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2、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3、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4、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5、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7、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8、学老于年 指青年人的博学。
9、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1、高斋学士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12、贫不学俭 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13、青钱学士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14、上当学乖 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15、文宗学府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16、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7、学海无涯 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18、宿学旧儒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19、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20、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1、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2、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3、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4、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25、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26、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27、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8、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29、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30、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1、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3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3、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4、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6、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7、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3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9、夙夜匪懈: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40、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1、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42、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43、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44、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4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46、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7、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48、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9、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50、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51、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52、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53、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54、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55、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56、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57、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58、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59、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60、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描写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2、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3、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记问之学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5、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6、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8、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9、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0、才学兼优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11、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12、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13、文江学海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4、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1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8、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9、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20、潜精积思:指专心钻研。同“潜精研思”。
21、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22、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23、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静的境界。
24、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25、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6、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27、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28、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9、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30、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1、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2、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3、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4、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35、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36、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37、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38、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9、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40、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41、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42、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43、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44、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5、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46、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47、力学不倦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48、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49、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50、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5、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6、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7、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8、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9、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0、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11、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2、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13、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静的境界。
14、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15、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6、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17、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8、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19、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0、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1、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2、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23、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24、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5、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26、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7、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8、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29、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30、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31、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32、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33、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4、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35、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36、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7、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38、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39、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40、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41、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42、贫不学俭: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43、青钱学士:《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44、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45、学疏才浅:同“学浅才疏”。
46、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47、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幺说,他也跟着怎幺说。
48、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49、学如登山:〖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50、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 40句菁华
1、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4、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提高。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5、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6、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立刻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7、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貌。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8、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0、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1、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1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3、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14、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5、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6、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7、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8、自吹自擂:擂:打鼓。自我吹喇叭,自我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9、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0、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1、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22、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23、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2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6、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7、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2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9、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30、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31、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2、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33、刺股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4、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3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36、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8、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39、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描写山的词语或成语 60句菁华
1、拄笏看山是什么意思zhǔ hù kàn shān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2、高卧东山的意思及成语解释gāo wò dōng shān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3、阴山背后的意思yīn shān bèi hòu 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4、枕山臂江是什么意思zhěn shān bì jiāng 谓依山傍水。
5、春山八字的意思及成语解释chūn shān bā zì 八字:指眉毛。形容眉如春山秀美
6、楚水吴山的意思chǔ shuǐ wú shān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7、摧山搅海的意思及近义词cuī shān jiǎo hǎi 摧:毁坏;搅:搅动。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
8、枕山襟海的意思及成语解释zhěn shān jīn hǎi 靠山依海。
9、死重泰山的意思sǐ zhòng tài shān 比喻死得光荣。
10、排山倒峡的意思及成语故事pái shān dǎo xiá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11、高山仰之的意思及近义词gāo shān yǎng zhī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12、敲山振虎的意思及成语故事qiāo shān zhèn hǔ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13、枕山栖谷的意思zhěn shān qī gǔ 比喻过隐居生活。
14、日落西山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rì luò xī shān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日字开头的成语
15、春山如笑的意思chūn shān rú xiào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16、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17、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8、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19、占山为王——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20、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21、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22、邈若河山——同“邈若山河”。
23、千山万壑——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24、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景,就轻易决定。
25、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26、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
27、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28、关山迢递——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貌。指路途遥远。
29、栈山航海——指跋山涉水,逾越险阻。
30、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我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31、坐食山空——同“坐吃山空”。
32、剩山残水——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33、山峙渊渟——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34、愁山闷海——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35、移山回海——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36、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37、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38、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39、山重水复——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40、退如山移——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41、山童石烂——谓山无草木,石头腐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42、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43、显山露水——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44、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45、箕山挂瓢——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46、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47、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48、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49、寄迹山林——隐居山林间,可是问世事
50、巴山越岭——巴:攀援。攀山过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51、寿山福海——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52、南山铁案——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53、海盟山咒——犹言海誓山盟。
54、爬山越岭——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55、穷山僻壤——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56、昆山之玉——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57、重山复水——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58、梯山架壑——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59、倒山倾海——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60、青山不老——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描写夏天的成语 50句菁华
1、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2、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3、成语骄阳如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
4、成语蝉声阵阵:指夏天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5、挥汗成雨 火日炙人 水牛怕热 暑气蒸人 绿树成荫
6、成语烈日当空:炎炎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此时比喻天气炎热。
7、成语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特指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8、燋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形容极其炎热难耐。
9、阑风伏雨 吴牛喘月 鸟语蝉鸣 暑气逼人 烈日灼灼
10、热气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11、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是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2、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13、流汗浃背:在这一般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14、赫赫炎炎:在这一般形容势焰炽盛。
15、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6、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17、暴风疾雨: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8、风潇雨晦:特指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形容形势险恶。
19、风雨晦冥: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同“风雨晦暝”。
20、大雨如注:注:灌入。特指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21、簟纹如水: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此时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22、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此时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23、冬温夏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此时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4、铄石流金: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此时金属变成了水。此时特指天气很热。
25、燋金烁石:使金石销熔,特指天很酷热。
26、暑气逼人:指的是盛夏的热气很强。
27、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指的是天气非常热。
28、赤地千里:指天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9、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30、燋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指极其炎热难耐。
31、艳阳高照:是在这里形容阳光温煦亮丽的样子。
32、燋金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在这里形容天气酷热。
33、赫赫炎炎:特指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34、满腔热忱:描写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35、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描写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36、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
37、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意思是天气炎热。
38、热气腾腾:指热气蒸腾的样子。意思是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39、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意思是非常酷热。
40、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41、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42、奇树异草:珍稀的树木花草。
43、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指的是不合事理,不可能。
44、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45、百花争艳:各种花草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形容花的颜色、姿态很多。
46、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47、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
48、火伞高张:特指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49、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50、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
——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 40句菁华
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6、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7、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8、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9、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0、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11、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2、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13、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14、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15、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6、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7、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9、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0、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1、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22、撑上水船:上水船:逆水上行的船只。指撑船上行。比喻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3、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24、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25、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26、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2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8、勇挑重担——勇于挑起重担,比喻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29、游响停云——战国时期秦*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游响停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
3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1、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32、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33、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射进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34、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35、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36、吃苦耐劳——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37、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38、穿壁引光——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头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39、皇天不负有心人鉴真18岁出家为僧,刻苦学习佛法。742年日本派荣壑、普照来华邀请鉴真高僧去日本担任佛教传戒师,鉴真先后三次东渡失败,船被漂到海南岛。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来华,鉴真终于随日本使团东渡到了日本九州。
40、响遏行云战国时期秦*手薛潭向歌唱家秦青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薛潭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老师辞行。秦青在郊外设宴送行,席间唱了一曲十分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觉得十分惭愧,于是留下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