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名言 6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2 00:00:00 名言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4、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5、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6、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8、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9、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

10、思索以通之。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13、学无止境。

14、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15、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17、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18、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4、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2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荀子·性恶》

30、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31、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3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33、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34、学不能够已。

35、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36、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37、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3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39、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荀况

40、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况《荀子》

41、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荀况

42、思索以通之。——荀况

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44、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45、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况

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4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荀子》

4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况

49、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荀子

50、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5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52、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54、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55、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5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57、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

5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9、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6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荀子的名言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