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6、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秋夜泛舟》
7、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9、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1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14、月移花影约重来。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6、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17、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8、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19、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20、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21、唤起湘累歌未了。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2、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23、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4、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5、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26、、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27、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8、、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9、2、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30、5、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1、7、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32、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33、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36、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37、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38、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39、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40、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读书的诗词名句 40句菁华
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5、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6、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8、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
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1、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4、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2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31、、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3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3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3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3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7、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38、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9、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彭兆荪《读书》
4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写志抒怀的古诗词名句 30句菁华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3、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4、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6、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9、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1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5、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1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8、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1、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22、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3、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24、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25、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26、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2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2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0、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关于苏轼的诗词名句汇总 40句菁华
1、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4、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5、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6、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8、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10、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1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12、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13、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5、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20、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21、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22、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23、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4、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25、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26、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8、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29、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3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31、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32、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3、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34、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5、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3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7、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38、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40、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写寒露的诗词 40句菁华
1、露寒衫袖湿(宋·方回·《早起》)
2、隙月斜明刮露寒(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3、泣露寒蛩草际声(宋·喻良能·《再用前韵》)
4、重露集寒条(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5、露寒月皎(宋·释道璨·《偈颂十八首》)
6、更深月露寒(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
7、云退露寒岩(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8、露冷云寒烟外竹(宋·魏了翁·《满江红》)
9、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宋·蔡伸·《南歌子》)
10、风露寒兮(宋·黄庭坚·《秋思》)
11、露浥轻寒若水(宋·无名氏·《惜奴娇》)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3、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14、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15、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1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7、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18、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1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20、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21、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22、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23、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24、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25、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26、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27、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28、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2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30、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31、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32、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33、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34、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35、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36、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37、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38、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39、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40、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写雨的诗词 40句菁华
1、《春夜喜雨》
2、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3、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6、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7、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8、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9、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10、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1、《初春小雨》
12、《约客》
13、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4、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15、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6、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7、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8、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安否》
1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0、多情管定烟和雨。——张鎡痢镀腥蛮·芭蕉》
21、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3、井桐一叶做秋声。——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24、丝丝杨柳丝丝雨。——蒋捷《虞美人·梳楼》
25、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27、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9、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0、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32、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33、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34、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35、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36、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37、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卢纶《长安春望》
38、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苏轼《南歌子·寓意》
39、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40、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爱国的诗词名句 40句菁华
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
1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17、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18、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20、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
2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22、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25、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26、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27、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28、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3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3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3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3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8、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3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4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经典励志诗词名句 40句菁华
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5、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6、《龟虽寿》 (东汉 曹操)
7、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0、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周紫芝《踏莎行》
11、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周密《瑶华》
1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3、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晏殊《浣溪沙》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1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庵
1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9、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4、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6、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27、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28、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29、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麽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30、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3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3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3、《龟虽寿》 (东汉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注释: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34、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注释:如果做事情不懂得坚持,那么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的。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么坚硬的物体都能雕出美丽的花纹。
35、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36、蜂 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不管是**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37、《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的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9、《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4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读书的古诗词名句 40句菁华
1、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5、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6、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7、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1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1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7、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1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2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27、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29、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30、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3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32、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3、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34、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5、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6、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7、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8、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 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39、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 刘希夷《蜀城怀古》
4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