26、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2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2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9、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0、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31、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32、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论》

3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34、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35、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36、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论》

37、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38、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

39、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40、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4)

——古代读书的名言 60句菁华

1、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3、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清)朱用纯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6、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明)薛煊

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1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7、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8、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1、放于利而行,多怨。

2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3、过,则匆惮改。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3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31、学无止境。—— 荀子

32、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33、活到老学到老。—— 谚语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35、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3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3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0、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4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7、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48、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49、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50、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51、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5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3、不负光阴不负自己,不负被爱不负所爱。

5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

55、帆的自豪,是能在风浪中挺起胸膛。

56、勤奋,是时间的主人,懒惰,是时间的奴隶。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5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5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5)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命为志存。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5、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7、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 —— 尼柯拉耶维奇

28、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 —— 富兰克林

29、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30、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31、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岳飞》

3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33、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34、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李时珍》

35、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36、东屋未补西屋破,前帐未还后又拖。——《增广贤文》

37、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3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3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3、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4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4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0、吃一堑,长一智。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6)

——法律的名言 50句菁华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3、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

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状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5、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坚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就应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6、上帝把法律和公*凑合在一齐,但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7、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9、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0、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3、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5、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6、是法*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8、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19、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20、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韩非子·解老》

21、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2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23、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24、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埃·哈伯德

25、当权者的观点就是最有力的法律。——爱·科克

26、一切都服从命运,命运是宇宙秩序之源。 〔古希腊〕毕泰戈拉,引自拉尔修《学述》

27、希腊斯帕特王法律应对人有权威,而不是人对法律有权威。——波萨尼亚

28、法律的专横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伯克

29、习俗支配法律。——伯克

30、有两种和*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

31、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3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3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

34、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35、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36、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37、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38、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39、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40、法律不负*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41、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4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43、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44、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伯克

4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46、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47、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48、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

49、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5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7)

——励志古代名言 40句菁华

1、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

2、凡是要好,须问三老。——《增广贤文》

3、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增广贤文》

4、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康有为》

5、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王实甫》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7、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增广贤文》

8、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增广贤文》

9、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增广贤文》

10、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增广贤文》

11、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1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13、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

14、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关汉卿》

15、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洪应明》

16、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白居易》

17、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增广贤文》

18、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19、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20、战胜了敌人,我们共同分配获得的财物。——《成吉思汗》

21、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22、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罗贯中》

23、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兵法》

24、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

2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28、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29、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唐寅》

30、善观敌者,当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岳飞》

3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

32、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洪应明》

33、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3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35、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司马光》

36、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天入地不犹人,曲径危桥都历遍,出来依旧一吟声。——《康有为》

3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39、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成吉思汗》

40、耳中常有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经生埋在鸠毒中。——《洪应明》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8)

——古今中外法律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

2、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

3、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4、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

5、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

6、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7、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无*矣。――宋祁

8、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

9、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

10、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11、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

1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法律有权打破*静。——马·格林

16、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7、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8、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

19、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0、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21、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

22、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23、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

24、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

25、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26、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27、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28、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2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30、纲纪废弃之日,便是**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31、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

32、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3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3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35、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36、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37、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38、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39、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40、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9)

——法律的名言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冠子《冠子·度一》

2、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3、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4、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语·治道》

5、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6、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7、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8、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9、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0、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11、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2、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4、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5、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6、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17、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8、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9、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20、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

21、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22、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24、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5、咱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咱们不得不为自我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我关在里面。——博莱索

26、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27、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28、如果咱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29、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30、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31、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32、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因此法律本身务必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33、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状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3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35、法律带给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36、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37、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3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39、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

40、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古代法律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0)

——关于道德的古代名言 30句菁华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书》

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虞韶

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6、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9、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

21、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2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