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高考语文,成语

1、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很蛮横或愚昧无知。

2、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3、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4、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5、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6、无可适从:适:到,往。从:听从,跟随。不知跟从谁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7、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8、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9、凤凰于飞:指凤和凰比翼双方。用以比喻夫妻恩爱。

10、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12、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13、沽名钓誉:故意做引人赞扬的事,捞取名誉。

14、振聋发聩:比喻对人的影响或启发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15、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16、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多用于夫妻、

17、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8、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歧途,泛指好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19、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20、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

21、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22、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23、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

24、危言危行:危,而是指正直,“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

25、火中取栗:源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

26、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27、蓬筚生辉:自谦之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只能用于自己。

28、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29、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3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1、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32、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

33、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34、始作俑者: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5、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3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37、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9、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40、孑然一身:指孤零零的一个人。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一常考成语 40句菁华

1、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2、明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3、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4、心旷神怡: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5、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6、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7、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8、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10、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能使人感动得流泪的人或事。

11、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12、锋芒毕露:形容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1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15、忘乎所以:形容得意忘形。

16、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19、怏怏不乐:形容不高兴或不满意的神情。

2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21、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22、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23、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24、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25、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6、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27、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2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此时指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29、万紫千红:此时指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30、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31、神采飞扬:形容人的神色很好,代指心情极好。

32、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3、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34、咂嘴弄舌:形容贪馋的样子。

35、色若死灰: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36、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37、温情脉脉: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38、直眉瞪眼: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39、凶相毕露:毕:尽,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指原来伪装和善,遇事就露出了本相。

40、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2)

——英语高考常考谚语 40句菁华

1、勤能补拙。

2、时不我待。

3、近墨者黑。

4、颠倒黑白。

5、人人都有弱点。

6、逆境迎向昌盛。

7、吃一堑,长一智。

8、摸清情况再行动。

9、撒谎的人总爱发誓。

10、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1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2、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13、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14、只工作而无娱乐会使人愚钝。

15、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16、弱者选择安逸,强者勇往直前。

17、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9、知识之于心灵正如健康之于身体。

20、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1、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22、Confuse right and wrong.

23、Strive for the impossible.

24、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25、It's not polite to come and go.

26、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one dull.

27、The good times are not always there.

28、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from the sea.

29、Tell yourself once a day: I'm really good.

30、Only through hard work can we become good steel.

31、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32、Drops of water and stones pierce and ropes saw wood.

33、Knowledge is to the mind what health is to the body.

34、The weak choose ease, the strong go forward bravely.

35、Books are gardens that can be carried with you at any time.

36、Laughing at the peak of life, only the hardships bear fruit.

37、Believe in yourself first, and then others will believe in you.

38、Reading, like making friends, requires less and more refinement.

39、Quick horse and whip, gentleman first, since ancient times heroes out of youth.

40、Make every effort to w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work hard to laugh together.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3)

——高考常考诗句 40句菁华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9、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11、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1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2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6、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纪大王旗。

2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28、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3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6、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4)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

1、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__________”。

2、《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__________”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3、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8、《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

9、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

10、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11、《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__________”,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12、《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14、《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15、《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

1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__________”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17、《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

18、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 ”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 ”

19、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美好的愿望终如蓝天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__________”。

20、《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2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星辰的触手可及、行人的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

22、《诗经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3、《诗经.氓》中“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24、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

2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星星来比喻镜子,既贴切又形象。

2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3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3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8、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0、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7、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9、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50、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5)

——09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40句菁华

1、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跟近期报刊媒体上的热点材料。考生和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要认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关注生活和社会,关心最新信息,搜集来进行训练。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20xx中考《[转载]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覆盖面广,侧重主干知识。20xx年*凉中考语文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题量适当,难度适宜。试题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同时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比如试题中有好几题都涉及到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考查。

5、做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加深记忆,培养能力。

6、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 背诵→ 默写。

7、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8、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究《南充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10、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11、阅读部分:

12、第1、3单元生词的考查过关。

13、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及运用。

14、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16、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17、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全面复习(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复习基本文言文篇目和语文知识;二、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三、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18、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9、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0、成语选择(选择题2分)课内学过成语的正确使用。

21、病句(选择题2分)辨析病句,选择正确的句子。

22、标点或句子衔接(选择题2分)理解句意,选择衔接紧密的句子

23、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简答题5分)课外文段主要内容概括。

24、理解(2分)

25、虚词(3分)(选择题)(去年考试无此题)

26、分析综合(4分)从全文中分析归类。

27、课内外古诗歌及文言文,背诵默写。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赏析诗歌。

28、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29、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0、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31、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32、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33、古诗文默写。关注名篇名家名句,特别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教师要进行梳理、压缩。过多学生记不下来,花时过多意义不大。

  xx.名著导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名著导读”部分的评价性文字,作适当的记诵。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相关名著知识。

  xx.综合性实践活动。复习该项内容,教师要以课本中便于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为基点进行,向生活中延伸,开展多样的各角度的题型训练。

  (二)阅读与理解

34、整体感知,凸显语言品味。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包括咏物散文、说明文、议论性文言文与诗歌比较阅读,选文典范,文体兼顾,与往年相比,文本阅读本身难度有所降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但试题涉及阅读考点多,多集中在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上,且语言品味题有一定难度。

  xx.贴近生活,注重真情实感。作文命题 “返璞归真”,走“学生生活路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但也容易流于*淡或俗套, “千人一面”。

  (二)20xx年甘肃中考语文试题展望

  展望20xx年甘肃省中考,试题仍会比较稳定,积累与运用部分将出现更加灵活多样的题目,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将会是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评析、拓展的能力。文言文除基本积累外,还将涉及品味鉴赏和拓展等方面,考查会更灵活,更注重能力。在写作上,命题、半命题作文会成为主旋律。命题将会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为主要对象,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三)20xx届初三学生基本情况

  从最近几次的月考来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古诗文阅读基本功不过关,积累少,迁移能力不强。现代文阅读 不会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不明白命题人的意图;三种文体的知识点不清;概括不全不准;开放性试题说不清楚要表达的意思;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缺乏整体性,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作文扣题不紧;选材老套;文体特征不明显。

  六、复习方法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复习以课本为主,按考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总结,并做适当练习。如常用词语的书写与读音复习,教师先整理好六册教材词语,然后让学生抄写二遍,及时批改进行订正,注重学生的书写质量;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复习,采用抄写与学生互背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名著知识复习,教师针对考点要求先整理好十部名著的相关知识要点,然后打印分发给学生。以上三块知识的积累,要向语文早自习要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早自习内容,督促指导好早读以及编写好针对早读内容记忆有效性的检测试题,以便及时掌握真实的学情,调整早读内容时间分配。对于修改病句、语言实际运用的复习,一方面采用专题形式,先精选中考试题练习实践,后发现规律,归结理论与做题方法技巧,最后再针对考点要求编写好巩固练习;另一方面,在*时阅读与写作复习中深化这些考点。

  (二)古诗文阅读(扎实功底,勤记多练)

  对于圈定的古诗文篇目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了然于胸,熟读熟记。复习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按课为单位编写好复习讲学稿,逐首逐篇围绕考点要求进行知识要点梳理归纳。如古文阅读部分,针对中考试题特点:考查字词和句子翻译大多数是课本的课下注释,或者是以此为主干的句子。我们在编写复习讲学稿和检测试题时,就将课本的课下注释作为复习和检测的首要对象;而对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复习则打破课的界限,进行专题归结其用法与规律;在内容探究上注重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同时贯彻“学古文用古文”的理念,进行作文语言表达的素材积累。

  (三)现代文阅读(发现规律,总结技法)

  针对中考考点要求与试题命题特点与规律,从09年以后各地中考试题中精心筛选和编写阅读试题。以专题形式先让学生做,然后从中发现命题规律与答题技法,最后归纳出理论来指导实践。如:复习现代文阅读内容,我们应在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关知识后,可选择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各类经典语段或文章试题进行测试,测试之后进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先引导学生从整体去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让他们明白“写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揣摩作者“怎么写的”;最后再引导学生综合领悟文章的思想深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养成先阅读文章整体感知后做题的习惯,审题和答题技法上多琢磨,注意总结:什么样的题目,该如何去考虑,从哪些角度去解答,答案是否切合题目的评分标准等。总之,阅读复习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而将阅读训练有效性落实到实处;同时,在阅读复习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材料对学生写作的有益启发。

  (四)作文写作指导(明确标准,弥补不足)

  复习时要让学生具体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指导有计划。俗话说:“前不算,后要乱”,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让作文复习序列化、具体化,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将作文复习指导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审题指导、立意指导(如何紧扣中心)、选材指导、拟题技巧、开头结尾设计、语言锤炼(修辞、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等的运用)、形式创新等专题,综合训练,形成能力。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张扬个性,不落俗套,有真情实感,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我们争取在紧张有序的复习过程中使初三语文中考成绩能更上一层楼。

  七、主要措施

  按照中考的各个题型分四个步骤进行——一课内外古诗文的复习,二现代文复习,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四写作训练。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35、积累部分: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把近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按册收集、补充并打印制成若干A4纸的小卷。

  (2)每周用两三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默写小卷。

  (3)由默写小组长批改,一空5分。每张小卷都要求家长签字,并在默写本上订正,每错一处订正3遍。

  (4)每张小卷的分都由课代表登记在登分表上,一个月后,把表格复印,反馈给每位家长签字。

  (5)第二轮重点过关名篇名句,不管是记忆型、还是理解型、运用型、开放型,让学生熟悉、掌握,也不强求字字全部过关。

36、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37、阅读训练

  (1)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38、理解诗歌的意境。4、 作文的选材立意。

  六、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39、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2、 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40、仿写句子。2、 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6)

——语文成语改错一百五十题 40句菁华

1、巧妆打扮( )

2、融汇贯通( )

3、略见一般( )

4、宽洪大量( )

5、无耻滥言( )

6、世外桃园( )

7、汗流夹背( )

8、侯门似海( )

9、好高鹜远( )

10、鼓惑人心( )

11、张慌失措( )

12、虚无飘渺( )

13、出类拔萃( )

14、蓬筚生辉( )

15、大学肆业( )

16、磬竹难书( )

17、好景不常( )

18、谈笑风声( )

19、请予接恰( )

20、*颠复( )

21、很有俾益( )

22、山青水秀( )

23、战胜朝庭( )

24、民生凋蔽( )

25、旁证博引( )

26、水乳胶溶( )

27、分道扬镖( )

28、厝火积薪( )

29、远大报负( )

30、各行其是( )

31、誊写复印( )

32、待价而估(   )

33、侯门似海(   )

34、披星带月(   )

35、陈词烂调(   )

36、不省人事(   )

37、振撼人心(   )

38、插科打浑(   )

39、绝然不同(   )

40、无精打彩(   )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7)

——语文组高考加油口号 40句菁华

1、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3、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4、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

5、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

6、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7、圆梦大学的人生精彩无限,远离大学的人生千古遗憾;励志创造人生拼搏改变命运。

8、当你懈怠的时候,请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

11、成功是别人失败之时还在坚持。

12、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13、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细节都是现场直播。

14、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15、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博何时博。

16、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7、拼尽全力赢高考,苦尽干来齐欢笑。

18、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9、心往高三想,劲往高三使,汗往高三流。

20、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21、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22、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猛虎就声振山谷。

23、今朝我以校为荣,明日校以我为耀。

24、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25、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26、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时间就是一切。

27、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28、风雨夏秋冬,十年磨一剑。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成就梦想。

29、让我们挑战极限,无悔人生。奋力拼搏进取,谱写风华篇章。

30、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

31、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决战高考志在必赢。

32、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33、十年寒窗磨一剑,是非成败在今朝。

34、胜人者智,胜之者强。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35、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36、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37、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38、感亲恩直拼三年志在金榜题名。

39、泛游学海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40、万丈豪情青春壮志敢对苍穹我是英雄。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8)

——高中语文成语积累高考 40句菁华

1、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3、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4、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6、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7、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9、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11、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1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13、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常。

14、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16、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17、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18、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19、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20、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21、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众多。

22、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23、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24、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25、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26、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27、峥嵘岁月:形容不*凡的年月。

28、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29、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30、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31、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32、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33、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34、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35、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36、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37、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8、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9、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40、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9)

——高考送考老师祝福语 40句菁华

1、祝愿天下所有考生开心度过高考。祝福你们旗开得胜,取得美好佳绩。*心对待高考,你们是最棒的!仁慈的上帝会祝福你们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2、十年寒窗,开出芬芳;十年磨剑,努力未变;十年坚守,成功守候。十年的风雨兼程奋力追逐,让梦想现实的时刻。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3、考来考去,玩弄着分数游戏;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争朝夕;理想和现实,一支笔写着距离;冰冷的象牙塔,不是追求的唯一;放松心态,相信自己,就有奇迹!

4、沉住气,静下心,报考又是新战役;考得好,填得妙,名校才能等着你;别着急,勤打听,前辈老师多联系。智慧头脑,成熟心态。祝你早日金榜题名!

5、付出终究有回报,信心十足很重要;考前睡个安稳觉,不必临时抱佛脚;生活习惯莫乱套,吃饱喝好要做到;高考马上就到了,放松心态多微笑;超常发挥成绩好,金榜题名在今朝。祝高考顺利,成绩优异,事事如意!

6、亲爱的同学,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了,都是你在为我付出。我却没为你做些什么…下辈子如果做牛做马,我。我一定拔草给你吃!高考顺利!

7、经过了黑色六月的奋斗,迎来了金秋十月的满满收获!高考,已然成为昨天;大学,马上将成为全新起点,新的起点,新的风采,奋发拼搏,不断进取,祝大学期间学业有成,知识才识更上一层楼!

8、登科及第跃龙门,慎重选择再动身,专业前程关系大,把握专业学校查,多得几分把握高,专业选择如踟蹰,把握学校来操度,定了学校选专业,靠前专业优势大。

9、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搏,拼搏再拼搏。

10、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11、少壮努尽学业力,用功耗完十春秋,十年磨得一利剑,备战只为一高考,天道自古是酬勤,付出才会有回报,压力释放心情好,考前放松最重要,六月七日马上到,预祝高考朋友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12、你有你的赤橙黄绿,我有我的青蓝靛紫,天空同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年轻。

13、我坚信,我们付出了汗水,经受了考验,梦想中大学殿堂的大门就必须会为我们而敞开,让我们继续艰辛却欢乐的求学之路!

14、你会很棒很棒很棒很棒的!高考成功!

15、当人生面对许多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把压力当挑战,给自己一个信心: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好,我就能走好!

16、太阳照,鸟儿叫,花儿笑,高考到。昨日的努力,明天的骄傲。满怀信心上考场,一分付出百倍回报。祝你考试顺利,金榜题名,一飞冲天。

17、读一年又一年,毅力啊!考一门过一门,犀利啊!报一个中一个,实力啊!(祝福)发一个收一个,情谊啊!祝奋斗在高考一线的朋友们考试顺利。

18、送走了五月花丛的芬芳,迎来六月桃李的时光。高考在即,给你发条短信:你可以不用理我,但不能失去自我;你可以不看短信,但不能没有自信,预祝高考顺利!

19、总得分手,总得追求。来日方长,我们总有相逢的时候。依依终须别,此后盼珍重,再叙情更浓。

20、读书一年又一年靠的是毅力,考一门过一门那是给力,报一个中一个那是实力,祝福发一个又一个那是友谊,祝高考的同学们考试顺利。

21、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高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

22、整天笑眯眯,考试没难题;身体棒棒滴,高分在等你;心情放松弛,好运不停息。吃好睡好考试好,美好生活迎接你!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23、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高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

24、高考是个大日子,手中握住笔杆子,精神紧张用脑子,祝福身披福链子,一眼相中你小子,信息多发几下子,保你求学有路子,幸运光临一辈子!祝金榜题名!

25、当离别拉开窗帘,当回忆睡在胸前,要说再见真的很伤感,只有爱依旧灿烂!友谊万岁!

26、付出终有回报,信心绝对重要。高考了,别忘面带微笑。有空睡个好觉,不必紧张煎熬。敞开鲲鹏怀抱,直上青云九霄。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27、水不开得烧,人不懂得教。上行下就效,点播才能开窍。人生路上,名师就是一剂救命的良药,银不换,金不要,只要良师为我来开道!谢谢您,老师。

28、考前满信心,下笔如有神;休息多静心,养好精气神;思考必细心,身心都入神;答题要用心,聚精又会神,高考心态最重要,千叮万嘱为你好。祝你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29、高考结束尘埃定,金榜题名遂心愿。多年苦读结硕果,梦想实现笑开颜。父母亲人齐祝贺,街坊邻居佳话传。山窝飞出金凤凰,学府深造出人才。祝你前程似锦绣,宏图大展创未来!

30、诗书满腹才华高,高考成绩一枝俏,理想没有大和小,真实善良就美好,实现价值光闪耀,成功将会把你绕。祝福你被理想学校录取。

31、梦想大学就在不远的前方,先不要想一切可能的结果,认真答卷,答出你真正的`水*,迈向你期待以旧的大学学校!

32、高考高考,心态要好,坚持冷静,基础打好,莫要烦躁,开开心心,早睡早起,精神十足,考上大学,实现梦想,相信自我,必须。

33、就要考试了,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常心去简单应对,相信你会考出自我梦想的成绩的。愿好运一向陪伴着你

34、十年磨剑放光芒,笔尖生辉多力量,自信满满心莫慌,满腔热血上战场,才思隽永心中藏,知识重点全不忘,乘风破浪会有时,金榜题名定辉煌。全国高考日,愿考生们高考顺利,学业有成!

35、第一行歪斜的脚印,已被岁月的风尘抹*,而生活的道路呀,还在你的脚下延伸。我祝

36、高考之日又来临,考生家长心如焚。子女面前莫表现,压力太大难发挥。营养餐要准备好,不能太荤坏肠胃。保证孩子睡眠好,从从容容应高考。祝捷报早传,开心欢笑!

37、梦想大学就在不远的前方,先不要想一切可能的结果,认真答卷,答出你真正的水*,迈向你期待以旧的大学学校!

38、年磨剑放光芒,笔尖生辉多力量,自信满满心莫慌,满腔热血上战场,才思隽永心中藏,知识重点全不忘,乘风破浪会有时,金榜题名定辉煌。全国高考日,愿考生们高考顺利,学业有成!

39、你还好吧,你远方的老同学真心的祝福你在今年的高考之中金榜提名,一举夺魁,考入心中理想的大学,进而步入人生的象牙塔!

40、你还好吧,你远方的老同学真心的祝福你在今年的高考之中金榜提名,一举夺魁,考入心中理想的大学,进而步入人生的象牙塔!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10)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

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2、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3、“白头搔更短”的“搔”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杜甫《春望》)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用的好在那里?

5、赏析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情感。

6、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7、修辞: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

8、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9、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10、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11、(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12、(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13、(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14、(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15、(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16、(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17、(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18、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高——低俯——仰虚——实动——静)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19、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20、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用的好在那里?

  钟:聚集(1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1分)

2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24、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25、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6、(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27、(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28、(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29、(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30、(1)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8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