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成语

1、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2、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3、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4、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5、飘飘欲仙: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6、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7、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8、义形于色:义:正义;形:表现;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

9、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10、低唱浅斟: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11、*心静气——心境*和,态度冷静。

12、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13、神采焕发——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14、意气扬扬——扬扬:得意的样貌。形容很得意的样貌。

15、正气凛然——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貌。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16、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貌。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17、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18、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19、丑态毕露——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20、心*气和——心境*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1、凶神恶煞——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十分凶恶的人。

22、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我感觉很有乐趣或自我认为很不差的样貌。

23、横眉立目——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貌。

24、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25、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26、飞鸟依人——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27、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28、油头滑脸——形容人狡猾轻浮。

29、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30、憨状可掬——可掬:能够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貌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31、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32、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我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应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33、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34、直眉瞪眼——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貌。

35、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欢乐。泛指人的各种不一样的感情。

36、怏怏不悦——悦:愉悦,欢乐。因不满意而很不欢乐。

37、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貌。两眼明亮有神。

38、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

39、木雕泥塑——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40、昏昏欲睡——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描写人物神态四字成语及解释 60句菁华

1、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貌都表现出来了。

2、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3、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貌。

4、心*气和——心境*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5、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貌。形容自我感觉难为情。

6、和容悦色——同“和颜悦色”。

7、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8、精神焕发——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9、飞鸟依人——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10、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11、油头滑脸——形容人狡猾轻浮。

12、其势汹汹——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13、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14、呆如木鸡——见“呆若木鸡”。

15、嘻皮笑脸——①形容嘻嘻哈哈的样貌。②形容轻薄嘻笑的样貌。③形容谄笑讨好的样貌。

16、憨状可掬——可掬:能够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貌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17、横眉努目——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貌。

18、怏怏不悦——悦:愉悦,欢乐。因不满意而很不欢乐。

19、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貌。两眼明亮有神。

20、顾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貌。

21、眉目传情——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我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22、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貌。形容充满了要*的凶狠气势。

23、木雕泥塑——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24、洋洋得意——形容神气十足,十分得意。

25、死乞白赖——谓纠缠不休。

26、怪模怪样——形态奇怪。

27、和蔼可亲:和气,谦逊。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28、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29、神采焕发: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30、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31、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32、竹清松瘦: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33、皓齿明眸: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

34、气度不凡:气势与度量都不同凡响。一般用在形容人的外在与内在均有过人之处。

35、眉目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36、眉清目秀:眉毛;清:清新;目:眼睛;秀:秀丽。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37、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8、仙姿佚貌: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

39、傅粉何郎:原指何晏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40、秀外惠中:容貌秀美,资质聪明。

41、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42、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43、拿腔作势:装模作样。

44、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45、动如脱兔:比喻行动敏捷。“动如脱兔”常与“静若处子”连用。

46、眼明手快:看得准,动作敏捷。

47、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48、翩若惊鸿: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49、挤眉弄眼:用眼睛、眉毛示意。

50、小手小脚: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51、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52、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53、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54、肠肥脑满: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55、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56、珠光宝气: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彩。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57、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58、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描述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59、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描述惊奇或畏惧时的神态。

60、低唱浅斟:低唱:柔柔地歌颂;斟:饮酒。听人柔柔地歌颂,并自在地逐步饮酒。描述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描写人物神态四字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心*气定——心气*定,没有杂念。

2、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3、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4、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貌。

5、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6、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我感觉很有乐趣或自我认为很不差的样貌。

7、若有所思——若:好象。好象在思考着什么。形容*沉思的样貌。

8、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貌(多指儿童)。

9、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10、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境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11、直眉瞪眼——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貌。

12、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欢乐。泛指人的各种不一样的感情。

13、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貌。形容充满了要*的凶狠气势。

14、摇头摆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貌。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貌。

15、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貌。

16、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我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应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17、怪模怪样——形态奇怪。

18、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19、鹄峙鸾停:形容人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20、玉质金相: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21、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22、神采焕发: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23、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24、天生丽质: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25、展眼舒眉: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26、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27、炯炯目光: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28、靡颜腻理: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29、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30、林下风气: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31、昂藏七尺:昂藏:登记表雄伟、气度不凡的样子;七尺:七尺高的身躯。

3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3、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4、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35、张牙舞爪: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现实生活中的猖狂凶恶。

36、蹑手蹑脚:蹑:放轻脚步。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37、席地而坐:泛指在地上坐。

38、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39、磨拳擦掌:①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40、举手加额: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41、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42、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43、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44、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5、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46、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47、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48、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49、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伤地呼天喊地。描述极其悲伤绝望的神态。

50、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描述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描写人物动作的四字成语 40句菁华

1、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暗送秋波、辗转反侧、东倒西歪、瞠目结舌、举手投足

2、信马由缰:信、由:听任。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3、东*躲: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4、挤眉弄眼、瞻前顾后、举目远望、极目了望、尽收眼底、察言观色、刮目相看

5、兼程并进: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6、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7、兔起凫举: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8、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9、心慌意乱、心烦意乱、心惊胆战、心猿意马、心潮澎湃、乐不可支、乐以忘忧

10、闷闷不乐、欣喜若狂、怏怏不乐、胆战心惊、柔肠寸断、悔恨交加、惊喜交集

11、侧耳细听、冥思苦想、步履矫健、拔腿就跑、目不转睛、听得入迷、挖空心思

12、举手加额: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13、大步流星、连蹦带跳、凝神注视、道听途说、飞檐走壁、东奔西窜、怒目而视

14、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15、命俦啸侣: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16、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17、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18、长驱直入: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19、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20、吸风饮露: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21、一声不响: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22、大快朵颐、张牙舞爪、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嬉皮笑脸、摇头晃脑、长吁短叹

23、干脆利落:简单爽快。

24、披荆斩棘、顶天立地、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贪生怕死、厚颜无耻

25、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26、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27、喜笑颜开、呆若木鸡、悬梁刺股、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买椟还珠、长吁短叹

28、比手划脚: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29、喋喋不休、跃跃欲试、抱头鼠窜、盲人摸象、调兵遣将、东倒西歪、左顾右盼

30、席地而坐:泛指在地上坐。

31、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32、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33、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34、衔尾相属: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35、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36、呼朋引类:呼:叫;引:招来;类:同类。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37、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38、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39、露宿风餐: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40、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四字成语及解释325个 50句菁华

1、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2、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3、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4、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5、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6、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7、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8、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9、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1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1、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13、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14、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15、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16、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7、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8、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1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20、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21、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22、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23、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24、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5、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26、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27、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28、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9、一倡三叹:后多形容诗人婉转优美,感人至深。

30、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31、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32、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正:占有;误:值)

33、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34、衣冠枭獍:枭:传说是母的恶鸟;獍:传说是吃父的恶兽。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忘恩负义、品德极坏的人。

35、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36、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37、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38、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39、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40、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41、鸡犬不留:连鸡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

42、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43、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44、海誓山盟、多指相爱的男女双方对未来生活的盟约和誓言,表达自己对爱人的信任以及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5、至死不渝、到死都不改变,大多是对爱情的坚守,对爱情的信念,一起走过的日子。

46、同心同德、“同心同德”是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多用于褒义。

47、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48、才识过人: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49、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50、聪明才智: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四字成语解释并造句 50句菁华

1、无事生非:

2、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3、胸有成竹:

4、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5、倾盆大雨

6、人定胜天: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7、滥竽充数:指没有本领充本领。

8、兴高采烈:

9、大千世界: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1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11、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12、马工枚速:称赞人的才能各有所长

13、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不再作战。现形容太*麻痹思想。

14、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15、安心落意:放心,无忧虑。

16、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17、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18、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

19、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20、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21、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22、能跑善钻→形容动作灵活。

23、大打出手→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24、生生不息→不停地繁衍生息。

25、欣欣向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26、寸草不生→连小草也不能生长的地方,比喻 荒凉贫瘠之地。

27、迥然不同:迥然:差得远。形容相差得远,完全不同

28、刻舟求剑:一个楚国人过江时剑掉到水中,他急忙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船靠岸时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9、苦口婆心:形容因为出于爱护而恳切地再三地进行规劝。

30、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1、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32、草木皆兵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33、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34、用兵如神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35、悬梁刺股 形容人勤奋苦学。

36、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造句: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37、变本加厉: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造句: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了。

38、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造句:朝鲜自古就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唇亡齿寒,可谓一体。

39、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40、峰回路转: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造句:曲回的山路行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如同鸟翼展开在山头,令人眼睛一亮。

41、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造句:孔乙己对那些嘲笑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情。

42、畅所欲言: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出来。造句:在那次辩论中,大家畅所欲言,都说了自己的观点。

43、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造句:国庆节期间,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4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造句: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45、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造句: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46、挨门逐户: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漏掉。造句:推销员挨门逐户地推销产品,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47、一了百了:主要的事一了结,其余相关的事也随之了结。造句:明知功课写不完,他索性把簿子撕掉一了百了。

48、一介不取:一分一毫也不苟取。造句:由於黄先生对银行的溢付款项一介不取,而赢得大家的赞誉。

49、走马观花:原意:春风得意的样子。释义: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常用来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造句:那天去展会,人太多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

50、马工枚速 称赞人的才能各有所长。造句:你们二位马工枚速,各有所长,何必谦虚、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50句菁华

1、神采飞扬

2、兴高采烈

3、兴致勃勃

4、屏息凝神

5、嘻皮笑脸

6、怒气冲冲

7、白净柔嫩

8、自言自语

9、迟疑不决

10、受宠若惊

11、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12、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13、高情逸态: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14、国色天香:原比喻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比喻女子的美丽。

15、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16、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仿佛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情似的。

17、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18、伸头缩颈:退缩藏躲,却又忍不住好奇窥探的样子。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19、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20、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1、【道貌俨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貌。

22、淡扫蛾眉:轻淡地画眉,指妆容淡雅。

23、秀外惠中:容貌秀美,资质聪明。

24、笑容可掬,疾言厉色,谈笑风生,谈笑自若,冥思苦想,捧腹大笑,悠然自得,

25、噤若寒蝉,瞠目结舌,黯然神伤,黯然销魂,面面相觑,神采奕奕,眉飞色舞,

26、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27、如醉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28、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29、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30、嬉笑怒骂: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31、睡眼惺忪: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32、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33、神清骨秀: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34、悠闲自在

35、【形输色授】:指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喻指男女相悦。

36、【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喻指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37、【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貌;若失:象失去依靠。喻指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38、【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貌。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39、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40、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41、【杀鸡抹脖】:用手在脖子上比划。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42、【风流旖旎】:风流:风度和韵致;旖旎:愿意指旌旗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美的样子。形容风韵娇柔。多指妇女的神态。

43、【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44、声嘶力竭: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45、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46、心*气定——心气*定,没有杂念。

47、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48、其势汹汹——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49、意气洋洋——见“意气扬扬”。

50、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7)

——描写神态的四个字成语 50句菁华

1、若有所思

2、受宠若惊

3、从容不迫

4、毛骨悚然

5、心*气和

6、自言自语

7、兴高采烈

8、怅然若失

9、瞠目结舌

10、飞檐走壁

11、七手八脚

12、手舞足蹈

13、心有余悸

14、心如刀割

15、心如死灰

16、心神不定

17、百感交集

18、悲不自胜

19、痛不欲生

20、扭头就跑

21、侧耳细听

22、道听途说

23、流星赶月

24、哭爹叫娘

25、捶胸顿足

26、点头微笑

27、淡然一笑

28、嬉皮笑脸

29、高谈阔论

30、夸夸其谈

31、力争上游

32、顶天立地

33、贪生怕死

34、昂首挺胸

35、一日千里

36、走马观花

37、欢呼雀跃

38、奔走相告

39、专心致志

40、得意忘形

41、喜笑颜开

42、守株待兔

43、掩耳盗铃

44、喋喋不休

45、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子。用来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46、形输色授: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用来形容男女相悦。

47、神清骨秀:用来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48、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用来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49、心*气和:心情*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50、油头滑脸:用来形容人狡猾轻浮。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8)

——描写自然环境的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2、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繁华胜地:繁华热闹,繁盛;胜地有名且风景优美的地方。热闹的名胜之地。

4、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5、争奇斗艳: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亦作“争奇斗异”。

6、观山览水:观:游览;山、水:指风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7、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8、水阔山高: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9、风月无涯:极言风景之佳胜。同“风月无边”。

10、水木明瑟:瑟洁净鲜明的样子。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11、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12、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13、燕舞莺啼: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14、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5、蛛网尘封: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16、迎风招展: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17、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18、临风对月: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19、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20、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21、朱阁青楼: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22、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

23、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24、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25、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26、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27、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28、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9、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30、如登春台: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世界里。

31、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32、满目荆榛: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33、迷金醉纸:犹言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34、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35、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36、人间天堂: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

37、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38、咂嘴舔唇: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39、瑰意琦行: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常的行为。

40、琳琅触目:原指所见皆名流。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扩展9)

——论语中的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之明师也。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近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3、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4、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5、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6、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7、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8、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9、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10、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1、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示例:方之《内奸》:“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12、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14、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1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7、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18、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22、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23、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24、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26、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28、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9、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30、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31、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32、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3、年富力强: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3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35、杀身成仁: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36、驷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8、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39、言不及义: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40、仁人志士: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