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1、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5、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5、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4、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5、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1、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先秦《越人歌》
4、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4、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5、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