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7、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1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5、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7、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2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9、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30、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31、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3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37、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40、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4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4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4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4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45、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4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47、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4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5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经典古文名言 60句菁华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0、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1、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12、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5、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5、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2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2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9、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3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34、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6、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7、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2、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4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4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4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4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4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5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5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53、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5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5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56、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5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5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5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6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古文名人名言摘抄 5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8、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
11、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实甫》
12、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增广贤文》
1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15、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16、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17、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1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9、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20、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21、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李时珍》
22、君子安*,达人知命。——《增广贤文》
23、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
24、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
2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26、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广贤文》
27、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28、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
29、人生原是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洪应明》
30、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黄宗羲》
3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3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3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37、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英)狄德罗
38、人痛苦的秘密是有空闲的时候去为是否幸福而烦恼,治愈痛苦的良药是工作。
39、法出于仪威于义。
40、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4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4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4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4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路漫漫其修远兮
——勤学的古文名言 40句菁华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5、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6、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7、刻苦学习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8、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9、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1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2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2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7、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3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3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4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初中语文名言 50句菁华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7、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3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3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34、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38、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3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唐?白居易<<长相思>>
4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凉州词>>
4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论语?学记>>
4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4、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7、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苏轼<<食荔枝二首>>
4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古文励志名言 50句菁华
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凡是要好,须问三老。《增广贤文》
19、用于国有节,取于民有制。《苏轼》
20、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增广贤文》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4、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2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7、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33、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34、好学而不贰。——《左传》
35、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36、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7、老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8、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家打墙两家好看。《增广贤文》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0、快里须斟酌,耽误莫迟春。——《增广贤文》
4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42、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43、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增广贤文》
44、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增广贤文》
4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4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4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48、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洪应明》
49、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50、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成吉思汗》
——中考语文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4、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宴子春秋》
9、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
1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1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12、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2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陈寿《三国志·吴书》
2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之塞上》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4、让自我的内心藏着1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2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元名氏《争报恩》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3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3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4、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3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7、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鲁斋郎》
3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4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0句古文名句名篇读书名言 30句菁华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7、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