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牛一毫
2、休牛归马
3、休牛散马
4、吹牛拍马
5、喘月吴牛
6、如牛负重
7、带牛佩犊
8、搏牛之虻
9、杀鸡焉用牛刀
10、椎牛歃血
11、版筑饭牛
12、牛星织女
13、牛童马走
14、牛羊勿践
15、牛衣对泣
16、牛角之歌
17、牛蹄之涔
18、牛高马大
19、牵牛下井
20、犁牛之子
21、蛇神牛鬼
22、蜗行牛步
23、蠒丝牛毛
24、蹊田夺牛
25、一牛鸣
2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7、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28、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29、牛眠吉地: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30、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31、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32、牛衣病卧:形容贫病交迫。
33、牛之一毛: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34、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35、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3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仅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37、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38、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39、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包含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40、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41、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42、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43、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44、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之后比喻其志在
45、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46、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47、扛鼎抃牛
48、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49、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的地位。
50、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51、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52、买牛息戈,木牛流马,目牛无全,目牛游刃,泥牛入海,骑牛觅牛,牵牛下井
53、牵牛织女,敲牛宰马,囚牛好音,如牛负重,水牛过河,童牛角马,土牛木马
54、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景,就轻易决定。
55、吹牛皮:说大话,闲聊天
56、这些奶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57、这是一头在田间干了十几年活的牛。它一身金黄的毛,像一匹黄缎子。两只弯弯的大角十分威武。眼睛忽闪忽闪的非常明亮,再加上4条健壮的腿,多像一位无敌勇士!只要见过它的人都会不住地称赞:“好牛!好牛!”
58、六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大地,田野上,一头牛抱着沉重的身子和亍犁艰难地向前迈进,火辣的太阳使它气喘吁吁,每走一步,使撒下一河汗水,农民的骂声下像一道道催命符使你不得不前进,堆积如山的工作量使你半死不活,啊!牛,你本神圣的躯伴为何要承载世俗的沉重,你本高中的血肉为何要承受皮鞭的毒打,你本孤傲的眼神为何是流淌屈服的血泪?
59、大黄牛的身体非常高大,“国”字头,鼻子“呼哧”。
60、小牛犊的两只圆眼睛,就像两盏灯。
——带虎字的成语 60句菁华
1、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
2、狼顾虎视: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3、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地事物相感应。
4、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5、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6、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7、如虎得翼:同“如虎傅翼”。
8、龙行虎步:形容帝王地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9、如虎添翼: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地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10、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地势力。
11、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
12、燕颔虎头: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13、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地敌人,贻患无穷。
14、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15、舄乌虎帝: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16、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17、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地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18、垂饵虎口: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19、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0、龙盘虎拏:虬曲苍劲的样貌。
21、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22、燕额虎头: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
23、龙骧虎啸:比喻气概威武。
24、狼飧虎咽:飧:熟食,饭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亦作“狼餐虎咽”。
25、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26、甘冒虎口: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27、龙骧虎步
28、龙争虎斗
29、养虎遗患
30、【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31、【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32、【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33、【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34、三人成虎
35、养虎自啮
36、如虎添翼
37、如龙似虎
38、宫邻金虎
39、开柙出虎
40、恶虎不食子
41、握蛇骑虎
42、熊据虎跱
43、燕额虎头
44、狐虎之威
45、狼顾虎视
46、猛虎添翼
47、虎兕出柙
48、虎党狐侪
49、虎口逃生
50、虎啸狼号
51、虎啸风驰
52、虎视眈眈
53、虎视耽耽
54、螭盘虎踞
55、骏波虎浪
56、麟角虎翅
57、龙争虎战
58、龙翔虎跃
59、龙腾虎蹴
60、羊入虎口
——带牛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一牛鸣地
2、九牛二虎之力
3、呼牛呼马
4、床下牛斗
5、椎牛发冢
6、椎牛飨士
7、气冲牛斗
8、汗牛塞栋
9、牛童马走
10、牛衣夜哭
11、牛郎织女
12、牛骥同槽
13、犂牛之子
14、猕猴骑土牛
15、茧丝牛毛
16、隔山买老牛
17、风牛马不相及
18、风马牛不相及
19、鸡口牛后
20、齐王舍牛
21、一牛鸣
22、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23、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4、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25、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6、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27、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8、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29、牛骥同槽: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30、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31、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32、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本事的人
33、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34、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35、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
36、一牛吼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
37、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38、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39、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40、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41、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42、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4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的地位。
44、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45、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46、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47、兔角牛翼,屠所牛羊,小试牛刀,蜗行牛步,羞以牛后,犀照牛渚,志冲牛斗
48、庖丁解牛,气冲斗牛,气喘如牛,气克斗牛,气食全牛,气吞斗牛,齐王舍牛
49、“呼哧”地喘着气,鸡蛋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头两边竖着一对灵敏的耳朵。不时地摆动着。耳朵两旁弯而尖的牛角像两把钢钻,用来决斗、护身。它有柱子般的4条腿,瓦盆大的4只蹄子,还有一条钢鞭似的尾巴,一甩一甩地赶着背上的苍蝇、牛虻。
50、好一条壮牛,简直肥胖得像只象。四蹄像柱头落地,全身黑缎似的毛溜光滑,眼睛怀疑地望着人。一走路,它身上的肉就抖动枣仿佛每一块筋肉都包着一股力气。
——带“牛”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2、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3、牛口之下: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4、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5、牛眠龙绕:形容坟地风水好。
6、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7、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8、这些奶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9、这条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10、说起牛,大家并不陌生,而像我这种出身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更是每有每户的必备物,牛也就这样*凡而无奇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11、黄牛,一个勤劳的化身,一只有力的尾巴,不停的鞭抽着自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榜样。
12、小牛犊的两只圆眼睛,就像两盏灯。
13、鲸吸牛饮
14、一牛九锁
15、牛衣病卧
16、牛蹄之鱼
17、蜗行牛步
18、休牛散马
19、老牛舐犊
20、钻牛角尖
21、风马牛
22、杀鸡焉用牛刀
23、牛溲马渤
24、鸡尸牛从
25、喘月吴牛
26、牛刀割鸡
27、牛刀小试
28、一牛鸣
29、呼牛作马
30、牛羊勿践
31、气克斗牛
32、归马放牛
33、牛之一毛
34、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35、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36、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37、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38、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39、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40、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41、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42、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43、羞以牛后:牛后:牛的*,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44、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45、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46、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47、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48、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49、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50、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有马字的成语 60句菁华
1、一马一鞍
2、素丝良马
3、神龙马壮
4、率马以骥
5、鸠车竹马
6、汗马功劳
7、束马县车
8、信马由缰
9、汗马之劳
10、马捉老鼠
11、老马为驹
12、驰马试剑
13、风樯阵马
14、人语马嘶
15、打马虎眼
16、人强马壮
17、单枪匹马
18、人仰马翻
19、鲜衣怒马
20、车马如龙
21、叩马而谏
22、持戈试马
23、厉兵秣马
24、人喊马嘶
25、驷马不追
26、束兵秣马
27、丹书白马
28、东风射马耳
29、马革裹尸
30、牛头不对马嘴
31、马上得天下
32、车辙马迹
33、害群之马
34、司马昭之心
35、下马冯妇
36、马放南山
37、仅容旋马
38、童牛角马
39、横刀跃马
40、老马嘶风
41、鞍马劳顿
42、兵荒马乱
43、马迟枚疾
44、文君司马
45、驷马高门
46、獐麇马鹿
47、选兵秣马
48、兵强马壮
49、马齿徒增
50、得马生灾
51、溜须拍马
52、砺戈秣马
53、横戈盘马
54、六马仰秣
55、呼牛呼马
56、驽马十驾
57、求马于唐市
58、乞儿马医
59、司马称好
60、厉兵粟马
——带鸡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软壳鸡蛋
2、铁公鸡
3、猬起鸡连
4、厌家鸡,爱野雉
5、蠢若木鸡
6、鸿鹄与鸡
7、纪渻木鸡
8、井蛙醯鸡
9、失旦之鸡
10、手无缚鸡之力
11、偷狗戏鸡
12、月攘一鸡
13、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1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15、杀鸡取蛋
16、杀鸡取卵
17、山鸡映水
18、偷鸡盗狗
19、偷鸡摸狗
20、偷鸡戏狗
21、瓦鸡陶犬
22、鸡蛋里找骨头
23、鸡飞狗叫
24、鸡肥不下蛋
25、鸡伏鹄卵
26、鸡口牛后
27、鸡鸣狗盗
28、牝鸡牡鸣
29、认鸡作凤
30、杀鸡扯脖
31、只鸡絮酒
32、只鸡樽酒
33、炙鸡渍酒
34、独鹤鸡群
35、凤毛鸡胆
36、狗盗鸡啼
37、鹤立鸡群
38、淮王鸡狗
39、淮王鸡犬
40、宰鸡教猴
——牛的成语 40句菁华
1、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2、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3、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4、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5、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6、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7、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8、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9、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10、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做敢为。
11、牛衣对泣:喻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12、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13、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4、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5、牛毛细雨:指极细的小雨。
16、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17、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18、吹牛拍马:吹嘘奉承。
19、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20、放牛归马: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21、汗牛充栋: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22、瘠牛偾豚: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於豚上,其畏不死。”杜预注:“偾,仆也。”孔颖达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虽瘠者,谓鲁以晋为无德轻之,故以瘦牛自喻。”
23、瘠牛羸豚: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民族或国家。
24、茧丝牛毛: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25、牵牛下井:喻使不出力。
26、敲牛宰马:谓宰杀牲畜。
27、马勃牛溲: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28、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29、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0、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31、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32、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33、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34、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3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36、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37、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38、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39、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40、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