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6、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17、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历史渊源流传。
18、男为龙,女为凤,龙凤呈祥共飞腾。老为姜,少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中华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传承。
19、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20、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21、汉唐以后,*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2、传统小吃至今传,各国朋友来尝鲜,不管吃惯吃不惯,脸上都是喜笑颜!北京烤鸭炸酱面,天津包子美名传,湖北干面人人夸,重庆火锅赞不断!大地江山云河壮,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丰碑皆感叹,华夏子孙口福宴!
23、中华文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里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老少,传承中华儿女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人民最伟大。
24、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25、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26、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27、北京,彰显祖国的体育文化:贝贝游泳——速度快,晶晶举重——成绩好;欢欢射箭——得第一,迎迎长跑——用时少;妮妮体操——姿势美,大家拍手——齐叫好。个个都是小冠军,喜看*飘。
28、*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29、看*的历史之路犹如西游记,历经坎坷,终成正果。看*的经济市场犹如三国演义,各路群雄,争显才能。看*的和*之路犹如水浒传,无论争斗,最终统一。看*的婚恋市场犹如红楼梦,滥情增多,各自纷飞。
30、*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发生过重要影响。
31、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32、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3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3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3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3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3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38、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3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40、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传统文化励志座右铭 50句菁华
1、译:只需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译:千里大堤,由于有蝼蚁在打洞,能够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能够由于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惹起火灾而焚毁。
4、译:坏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5、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抓紧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需慎重思索,思索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意只会招致失败。
6、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投罗网。
9、译:人都有能够犯错误,犯了猎误,只需矫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0、译:年轻的时分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劳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1、小人*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7、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2、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4、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2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26、疾学在于尊师。——《各氏春秋·劝学》。
27、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2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9、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3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6、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7、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3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40、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极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毁。——*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2、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43、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杨明干
44、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王仲敏
45、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6、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彭敏
47、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48、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杨明干
49、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大赵红
50、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刘静
——*传统文化经典段落 40句菁华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6、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1、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2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2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27、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2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3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37、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传统文化标语 30句菁华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3、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4、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5、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8、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9、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10、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1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2、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3、传播东方智慧,重塑*精神。
14、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15、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7、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18、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9、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20、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1、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2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23、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6、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7、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2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30、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17、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2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2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4、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35、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6、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7、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国学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3、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7、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0、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11、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1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3、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4、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1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1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1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19、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2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2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2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4、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2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30、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3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3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7、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38、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3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传统文化的标语 30句菁华
1、德不孤,必有邻。
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5、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7、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8、培养*魂,树立*心。
9、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12、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3、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4、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5、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16、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7、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19、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0、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21、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3、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4、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5、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7、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0、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2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6、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3、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关于传统文化的谚语 30句菁华
1、天无边,智无限。
2、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4、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5、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6、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7、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8、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9、爹娘养身,自己长心。
10、老要常讲,少要常问。
11、邻居失火,不救自危。
12、一娇百病生,浅水溺死人。
13、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14、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15、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6、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17、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18、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19、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
20、细想出智慧,细嚼出滋味。
21、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22、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
23、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2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5、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26、豆腐莫烧老了,大话莫说早了。
27、马好坏骑着看,友好坏交着看。
28、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29、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30、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