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2-02 00:00:00 格言

1、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4、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5、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0、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1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17、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1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20、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1、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22、不敢接受失败的人,往往是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不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总是担心自己的失败,往往为了自己的不能失败,而处心积虑前怕狼后怕虎,选择逃避,选择被动的去面对生活。

23、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4、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5、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26、心中有阳光,想的都是光明正道,只管自己是否全力以赴,不经意外界是否处处不公,心中有阳光,看世界美好,看朋友真诚。阳光灿烂的内心,会带给身边的人温暖,带给自己真正的快乐。

27、赶快让自己乐观快活起来吧,只要你的心理一改变,身体、精神也会随之变化。那样你会得到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你健康而充满活力!

28、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29、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30、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亮丽!

3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2、努力从今天开始,成功从“零”开始。

33、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3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35、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8、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39、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40、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1、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4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恋花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45、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4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4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1)

——劝学的诗句 50句菁华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7、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王安石《赠外孙》

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

14、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

1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20、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3、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

24、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2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27、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28、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恋花

38、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3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4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4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4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到韶山

4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49、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赵恒《劝学诗》

5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2)

——劝学的励志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2、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7、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

9、公生明,偏生暗。

10、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1、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3、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1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1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19、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20、一个好的习惯伴人一生,会给人带来一笔财富,引你走向成功;一个坏习惯,他会给你以后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对明天负责。

21、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3、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24、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25、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26、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8、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29、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30、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1、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32、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名姓?——归庄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4、开卷有益。——赵光义

35、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36、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37、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8、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3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1、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42、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4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是吾忧也。

44、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45、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4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4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8、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9、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50、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名姓?——归庄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3)

——劝学惜时的古诗句 50句菁华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

7、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

8、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

9、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

1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

1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

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吴潜《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23、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江淹《游黄檗山》

24、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苑边花外。――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25、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6、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况周颐《苏武慢.寒夜闻角》

27、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28、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29、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守仁《元夕二首》

30、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1、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李之仪《临江仙.登凌台感怀》

32、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韩《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33、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34、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35、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36、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韦庄《长安清明》

37、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8、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39、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40、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文天祥《除夜》

4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42、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

4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44、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45、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6、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47、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48、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49、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50、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4)

——劝学的诗句 60句菁华

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

2、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鹤林玉露》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1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2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22、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2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5、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6、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27、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2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2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3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5、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36、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8、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3、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46、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4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4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4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5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7、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劝学诗》

58、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为父师者当置册子与子弟,令之日记所疑,以便请问。——唐彪《父师善诱法》

5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5)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2、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3、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4、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5、与:和。

6、大:非常,十分。

7、待:等待。

8、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9、当涂:当道,当权。

10、以:介词,用。

1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14、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论议:讨论议事。

17、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18、别:离开。

19、元:原本、本来。

20、长:长期。

21、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22、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辞。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古代学官名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而已,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过:到;到达。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的上。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2、更:重新。 43、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44、更:重新。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49、岂:难道。 50、当:应当。 51、益:好处。 52就:归于。

23、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4、已:停止。

25、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26、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27、挺:直。

28、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29、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30、及:到了的时候。

31、更(gēng):重新。

3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3、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3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3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36、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3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8、利足:脚步快。

39、绝:横渡。

40、螯:蟹钳。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6)

——劝学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2、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1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6、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18、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20、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2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2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2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培根

24、君将哀而生之乎;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2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30、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1、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32、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33、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34、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7、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38、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9、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40、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7)

——劝学生勤勉努力的诗句 40句菁华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6、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3、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5、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6、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诗》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8、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彭兆荪《读书》

19、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20、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刘岩《杂诗》

2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4、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33、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

3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6、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

37、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

38、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3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劝学生勤勉努力的诗句 篇4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扩展8)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

1、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但:只,仅。

3、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4、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5、与:和。

6、论议:谈论,商议。

7、大:非常,十分。

8、以:用

9、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10、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11、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12、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孙权劝学时,吕蒙以军务繁忙推脱,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以粗略的了解,并非细致钻研。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13、不能为自己不努力找借口。

14、翻译句子

15、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16、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17、诗中“春风”与标题中的“ ”照应,“折柳”为离别曲,与结句中的“ ”照应。

18、此诗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从诗中那句可以看出?

19、诗歌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1、诗中“龙钟”一句勾画出诗人怎样的状态,因何而泪流不止?

22、务:事务。

23、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24、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5、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6、就学:指从事学习。

27、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28、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29、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0、今:当今。

31、掌事:掌管政事。

32、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33、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34、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5、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36、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37、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6、今:现在。7、当涂:当道;涂,道路8、掌事:当道,当权9、辞:推辞,推托。10、以:介词,用。11、务:事务。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13、岂:难道。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6、邪[yé]:通“耶”,语气词。17、但:只,仅。18、当:应当。19、涉猎:粗略地阅读。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24、益:好处。25、乃:于是,就。26、始:开始。27、就学:指从事学习。28、及:到了……的时候29、过:到。30、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31、与:和。32、论议:讨论议事。33、大:非常,十分。34、惊:惊奇。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37、非复:不再是。复:再。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40、即:就。41、更:重新。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44、何:为什么。45、见事:认清事物。46、乎:啊。表感叹语气。47、遂:于是,就。48、拜:拜见。49、别:离开。50、为:成为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38、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峨眉山月歌

39、写景的诗句是

4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