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9、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0、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1、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3、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5、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16、人伦明,则礼乐兴。
17、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8、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9、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20、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21、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2、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23、人于*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4、凡将举事,必先*意清神,清神意*,物乃可正。
25、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26、无好小利。
2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8、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0、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1、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32、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34、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36、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37、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38、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39、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40、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41、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4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43、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44、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45、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4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47、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48、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49、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50、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51、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
52、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53、心至苦,事至盛。
54、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55、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56、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57、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58、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59、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60、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曾国藩家训名言 50句菁华
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4、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6、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7、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8、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9、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10、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1、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6、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7、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8、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9、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20、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2、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3、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24、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5、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6、特患业之不精耳。
27、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9、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3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1、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32、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33、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35、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36、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7、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3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9、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4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41、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42、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4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4、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4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46、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47、世不患无才,患有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48、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49、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50、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以。
——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50句菁华
1、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4、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5、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7、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8、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9、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0、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2、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3、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
1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6、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7、特患业之不精耳。
1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9、思与学不可偏废。
20、有其功,必有其效。
21、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2、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6、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27、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2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9、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0、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3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33、凡事豫则立。
34、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9、心至苦,事至盛也。
40、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4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43、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4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5、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4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47、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48、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49、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50、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94句曾国藩家训名言 30句菁华
1、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曾国藩
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曾国藩
3、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曾国藩
4、凡事豫则立。—— 曾国藩
5、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曾国藩
6、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曾国藩
7、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曾国藩
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曾国藩
10、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
1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1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
13、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曾国藩
14、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曾国藩
15、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曾国藩
16、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曾国藩
17、思与学不可偏废。—— 曾国藩
18、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曾国藩
19、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曾国藩
20、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曾国藩
2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22、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曾国藩
23、处事宜决断。—— 曾国藩
24、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
26、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
2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
28、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
29、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曾国藩
30、“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曾国藩
——家训家风的名言 50句菁华
1、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2、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3、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4、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5、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8、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0、父母有过,不埋怨父母,还把父母该做的事情也完善起来,这叫做为父母补漏。子女能为父母补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贵星。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也不算真孝。
11、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养父母之身。孝心,要懂父母之心,父母所爱何物,我必爱之;所近何事,我当奉行之;所亲何人,我当敬之。孝性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
12、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13、家有一老,胜过万宝。家庭中已身为祖辈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长者了,作为长者一定要发挥一家之宝的作用。
14、长者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15、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16、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17、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8、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19、人不能事事心顺,但能通过努力改变现状。
20、对人要大度、要忍让别人,一辈子要勤俭持家,邻里之间要互敬互爱,在家里要以身作则,从不张扬。
21、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2、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2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4、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25、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26、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27、有缘爱1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28、小孩子是否健康与妈妈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爸爸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29、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30、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31、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2、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33、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34、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35、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36、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37、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
38、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39、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40、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41、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42、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43、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44、“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
45、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46、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47、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4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50、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家风家训家规名言 50句菁华
1、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2、家家有本难念经,此时唯有开心念得通。
3、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4、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6、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8、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此时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9、岁寒三友松梅竹,治家三宝勤俭和。
10、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11、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12、房子宽,路子宽,不如心胸宽;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心境好。
13、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1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5、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勤俭持家
1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17、为人诚厚敦朴,处事强毅果恒,事亲忠孝节义,治家克勤克俭。
18、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19、书香足可薰衣帽,鼎力须持振国邦。
20、含一滴水,还一份真情!
21、孝亲春常在,勤俭福有余;德厚千秋远,家和万事兴。
22、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23、节约每滴水,造福全人类。
24、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2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6、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舟。
27、甘苦自得。
28、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9、好谈己长只是浅。
30、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31、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32、长者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3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4、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35、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36、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长者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37、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8、要从小教育孩子,甜从苦来,以礼待人,好钢经得起烈火地磨练,好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39、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40、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41、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增广贤文》)
42、泯躯而济国。(颜氏家训)
43、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家诫要言)
44、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5、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46、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47、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48、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声。
49、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50、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家风家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2、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4、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5、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6、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7、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8、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9、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10、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11、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12、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13、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14、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15、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16、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17、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18、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9、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20、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21、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22、媳妇的意思是*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23、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24、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25、人不能事事心顺,但能通过努力改变现状。
26、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27、艰苦创业,勤俭持家;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28、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9、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30、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31、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32、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33、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34、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35、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36、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37、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38、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9、越自尊大,越见器校
40、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1、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4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3、处事宜决断。
44、好谈己长只是浅。
4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保
47、尊老爱幼、见不义之财勿取。
48、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49、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50、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曾国藩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2、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3、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4、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5、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6、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7、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9、勿过多怜悯
10、禁大言以务实
1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5、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2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21、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2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24、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5、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6、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7、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2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9、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30、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
31、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3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3、须先立坚卓之志。
34、人不可无缺陷。
35、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36、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7、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9、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40、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43、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4、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45、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4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
47、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48、人生莫惧少年贫。
49、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50、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曾国藩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3、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4、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5、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6、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7、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勿过多怜悯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9、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5、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6、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1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8、知足天地宽。
19、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0、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2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2、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26、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7、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28、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9、心至苦,事至盛也。
3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2、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34、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3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6、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37、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38、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39、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4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1、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2、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3、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44、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4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46、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47、何事何须瞻前顾后,只要奋勇向前。
4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4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50、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曾国藩语录 50句菁华
1、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3、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6、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8、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9、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1、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
12、禁大言以务实。
1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4、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1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6、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7、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18、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19、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0、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1、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22、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23、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曾国藩名句
24、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25、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26、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27、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2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9、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1、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3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咬牙立志之诀。
33、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4、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3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6、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3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40、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2、轻财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43、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文正公家训》
44、知足天地宽。
45、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46、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47、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48、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4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0、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家风家训家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2、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6、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好谈己长只是浅。
9、侍亲以得欢为本。
1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1、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声。
12、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13、做人要有“三德”美德、道德、公德;处世要有“三心”爱心、善心、信心。
14、岁寒三友松梅竹,治家三宝勤俭和。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7、房子宽,路子宽,不如心胸宽;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心境好。
18、独门独户不独居,相亲相经常相知。
19、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20、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1、比持家,勤俭节约,幸福结缘;讲奉献,心定神爽,廉洁相伴。
22、一身正气廉政,两袖清风持家;三生相伴无悔,四季和睦相随。
23、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2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5、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27、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28、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9、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30、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31、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郭沫若《题苏联妇女生活展》
32、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
33、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34、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35、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36、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37、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38、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39、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
40、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