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2、救场如救火。
3、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4、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5、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6、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以熟为精,以巧为好。
9、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12、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3、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14、私下练,台上见。
15、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6、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7、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18、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9、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0、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21、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2、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2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24、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2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6、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2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仅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2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29、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0、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
31、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32、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33、艺多不压身。
34、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5、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36、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37、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8、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39、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40、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关于戏曲的谚语大全 30句菁华
1、慢功出巧匠。
2、艺要会,得挨累。
3、闲着练,忙着用。
4、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7、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8、笑不露齿,行不动裙。
9、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10、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
11、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1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3、后台象绵羊,前台如猛虎。
14、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15、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6、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7、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18、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19、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20、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1、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2、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23、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24、念书要讲,种地要耪,学艺要想。
25、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2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7、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28、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9、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30、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关于戏曲艺术的谚语 30句菁华
1、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2、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3、早扮三光,晚扮三慌。
4、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5、先看一步走,后听一张口。
6、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
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8、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9、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0、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1、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12、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14、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5、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16、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17、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18、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19、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20、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21、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22、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23、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24、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25、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26、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27、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28、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29、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3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关于戏曲的俗语谚语 30句菁华
1、慢功出巧匠。
2、字不清,唱不明。
3、艺要会,得挨累。
4、腔好唱,味儿难磨。
5、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6、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9、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10、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11、神在两眼,情在脸面。
12、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3、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
14、后台象绵羊,前台如猛虎。
15、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6、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17、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8、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19、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20、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1、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22、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23、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24、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25、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2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7、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28、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9、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0、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戏曲大舞台》 40句菁华
1、了解*戏曲知识,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4、学唱一曲你喜欢的*戏曲片段,剧种不论;
5、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优秀戏曲。
6、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7、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8、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剧种是——(京剧)
9、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10、*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唱、念、做、打)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C)A《窦娥怨》B《牡丹亭》C《西厢记》
12、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3、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第四课时戏曲演唱比赛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14、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6人为宜。
15、查阅资料 。利用泾川二中图书馆、阅览室资源,信息技术课,阅览课时间查阅资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16、交流、讨论、写方案,用二节课时间。
17、教师介绍和经典戏曲欣赏,用一节课时间。
18、调查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程度, 师生协作完成“传统戏曲知多少”调查。
19、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
20、语文老师总结:
21、在活动中表现出同学们多方面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查阅资料、知识竞赛、学唱戏曲的环节中,同学们能大胆尝试,主动配合,可以看出现在孩子的非凡社交能力与特有的独创性,,从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学会了从多渠道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团结精神,体验合作的愉快。
22、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推选—组长,准备戏曲知识擂台赛,欣赏和表演戏曲,辨识脸谱,讨论写作。
23、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
24、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先键入网址及查询主题。然后将所需资料下载存盘。
25、也可搜集名家名曲选段磁带、cd或vcd进行欣赏,积累体验。
26、请同学们就“戏曲大舞台”学习过程中的任一感受形成文字报告。
27、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表彰成绩突出的合作小组;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强热情高的学生。
28、探讨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态度,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29、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戏曲的一般知识。
30、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1、调查青少年对戏曲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
32、被称为“*戏曲之母”的剧种是哪个剧种?(昆剧)
33、戏剧表现于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正确)
34、京剧称为“*戏曲之母”。(错误)
35、问一问
36、猜一猜
37、我国的传统戏剧究竟该去,还是该留?为什么?
38、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
39、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曲剧是什么?(*戏曲)
40、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手法(手,眼,身,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