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李商隐《茂陵》
3、千金市骏马,万里逐王师。——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4、火速的驱军校戈矛,驻马向长江雪浪流。——关汉卿《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5、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李白《少年行》
6、春风轻柳絮,夜雨瘦梨花,绿杨阴谁系马?——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杜甫《草堂》
9、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10、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刘彻《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11、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12、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13、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14、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15、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16、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7、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18、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19、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齐己《送人游塞》
2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1、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吴均《战城南》
2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23、寒骄强弩云传箭,飚转轻车火作营。——崔允《花马池咏》
2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25、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7、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2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9、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0、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王沂孙《庆清朝·榴花》
31、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32、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33、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34、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刘彻《天马二首·其一》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36、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潘希白《大有·九日》
37、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3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9、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李颀《古意》
40、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41、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4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43、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44、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5、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46、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7、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48、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49、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50、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马的诗句 50句菁华
1、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潘希白《大有九日》
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3、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汪遵《咏函谷关》
4、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5、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7、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老马》
8、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9、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10、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车邻》
11、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1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苏轼《和董传留别》
13、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二首·其二》
14、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李白《紫骝马》
15、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16、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17、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杨广《纪辽东二首》
18、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9、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吴文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1、*如剪草,剧孟同游遨。李白《白马篇》
22、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3、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24、养个孩子学响马(旧称劫路的强盗)——有失家教
25、乡下人不识走马灯——来的来,去的去;去了又来
26、同一个马鞍上的人——走的是一个方向
27、孙猴子封了个弼(bi)马温——不知自己官大官小;沾沾自喜
28、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好活(画)儿
29、赛马场上的冠军——一马当先
30、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31、骑马过独木桥——难回头;回头难
32、母猪嘲笑马脸长——不自量
33、马*拍了马腿——倒挨一脚
34、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
35、马戏团的猴子——任人耍;由人玩耍
36、马脸比猪头——当面出丑;一个比一个丑
37、揪着马尾赛跑——玄(悬)
38、好袄做成破马褂——穷折腾
39、绿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李白《赠崔咨议》
40、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李白《襄阳歌》
41、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陈亮《水龙吟·春恨》
42、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43、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44、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45、银蟾:月亮。
46、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7、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白马》
1) 11、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李白《君马黄》
48、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49、马勺里淘菜——水泄不通
50、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关于马的诗句古诗 30句菁华
1、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白居易《买花》
2、*如剪草,剧孟同游遨。——李白《白马篇》
3、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7、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李商隐《茂陵》
8、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9、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何承天《战城南》
10、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二首》
11、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2、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3、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14、飞骑轧,鸣珂碎。——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15、念嘶骑、今到何处。——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7、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李益《塞下曲·其一》
18、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19、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20、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21、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22、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23、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25、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6、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7、照野旌旗,朝天车马,*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28、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0、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关于马的古诗句 30句菁华
1、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李白《君马黄》
2、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3、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李白《白马篇》
4、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李白《白马篇》
5、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6、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9、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0、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岑参《送崔子还京》
11、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12、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13、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14、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15、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1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7、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0、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1、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22、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23、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24、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25、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26、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27、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8、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吴文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29、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边头春未到。——曹勋《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30、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有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千兵万马
2、车驰马骤
3、素丝良马
4、指鹿作马
5、脱缰之马
6、率马以骥
7、老马识途
8、服牛乘马
9、裘马清狂
10、伯乐相马
11、牛头不对马面
12、鲜衣良马
13、风樯阵马
14、犬马之报
15、犬马之养
16、人强马壮
17、北叟失马
18、车马填门
19、跃马弯弓
20、车马骈阗
21、驴唇马嘴
22、招兵买马
23、驷马不追
24、走马上任
25、天粟马角
26、塞翁得马
27、马上功成
28、横枪跃马
29、人困马乏
30、车辙马迹
31、乌焉成马
32、盲人瞎马
33、以鹿为马
34、车填马隘
35、乌头白马生角
36、牛高马大
37、班马文章
38、毁车杀马
39、驴头不对马嘴
40、溜须拍马
41、马如游龙
42、悬兵束马
43、驽马恋栈豆
44、横戈盘马
45、呼牛呼马
46、马去马归
47、马足龙沙
48、声色狗马
49、戎马倥偬
50、倚马可待
——关于马的句子 30句菁华
1、还有那匹枣红马,腰背滚圆,四肢粗壮,跑起来四蹄腾空,真是雄姿勃勃。
2、我十四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筋斗,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寐。
3、马的头部有一掇红棕色的毛,摸起来很舒服。尾巴也长满了毛,看起来高大而帅气!
4、马的两只大眼睛总是向周围巡视着,脖子上还套着一串银铃,走起路来丁丁当当响个不停。
5、马的一条长尾巴时而向下垂,时而左摇右晃,四条长腿像四根又粗又高的柱子显得很有力气。
6、马的一对**角形的耳朵高高地耸立在脑门上,仿佛在随时聆听着四周的动静,显得特别机敏。
7、马的脖子上方是一排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棕毛,走起路来棕毛一抖一抖的,使它显得更加威武。
8、马儿们高扬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合着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样宽阔的草原上翱翔。
9、马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忠厚老实。任人摆布,干尽了活,吃尽了苦。还被人打,可它没有半句怨言。
10、马肥壮的身子后面拖着一束洁白的尾巴,只要轻轻地一甩,就象一道银色的闪电在你眼前一亮,可潇洒了。
11、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
12、第二次骑马是在大理的苍山上,悬岩峭壁,那马骑得可以说是惊心,山道上除了铛铛的马蹄声就只有我的砰砰心跳了。
13、马身高25厘米,身长15厘米,身子又黑又亮。马昂首扬尾,高抬后蹄。它正奔跑在云彩上,我敢肯定,这马一定是千里马!
14、接着我又去骑马,在城里长大的我第一次骑马,心里兴奋极了。妈妈把我抱上了马背,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又新奇,又高兴,又害怕。
15、好俊的一匹大白马,四条腿粗粗的,长得十分匀称。身上很光滑,就像搽了油似的,油亮亮的。脖子上的毛一绺一绺有顺序地垂挂下来。
16、途中,我让那位牵马的叔叔让我自己骑马,刚开始,那马有点不听使唤,后来它便适应了。在无边的草原上我骑着马飞快地奔跑,高兴极了!
17、姑妈家有好几匹马,一匹匹膘肥体壮,油光水滑。你看那匹老母马四肢白如雪霜,身披黑鬃,颈上有圈皎洁的白毛,就像围着一条白围巾,是那样漂亮。
18、马群里有匹银鬃马,它刚刚三岁,个子已经长得一人高了,四条腿结结实实,蹄子又大又圆,身上的毛像炭火一样红,脖上那排长鬃却是银灰的,十分醒目。
19、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
20、马的眼神像一潭深泉,透彻而又深不可测。我一直觉得马可能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就像<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一样,它是通人性的,懂感情的动物。
21、师傅提醒我从左边上,马太高大了,我抓着缰绳纵了两下还上不去,师傅走过来推了我一把,我就稳稳当当的坐在马背上了。看看其他同伴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出发啰。
22、停下来之后,蒙古族汉子教给我们骑马的常识,例如两腿要夹紧,**不要紧贴在马鞍上;想停下来就勒紧缰绳;想拐弯,向左就拉紧左边的缰绳,向右就拉紧右边的缰绳。
23、这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马到了他手里,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奔驰得更加得意与骄傲起来,不管前面有多少马,它也要风一样卷过去。
24、我觉得,马是一种很威风的动物,虽与驴,牛都属马科,也是长长的脸,但不像驴一样的呆、牛一样的憨厚,它的五官居长得十分的协调,就好像这五官就是特意为它这种头形设定的。
25、一骑到马上,就感觉不太*衡,还没适应过来,那蒙古族汉子就“呦,呦!”发出了出发的指令。马一走动,就颠簸起来,身子左右摇晃,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
26、骑马还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上去就紧张,一路上就怕马有什么动静。它摇摇头吃吃草什么的我都会紧张得不得了。一个大的下坡!天啊,我怎么的就觉得自己要掉下去了。双眼一闭过了一关。
27、想让马停下来,手里的缰绳也不知道如何摆弄,想起过去下乡劳动的时候,使唤牛马的号子,就“吁,吁!”地乱喊,谁曾想,那马并不理睬我们,照样颠儿颠儿地往前走。
28、善良、忠诚、坚强、豪爽、友好……所有的词语都不能完全概括马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当于马的精神,人们才永远将它铭记在心中,神圣而又庄严。
29、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
30、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大跑叫做“大滚”。
——关于马的古诗名句 30句菁华
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戎昱《塞下曲·其六》
4、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5、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张炎《清*乐·*原放马》
6、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王磐《古蟾宫·元宵》
7、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万楚《骢马》
8、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陈子昂《燕昭王》
9、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0、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11、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12、停嘶骑、歌眉送意。——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13、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4、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李白《白马篇》
15、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16、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17、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18、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19、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適《夜别韦司士》
20、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21、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22、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23、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4、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5、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26、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7、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28、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適《东*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29、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0、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