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兵万马
2、车驰马骤
3、素丝良马
4、指鹿作马
5、脱缰之马
6、率马以骥
7、老马识途
8、服牛乘马
9、裘马清狂
10、伯乐相马
11、牛头不对马面
12、鲜衣良马
13、风樯阵马
14、犬马之报
15、犬马之养
16、人强马壮
17、北叟失马
18、车马填门
19、跃马弯弓
20、车马骈阗
21、驴唇马嘴
22、招兵买马
23、驷马不追
24、走马上任
25、天粟马角
26、塞翁得马
27、马上功成
28、横枪跃马
29、人困马乏
30、车辙马迹
31、乌焉成马
32、盲人瞎马
33、以鹿为马
34、车填马隘
35、乌头白马生角
36、牛高马大
37、班马文章
38、毁车杀马
39、驴头不对马嘴
40、溜须拍马
41、马如游龙
42、悬兵束马
43、驽马恋栈豆
44、横戈盘马
45、呼牛呼马
46、马去马归
47、马足龙沙
48、声色狗马
49、戎马倥偬
50、倚马可待
——有马字的成语 60句菁华
1、一马一鞍
2、素丝良马
3、神龙马壮
4、率马以骥
5、鸠车竹马
6、汗马功劳
7、束马县车
8、信马由缰
9、汗马之劳
10、马捉老鼠
11、老马为驹
12、驰马试剑
13、风樯阵马
14、人语马嘶
15、打马虎眼
16、人强马壮
17、单枪匹马
18、人仰马翻
19、鲜衣怒马
20、车马如龙
21、叩马而谏
22、持戈试马
23、厉兵秣马
24、人喊马嘶
25、驷马不追
26、束兵秣马
27、丹书白马
28、东风射马耳
29、马革裹尸
30、牛头不对马嘴
31、马上得天下
32、车辙马迹
33、害群之马
34、司马昭之心
35、下马冯妇
36、马放南山
37、仅容旋马
38、童牛角马
39、横刀跃马
40、老马嘶风
41、鞍马劳顿
42、兵荒马乱
43、马迟枚疾
44、文君司马
45、驷马高门
46、獐麇马鹿
47、选兵秣马
48、兵强马壮
49、马齿徒增
50、得马生灾
51、溜须拍马
52、砺戈秣马
53、横戈盘马
54、六马仰秣
55、呼牛呼马
56、驽马十驾
57、求马于唐市
58、乞儿马医
59、司马称好
60、厉兵粟马
——带有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鞍马劳倦 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鞍前马后 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3、班马文章 解释: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4、避世金马 解释:避世:逃避世务;金马:借指宫殿。指身为*而逃避世务
5、伯乐相马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6、车尘马迹 解释: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7、车殆马烦 解释: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8、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9、持戈试马 解释: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10、得马生灾 解释:《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11、风吹马耳 解释: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12、风马不接 解释: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13、风樯阵马 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14、六马仰秣 解释: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15、马毛蝟磔 解释: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16、避世金马 解释:避世:逃避世务;金马:借指宫殿。指身为*而逃避世务
17、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18、驽马十驾:比喻*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19、鞭长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0、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21、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2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23、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24、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5、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26、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27、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28、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29、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30、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31、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32、人高马大:形容人身材十分高大魁梧。
33、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34、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35、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36、戎马仓皇: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37、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38、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39、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40、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1、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2、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
43、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44、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45、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46、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47、马去马归:比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48、马前泼水: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49、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不再打仗。
50、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马字成语 50句菁华
1、马革裹尸
2、信马由缰
3、悬崖勒马
4、鲜衣怒马
5、倚马千言
6、神龙马壮
7、打马虎眼
8、问牛知马
9、高头大马
10、非驴非马
11、练兵秣马
12、犬马之诚
13、代马望北
14、历兵粟马
15、历兵秣马
16、五花杀马
17、衣马轻肥
18、善马熟人
19、束马县车
20、软裘快马
21、散马休牛
22、乌白马角
23、裾马襟牛
24、害羣之马
25、单枪独马〖解释〗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26、休牛散马〖解释〗见“休牛归马”。
27、效犬马力〖解释〗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28、束兵秣马〖解释〗犹厉兵秣马。
29、犬马之诚〖解释〗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30、马水车龙〖解释〗犹言车水马龙。
31、马腹逃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32、马翻人仰〖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33、立马万言〖解释〗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34、狗马声色〖解释〗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35、得马生灾〖解释〗《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36、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37、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38、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39、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40、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41、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42、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43、马工枚速: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44、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45、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4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47、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48、乌焉成马: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49、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的前进。
50、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三字成语 50句菁华
1、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2、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3、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4、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6、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8、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9、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10、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11、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12、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13、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14、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不二价。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15、【一言堂】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16、【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17、【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18、【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19、【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20、【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1、【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22、【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2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24、【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也指不退却。
25、【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6、【急先锋】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27、【卷地皮】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
28、【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29、【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0、【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31、孺子牛:原指甘愿给小孩子当牛的人。后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3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33、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
34、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35、每事问:每件事都要询问。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36、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37、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38、不二门:指*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39、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40、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41、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42、唱反调: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43、、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44、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45、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
46、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47、想当然: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48、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49、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50、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带蛇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2、〔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3、〔 螳螂捕蛇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4、蛇蝎为心
5、鲸吞蛇噬
6、斗折蛇行
7、巴蛇吞象
8、草蛇灰线
9、打草蛇惊
10、一龙一蛇
11、三蛇七鼠
12、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3、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4、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15、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6、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17、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19、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20、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21、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22、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23、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24、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25、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26、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7、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28、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29、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30、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31、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32、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33、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34、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35、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36、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37、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38、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39、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2、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43、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44、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45、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46、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7、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8、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50、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有蛇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春蛇秋蚓:见“春蚓秋蛇”。
4、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龙鬼蛇神:喻奇诡怪僻。
6、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7、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8、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10、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
11、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14、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15、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7、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18、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9、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0、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2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22、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3、长虺成蛇
24、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25、一龙一蛇
26、一蛇两头
27、枭蛇鬼怪
28、膝语蛇行
29、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30、岁在龙蛇
31、蛇头鼠眼
32、蛇心佛口
33、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34、龙蛇飞动
35、龙蛇混杂
36、灵蛇之珠
37、画蛇添足
38、弓影杯蛇
39、封豨修蛇
40、杯中蛇影
——关于马的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2、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4、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5、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6、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8、率马以骥: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9、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10、马齿徒长:比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11、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2、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13、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14、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5、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6、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
17、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18、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9、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20、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2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2、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23、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4、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25、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26、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27、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28、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29、马毛猬磔: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30、戎马生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