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学习,成语

1、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2、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3、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4、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5、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7、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8、学老于年 指青年人的博学。

9、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1、高斋学士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12、贫不学俭 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13、青钱学士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14、上当学乖 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15、文宗学府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16、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7、学海无涯 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18、宿学旧儒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19、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20、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1、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2、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3、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4、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25、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26、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27、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8、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29、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30、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1、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3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3、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4、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6、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7、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3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9、夙夜匪懈: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40、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1、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42、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43、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44、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4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46、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7、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48、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9、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50、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51、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52、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53、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54、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55、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56、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57、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58、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59、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60、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1)

——描写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2、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3、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记问之学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5、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6、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8、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9、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0、才学兼优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11、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12、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13、文江学海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4、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1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8、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9、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20、潜精积思:指专心钻研。同“潜精研思”。

21、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22、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23、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静的境界。

24、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25、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6、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27、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28、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9、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30、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1、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2、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3、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4、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35、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36、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37、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38、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9、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40、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41、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42、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43、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44、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5、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46、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47、力学不倦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48、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49、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50、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2)

——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5、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6、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7、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8、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9、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0、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11、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2、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13、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静的境界。

14、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15、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6、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17、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8、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19、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0、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1、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2、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23、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24、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5、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26、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7、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8、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29、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30、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31、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32、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33、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4、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35、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36、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7、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38、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39、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40、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41、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42、贫不学俭: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43、青钱学士:《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44、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45、学疏才浅:同“学浅才疏”。

46、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47、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幺说,他也跟着怎幺说。

48、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49、学如登山:〖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50、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3)

——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 40句菁华

1、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4、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提高。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5、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6、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立刻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7、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貌。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8、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0、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1、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1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3、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14、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5、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6、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7、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8、自吹自擂:擂:打鼓。自我吹喇叭,自我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9、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0、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1、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22、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23、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2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6、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7、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2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9、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30、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31、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2、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33、刺股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4、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3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36、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8、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39、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4)

——描写景色的成语 60句菁华

1、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2、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3、色彩明丽:许多的美丽颜色,非常明丽,好看。

4、春和景明:形容风景鲜明艳丽。

5、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6、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7、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出处: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9、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11、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12、远山芙蓉: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13、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14、粉妆玉砌:用白f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15、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6、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17、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

18、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19、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20、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21、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22、花红柳绿:像花一样的红,像柳一样的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3、山寒水冷:冷冷清清。描述冬天的景象。

24、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描述天气十分寒冷。

25、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

26、冰天雪窖:描述极为寒冷。

27、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描述雪下得大。

28、其实冬天也和夏天一样,也是一个善变的季节。早晨还有一丝斜斜的阳光,渐渐地,天空中便会飘起闪着银光的雪花。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撒落了几个细碎的小雪粒。慢慢的,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29、雪渐渐地停了,房屋。树木都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中,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脚踩在地上,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身后总会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风儿轻轻地吹过,停留在树枝上的白雪便“簌簌”地往下落,玉屑似的雪末儿在风中舞蹈。

30、冬天的美景毕竟是说不完的,因为它实在太美,太美,我爱冬天里的一切。冬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于别的季节的,所有的气息里都透着一股冬天特有的香甜。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个可爱的季节,其实冬天也是个温暖的世界。

31、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32、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都成了问题。那响声响得还把熟睡的人都能够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够入睡,静静地听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样的风声……过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33、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34、骤雪初霁,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

35、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6、花团锦簇: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37、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38、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此时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39、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40、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41、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2、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此时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43、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44、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45、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46、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47、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48、山情水意: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

49、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0、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51、奇峰罗列:形容山,奇形怪状,罗列在这。

52、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53、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54、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55、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56、蛛网尘封: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57、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58、满目荆榛: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59、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60、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淡,没有回味。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5)

——描写夏天的成语 50句菁华

1、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2、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3、成语骄阳如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

4、成语蝉声阵阵:指夏天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5、挥汗成雨 火日炙人 水牛怕热 暑气蒸人 绿树成荫

6、成语烈日当空:炎炎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此时比喻天气炎热。

7、成语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特指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8、燋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形容极其炎热难耐。

9、阑风伏雨 吴牛喘月 鸟语蝉鸣 暑气逼人 烈日灼灼

10、热气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11、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是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2、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13、流汗浃背:在这一般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14、赫赫炎炎:在这一般形容势焰炽盛。

15、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6、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17、暴风疾雨: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8、风潇雨晦:特指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形容形势险恶。

19、风雨晦冥: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同“风雨晦暝”。

20、大雨如注:注:灌入。特指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21、簟纹如水: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此时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22、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此时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23、冬温夏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此时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4、铄石流金: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此时金属变成了水。此时特指天气很热。

25、燋金烁石:使金石销熔,特指天很酷热。

26、暑气逼人:指的是盛夏的热气很强。

27、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指的是天气非常热。

28、赤地千里:指天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9、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30、燋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指极其炎热难耐。

31、艳阳高照:是在这里形容阳光温煦亮丽的样子。

32、燋金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在这里形容天气酷热。

33、赫赫炎炎:特指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34、满腔热忱:描写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35、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描写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36、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

37、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意思是天气炎热。

38、热气腾腾:指热气蒸腾的样子。意思是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39、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意思是非常酷热。

40、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41、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42、奇树异草:珍稀的树木花草。

43、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指的是不合事理,不可能。

44、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45、百花争艳:各种花草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形容花的颜色、姿态很多。

46、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47、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

48、火伞高张:特指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49、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50、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6)

——学习态度的成语 40句菁华

1、北辰星拱

2、博文约礼

3、不亦乐乎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发奋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6、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激励语言

7、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8、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9、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10、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1、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2、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3、发愤忘食:发奋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5、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6、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1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18、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9、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

20、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21、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2、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3、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4、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25、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6、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27、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28、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29、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0、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31、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貌。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2、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33、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34、力学笃行:力学:发奋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5、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我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我知道。

36、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37、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38、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39、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40、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7)

——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 40句菁华

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6、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7、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8、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9、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0、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11、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2、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13、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14、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15、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6、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7、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9、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0、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1、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22、撑上水船:上水船:逆水上行的船只。指撑船上行。比喻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3、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24、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25、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26、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2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8、勇挑重担——勇于挑起重担,比喻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29、游响停云——战国时期秦*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游响停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

3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1、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32、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33、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射进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34、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35、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36、吃苦耐劳——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37、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38、穿壁引光——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头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39、皇天不负有心人鉴真18岁出家为僧,刻苦学习佛法。742年日本派荣壑、普照来华邀请鉴真高僧去日本担任佛教传戒师,鉴真先后三次东渡失败,船被漂到海南岛。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来华,鉴真终于随日本使团东渡到了日本九州。

40、响遏行云战国时期秦*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扩展8)

——描写云的成语 40句菁华

1、云握雾:比喻对人施展手段。

2、云窗月帐:犹言云窗月户。

3、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4、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5、云树遥隔:谓两地相隔遥远。

6、云悲海思:如云似海的愁思。

7、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8、雨踪云迹: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9、云尤雨: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

10、雨]云u: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11、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12、雾暗云深: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13、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14、白云孤飞: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15、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16、雾集云合: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17、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8、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19、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0、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21、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22、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23、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24、云蒸雨降: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形容下雨。也比喻广施恩泽。

25、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26、志气凌云: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气豪迈。

27、天光云影 阴云密布 云雾迷蒙 云遮雾障 若隐若现 云海茫茫 云雾弥漫

28、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29、开云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30、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1、如坐云雾: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32、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3、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34、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35、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36、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37、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8、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39、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40、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