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2、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人品直差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3、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4、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5、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6、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7、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8、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9、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10、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1、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12、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13、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14、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5、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16、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17、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18、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19、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20、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洪应明《菜根谭》
21、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22、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
23、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24、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25、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26、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27、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28、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洪应明《菜根谭》
29、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30、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应明《莱根谭》
31、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32、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33、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而意反轻,徒汛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
34、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35、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36、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37、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38、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39、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40、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41、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42、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43、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
44、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45、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46、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47、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48、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49、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50、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