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文化,名言名句

1、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6、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7、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8、文化遗产,让*更有魅力。

9、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10、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11、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12、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3、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4、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15、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6、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7、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18、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9、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0、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天下。

21、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22、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23、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24、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5、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26、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27、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8、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30、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1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2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2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5、仁者寿。——《论语·雍也》

2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共处。

3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2、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33、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34、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35、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今天的你们意气风发,今天的你们生气蓬勃,今天的你们一马当先。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放弃,不要气馁。成功永久属于你们。运动员~加油!

38、把委屈和泪水都咽下去,输不起就不要输,死不了就站起来,告诉所有看不起你的人:我很好。

3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3、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2、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3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3)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3、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4)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60句菁华

1、下列不属于蹴鞠另一个名称的是()

2、建安时期的诗人王粲在乱世中写下了反映战乱、死亡、离别、失意的民众生

3、下列不属于“内廷四阁”的是()

4、下列节日属于节气的是()

5、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选用的是()

6、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

7、下列与“酒”有关的诗句分别对应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8、重视自然无为,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的自然性的是()

9、下列哪个人物因为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当时的皇帝,被贬谪到潮州?()

10、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指出:“国风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

11、云南第一条铁路,全长855千米,轨距为( C )。

12、云南陆军讲武学堂于( A )结束。

13、下列那些作品不属于草书作品?()

14、礼乐兴起于东周时期。()

15、严格意义上说,青铜不是纯铜,而是一种铜合金。()

16、《周礼·考工记》记载有“金有六齐”说,详细记录了铸造不同种类的青铜器时的铜锡比例。()

17、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解释汉字起源的著作。()

18、《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0篇,也称《诗三百》。()

19、我国古代藏书主要分为私家藏书、官府藏书、书院藏书和寺观藏书几大类。()

20、算盘的木框内以直柱贯穿,称作“档”,档中以一木柱横穿,称作“梁”。梁上有五颗算珠,每一颗算珠计算时作数五;梁下有两颗算珠,每一颗算珠计算时作数一。()

21、“科举”一词来源于“分科举人”,也就是“分科目选举人才”,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是()

23、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

24、下列哪一属性为阳( )

25、2005年,经*批准,将每年的哪一天确定为*“航海日”,规定所有轮船鸣笛挂彩旗,以纪念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的起航之日。()

26、《*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艺术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27、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28、下列不属于白居易的新乐府“新”的特点的是()

29、*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兴盛的漫长过程。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是()

30、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出自哪一派的哪一部作品()

31、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雕塑则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其人像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雕塑偏重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上述现象表明,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

32、在教学方法上,塾师基本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33、“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出自()

34、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35、《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36、先秦时代,教育内容文武并重,全面发展,称为“六艺”,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37、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八大菜系之列()

38、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立功、立言分别做了界定。其中立言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可理解为()

39、“五米斗道”的创始人是()

40、乾隆年间与刘墉齐名,著有《南园集》,并被称为“瘦马御史”的著名书法家是( A )。

41、在故宫的中和殿中高悬着“允执厥中”的牌匾,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这块牌匾的意思是要诚恳、忠实地执守中道,即不偏不倚地把握住*衡之道。()

42、《四书》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曾被称为《四子书》。()

43、庄子,名周,后人称庄子为“南华真人”。()

44、在新时器晚期,大约4500年前,开始有了青铜器的踪迹,金属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45、古时候的弓箭有个别名,叫“鸟号”。()

46、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它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7、性灵小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真是有趣;篇幅冗长。()

48、古人论琴,有“四德九善”之说。()

49、明清两代在撰写家训方面风气不如前代,家训从内容到形式,没有什么发展。()

50、书院的出现,形成了*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官学、私学、书院,这三者之间互相砥砺,成就了*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51、凉州词是乐府曲名,内容多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及战争情景,请问凉州指现在的()地区。

52、《三国演义》中刘备看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副对联,写的是()

53、“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这句话出自《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意思是万物*等一致的道理,是指普通百姓生来低等,王侯贵族十分高贵。()

54、秦代将()三国北方边地的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用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55、在长城上晚上遇敌情举火,称为()

56、云南驿在云南省( B )。

57、山东曲阜是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乡,“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庙和()。

58、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我国()、元、()、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59、后人在泥活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用()和()替代胶泥,使活字印刷术在明清时盛行,

60、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扬州画舫录》一书中。()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5)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50句菁华

1、下列纸与历史人物相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2、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代人物是()

3、下列节日属于节气的是()

4、“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下列哪个人物说的?()

5、“般若”来自梵语,其含义是()

6、“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7、云南八大名花是: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木兰花、百合花、兰花、龙胆花、( A )。

8、下列哪个是云南的著名瀑布之一?( A )

9、下列属于“南中大姓”的有:雍、爨、霍、孟、朱、吕、李、焦、娄、董、( C )等。

10、普达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在( C )。

11、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是位于山西省应县的应县木塔。()

12、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庞大的一组战国编钟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 州市)的曾侯乙编钟()

13、《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

14、周人世硕曾提出过人性“有善有恶论”,西汉董仲舒、扬雄等人对此观点给予了肯定。()

15、古人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后来随着冶铜技术的进步,人民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

16、西汉末年有一位名叫“左伯”的造纸能手,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时人称“左伯纸”。()

17、嘉靖三十九年,范钦在家乡宁波建造藏书楼,名曰“天一阁”,此名取自《易经》。()

18、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戊

19、珠算是由我国古代的“筹算”发展演变而来的。()

20、现存最早的载有算盘图的书就是1371年(明洪武四年)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

21、下列对“中庸”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22、《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很多名篇,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庄子》篇()

23、“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此名言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24、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我*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25、著名诗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

26、在中唐,受巴山楚水和当地民风影响,创作有影响的《竹枝词》的作家是()

27、肩负起历史的重担,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以极大热情投入“新乐府”诗的创作的是()

28、佛教造像的崛起大大提高了雕塑家的地位,下列哪一位是唐代的雕塑家()

29、*古代雕塑按照其服务功能不同可分为陵墓雕塑和()

30、下列物产不是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31、下列选项中,不是出自苏轼诗的是()

32、“毕摩经”是( C )文献、民俗、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33、“三坊一照壁”是什么民族的典型民居特点?( B )

34、乾隆年间与刘墉齐名,著有《南园集》,并被称为“瘦马御史”的著名书法家是( A )。

35、在故宫的中和殿中高悬着“允执厥中”的牌匾,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这块牌匾的意思是要诚恳、忠实地执守中道,即不偏不倚地把握住*衡之道。()

36、《四书》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曾被称为《四子书》。()

37、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左传》。()

38、作为名家早期代表的邓析,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9、书院的出现,形成了*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官学、私学、书院,这三者之间互相砥砺,成就了*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40、“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沙场”指()

41、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指()

42、我国最早的青花瓷器出现于()

43、澜沧江在云南西双版纳出境后叫做(C )。

44、澜沧江流经( C )国家。

45、“君子素其位而行”指君子要按自己*常所处的地位做该做的事,不羡慕这以外的事。()

46、福建的传统民居是土楼。( )

47、“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这句话出自《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意思是万物*等一致的道理,是指普通百姓生来低等,王侯贵族十分高贵。()

48、长城的著名关口中,“内三关”指的是()

49、火药最初是用来制造()的,为节日增加热闹、欢乐的气氛。

50、古代称筷子为“箸”。()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6)

——保护环境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朋友,请给鸟儿多一片温暖的天空,请给鱼儿多一点娱乐的天地。

2、用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的地球。

3、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4、多种一棵翠绿的小树,还我一片蔚蓝的天空。

5、陆地天空大海,我们都要保护。

6、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7、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8、如果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还能吸收氧气吗?让我们保护花草树木吧!

9、保护环境,要你十分留心,十分细心,十分有心。

10、地球—“母亲”难堪,人类—“儿女”惭愧。

11、使“母亲”成为乐园,需要“儿女”携手努力。

12、没有绿色,生命就没有希望。

13、小草正睡觉,勿入草坪来打扰。

14、娇娇小草,请足下留情。

15、把绿色还给地球。

16、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7、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18、因为人类的恶作剧,所以地球母亲在痛哭,快止住妈妈的眼泪。

19、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和贫瘠的沙漠。

20、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21、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22、花儿开得美,大家来欣赏。

23、保护环境,人人戒烟。

24、迎绿色资源,送废气污染。

25、拥护美丽家园,就是拥有宝贵的财富。

26、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27、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28、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29、草木——如果我香消玉陨,就无法装扮校园的美丽校园如果你怜香惜玉,请您给咱们一些关爱吧!

30、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3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2、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3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4、家园由我来保护。

35、积攒绿色,储蓄生命。

36、节约为本,治污优先。

37、足下留情,春意更浓。

38、爱护绿化,就是保护自己。

39、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40、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41、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42、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43、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

44、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4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46、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47、保护环境,少说多做,让校园成为绿色的殿堂。

48、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49、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

50、斩断飞向天空的“黑龙”,拥有湛蓝的天。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7)

——*传统美德名言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6、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0、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8)

——传统文化标语 30句菁华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3、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4、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5、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8、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9、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10、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1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2、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3、传播东方智慧,重塑*精神。

14、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15、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7、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18、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9、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20、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1、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2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23、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6、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7、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2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30、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扩展9)

——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2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6、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