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2、遗风馀教: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3、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4、一帆顺风:同“一帆风顺”。
5、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出处:宋·高观国《风入松》词:“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
6、泱泱大风: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7、占风望气: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8、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清史稿·灾异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9、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10、走漏风声:泄漏机密或消息。
11、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12、雨卧风餐: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13、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14、意气风发: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15、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罢仔细听来。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
16、雨沐风餐: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17、风雨交加::交;相交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出处:元·程文海《浣溪沙·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18、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19、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1. 风飑电击
20、风尘仆仆
21、风驰电骋
22、风驰电击
23、风驰云走
24、风吹云散
25、风风势势
26、风华正茂
27、风鬟雨鬓
28、风雷火炮
29、风流佳话
30、风流冤孽
31、风流韵事
32、风马牛不相及
33、风门水口
34、风木之思
35、风起浪涌
36、晓风残月: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
37、风成化习
38、风驰霆击
39、风吹雨打
40、风发泉涌
41、风风火火
42、风寒暑湿
43、风和日美
44、风华绝代
45、风举云飞
46、风雷之变
47、风流浪子
48、风流倜傥
49、风魔九伯
50、风派人物
——带风的诗句有哪些 50句菁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3、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大须《暮雪》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6、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www.yulujun.com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近代·*《卜算子·咏梅》
8、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11、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2、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唐·李商隐《嫦娥》
14、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读:原标题"带风的诗句 优美的古诗"精选经典语录分享,喜欢语录的朋友不要错过。本文来自语录君网!
16、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17、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18、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19、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20、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1、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2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24、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5、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26、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李颀《送陈章甫》
2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28、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2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3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3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3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5、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3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7、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3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4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4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4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4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
50、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带虎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2、打死老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3、猛虎插翅: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4、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5、调虎离山: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6、饿虎扑食: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7、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
8、虎踞龙盘:踞:蹲或坐;盘:盘绕。
9、虎落*川:*川:地势*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地上。
10、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11、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12、两虎相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13、如狼似虎: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14、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15、与虎谋皮: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
16、虎狼之国: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17、潜龙伏虎: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18、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19、迷离马虎:糊里糊涂
20、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
21、狼飧虎咽:亦作“狼餐虎咽”。
22、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23、龙飞虎跳:喻笔势遒劲奔放。
24、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25、龙骧虎啸:喻气概威武。
26、猛虎深山: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27、燕额虎头:同“燕颔虎头”。
28、燕颔虎头: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29、羊落虎口: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30、引虎拒狼: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31、鹰视虎步:见“鹰视狼步”。
32、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33、养虎自齧: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34、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5、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6、龙拿虎跳: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37、出林乳虎:乳虎:尚在吃奶的小虎。走出树林的小老虎。比喻勇猛的小将
38、两虎共斗: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39、虎跃龙骧: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40、虎穴得子:比喻诗文贴切中肯。
——带风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顺风驶船: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
2、移风振俗: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3、一代风流: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4、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5、雨霾风障:指狂恶的风雨。
6、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7、南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8、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势力猖獗。
9、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10、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11、雨鬓风鬟:妇女发髻散乱貌。
12、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13、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
14、掀风鼓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15、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泛指风雨不已。
16、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17、风*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静无事。
18、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19、飞蓬随风: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20、望风响应: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21、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22、风起云布: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23、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24、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25、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清史稿·灾异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26、迎风待月:指男女秘密约会。
27、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28、惠风和畅: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29、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30、风花雪月:①代指四时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31、流风余韵: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32、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
33、宿水餐风: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4、追风蹑景:形容速度极快。
35、八面威风:威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非常的强盛强大。
3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37、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38、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39、饕风虐雪: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40、饶有风趣:很有风趣。
——带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2、马放南山:把战马放回到南山,不再使用。常用来形容不再作战,天下太*。
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4、马失前蹄:马前脚站不稳而突然摔倒。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
5、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6、;快马加鞭
7、;求马唐肆
8、;走马*川
9、;走马看花
10、;非驴非马
11、;指鹿为马
12、;害群之马
13、;马不停蹄
14、;马革裏尸
15、;万马奔腾
16、;龙马精神
17、;声色犬马
18、呼牛作马——见“呼牛呼马”。
19、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20、风车云马——见“风车雨马”。
21、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22、【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23、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24、【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25、【弊车羸马】破车瘦马。形容处境贫穷。
26、【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形容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7、【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28、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29、洗兵牧马——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30、【弓调马服】形容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31、【裹尸马革】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32、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33、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34、【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35、【金马玉堂】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36、;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37、【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形容人不懂得礼节。也形容衣冠禽兽。
38、【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形容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39、;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40、;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1、【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形容才力很弱。
42、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43、【乞儿马医】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44、;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45、【獐麇马鹿】形容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46、;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7、【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8、【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9、【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形容力所不能及。
50、【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形容龙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龙门点额: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2、贯斗双龙: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3、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4、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5、龙骧虎跱:雄踞的样子。
6、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7、龙翰凤翼:比喻杰出的人才。
8、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9、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10、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11、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12、成龙配套:将零部件搭配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整体。
13、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4、伏虎降龙
15、凤狂龙躁
16、虎掷龙拿
17、龙蟠虎踞
18、龙蹲虎踞
19、龙飞凤舞
20、活龙鲜健
21、龙盘凤翥
22、龙伸蠖屈
23、虎卧龙跳
24、乘龙快婿
25、飞龙在天
26、龙楼凤池
27、凤翥龙骧
28、凤翥龙蟠
29、龟龙麟凤
30、打虎牢龙
31、龙拏虎掷
32、龙化虎变
33、凤骨龙姿
34、骇龙走蛇
35、龟龙片甲
36、笔走龙蛇
37、龙翰凤翼
38、虎超龙骧
39、贯斗双龙
40、虎变龙蒸
41、龙胡之痛
42、龙德在田
43、雕龙画凤
44、龙腾虎蹴
45、龙断可登
46、龙眉豹颈
47、凤表龙姿
48、附凤攀龙
49、龙雏凤种
50、虎踞龙盘
——描述文字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2、诘屈聱牙: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3、驴鸣狗吠: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4、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5、*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6、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7、梳文栉字:指训释文字。
8、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
9、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同“豕亥鱼鲁”。
10、香象渡河: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11、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12、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13、舞词弄札:犹言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14、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15、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16、文治武力: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17、文治武功:比喻政治与军事。
18、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19、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20、文武双全: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21、文武兼备: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22、文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23、文身剪发: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24、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25、文期酒会: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
26、文理不通: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27、文婪武嬉: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28、文君司马: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29、文籍先生: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30、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3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2、文房四宝
33、文过饰非
34、表面文章
35、以文会友
36、一名不文
37、潘文乐旨
38、文阵雄帅
39、演武修文
40、文人无行
41、旁文剩义
42、舞文弄墨
43、龟文鸟迹
44、文搜丁甲
45、走笔成文
46、情文相生
47、官样文章
48、反跌文章
49、文子同升
50、酸文假醋
——带月的古诗有哪些 40句菁华
1、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4、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5、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6、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7、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8、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9、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10、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1、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1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3、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5、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6、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17、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8、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19、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20、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21、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3、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4、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
25、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26、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27、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8、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曹植《明月上高楼》
29、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30、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3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32、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33、却下水晶帘,小巧望秋月。—— 李白
3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35、露从彻夜白,月是故里明。—— 杜甫
3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3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39、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40、更深月色半人家,斗极阑干南斗斜。
——带鸡字成语 40句菁华
1、只鸡斗酒
2、指鸡骂狗
3、炙鸡絮酒
4、捉鸡骂狗
5、鹤处鸡群
6、淮南鸡犬
7、淮王鸡狗
8、淮王鸡犬
9、金鸡消息
10、摸鸡偷狗
11、牝鸡司旦
12、轻鸡爱鹜
13、杀鸡炊黍
14、杀鸡儆猴
15、偷鸡戏狗
16、闻鸡起舞
17、铁公鸡
18、猬起鸡连
19、厌家鸡,爱野雉
20、纪渻木鸡
21、杀鸡焉用牛刀
22、偷鸡不着蚀把米
23、菱角磨作鸡头
2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5、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26、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27、鸡蛋里找骨头
28、鸡肥不下蛋
29、鸡肤鹤发
30、鸡口牛后
31、鸡鸣而起
32、鸡鸣狗盗
33、鸡鸣候旦
34、鸡鹜翔舞
35、打鸡骂狗
36、斗鸡养狗
37、斗鸡走狗
38、斗鸡走马
39、斗鸡走犬
40、家鸡野鹜
——形容火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油煎火燎:形容痛苦或焦灼。
2、香火因缘: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3、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4、向火乞儿: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5、心急如火: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6、香火不绝: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7、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8、性烈如火: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9、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10、无名火气:见“无名火”。
11、探汤蹈火: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12、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13、石火电光: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14、石火风烛:比喻为时短暂。
15、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16、束缊请火: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比喻求助于人。
17、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18、钻火得冰: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9、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20、真金烈火: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21、烟消火灭: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22、烟不出火不进: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23、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25、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26、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27、交梨火枣: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28、烈火轰雷: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29、不避汤火:汤:沸水;火:战火。指不畏凶险。
30、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31、烈火辨日: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32、火然泉达: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33、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34、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35、救民水火: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36、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37、烈火真金: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38、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39、飞蛾赴火: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40、刀耕火种: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