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8、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0、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1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2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2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5、仁者寿。——《论语·雍也》
2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共处。
3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2、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33、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34、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35、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今天的你们意气风发,今天的你们生气蓬勃,今天的你们一马当先。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放弃,不要气馁。成功永久属于你们。运动员~加油!
38、把委屈和泪水都咽下去,输不起就不要输,死不了就站起来,告诉所有看不起你的人:我很好。
3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17、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2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2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4、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35、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6、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7、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8、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9、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31、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3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3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8、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1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4、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1、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22、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23、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24、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25、廉洁是我们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张明睿
26、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张爱民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8、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29、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30、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31、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32、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33、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34、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35、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36、九牛一毫莫自诩,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3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3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4、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4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4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5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5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5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6、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57、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58、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59、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萨迪
6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50句菁华
1、下列纸与历史人物相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2、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代人物是()
3、下列节日属于节气的是()
4、“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下列哪个人物说的?()
5、“般若”来自梵语,其含义是()
6、“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7、云南八大名花是: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木兰花、百合花、兰花、龙胆花、( A )。
8、下列哪个是云南的著名瀑布之一?( A )
9、下列属于“南中大姓”的有:雍、爨、霍、孟、朱、吕、李、焦、娄、董、( C )等。
10、普达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在( C )。
11、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是位于山西省应县的应县木塔。()
12、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庞大的一组战国编钟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 州市)的曾侯乙编钟()
13、《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
14、周人世硕曾提出过人性“有善有恶论”,西汉董仲舒、扬雄等人对此观点给予了肯定。()
15、古人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后来随着冶铜技术的进步,人民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
16、西汉末年有一位名叫“左伯”的造纸能手,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时人称“左伯纸”。()
17、嘉靖三十九年,范钦在家乡宁波建造藏书楼,名曰“天一阁”,此名取自《易经》。()
18、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戊
19、珠算是由我国古代的“筹算”发展演变而来的。()
20、现存最早的载有算盘图的书就是1371年(明洪武四年)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
21、下列对“中庸”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22、《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很多名篇,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庄子》篇()
23、“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此名言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24、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我*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25、著名诗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
26、在中唐,受巴山楚水和当地民风影响,创作有影响的《竹枝词》的作家是()
27、肩负起历史的重担,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以极大热情投入“新乐府”诗的创作的是()
28、佛教造像的崛起大大提高了雕塑家的地位,下列哪一位是唐代的雕塑家()
29、*古代雕塑按照其服务功能不同可分为陵墓雕塑和()
30、下列物产不是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31、下列选项中,不是出自苏轼诗的是()
32、“毕摩经”是( C )文献、民俗、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33、“三坊一照壁”是什么民族的典型民居特点?( B )
34、乾隆年间与刘墉齐名,著有《南园集》,并被称为“瘦马御史”的著名书法家是( A )。
35、在故宫的中和殿中高悬着“允执厥中”的牌匾,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这块牌匾的意思是要诚恳、忠实地执守中道,即不偏不倚地把握住*衡之道。()
36、《四书》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曾被称为《四子书》。()
37、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左传》。()
38、作为名家早期代表的邓析,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9、书院的出现,形成了*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官学、私学、书院,这三者之间互相砥砺,成就了*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40、“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沙场”指()
41、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指()
42、我国最早的青花瓷器出现于()
43、澜沧江在云南西双版纳出境后叫做(C )。
44、澜沧江流经( C )国家。
45、“君子素其位而行”指君子要按自己*常所处的地位做该做的事,不羡慕这以外的事。()
46、福建的传统民居是土楼。( )
47、“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这句话出自《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意思是万物*等一致的道理,是指普通百姓生来低等,王侯贵族十分高贵。()
48、长城的著名关口中,“内三关”指的是()
49、火药最初是用来制造()的,为节日增加热闹、欢乐的气氛。
50、古代称筷子为“箸”。()
——*传统文化英文单词 40句菁华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3、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4、战国:Warring States
5、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
6、*结:Chinese knotting
7、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8、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9、越剧:Yue Opera
10、火锅:Hot Pot
11、《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2、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13、二人转 : Errenzhuan
14、农历:Lunar Calendar
15、印 / 玺:Seal/Stamp
16、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17、秦腔: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
18、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
19、《桃花扇》:The Peach Blossom Fan
20、木偶戏:Puppet Show
21、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
22、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23、二胡:Urheen
24、指南针:Compass
25、羊肉泡馍: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
26、小品:Witty Skits
27、叩头:Kowtow
28、中庸:The way of medium(cf、 Golden Means)
29、牌楼:Pailou (pai-loo)
30、东坡肉:Dongpo Pork
31、中山陵: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32、秦淮河:Qinhuai River
33、明孝陵:Ming Tomb
34、贵妃醉酒 Drunkened Concubine
35、荒山泪 Tears of Huangshan
36、借东风 East Wind
37、将相和 General and Premier Make Up
38、我的*心 My Chinese Heart
39、冬天里的一把火 Winter Fire
40、醒世恒言 Lasting Words to Awaken the World
——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4、见侮而不斗,辱也。
5、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9、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10、知足心常乐,能忍身安宁。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3、知足胜服常生药,克己乐为孺子牛。
1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1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1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1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9、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2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2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2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3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廉洁文化格言警句哲理 40句菁华
1、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2、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3、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4、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5、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6、官勿躁,当权勿暴,当人勿傲。
7、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8、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
9、“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0、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11、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12、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13、廉政准则天天念,心中有条高压线。
14、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15、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6、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17、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
18、交友信义为先,从政勤廉为本。
19、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20、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21、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22、处事公*,*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23、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安。
24、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25、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衡
26、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27、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28、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
29、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30、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
31、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32、奢欲贪俭生廉
33、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34、官场一席宴,民间半年粮。
35、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36、公生明,廉生威。
37、失去监督的权力是祸害,失去控制的私欲是灾难。
38、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39、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40、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廉洁文化格言警句 40句菁华
1、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2、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3、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4、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5、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6、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7、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8、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安。
9、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10、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11、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2、走正道勤俭清廉一生坦荡全家幸福上邪路奢侈贪婪心惊胆颤难逃法网
13、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4、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5、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16、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7、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18、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19、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20、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21、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2、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23、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24、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25、腐-败必然触礁,清廉才能长航。
26、廉政者*安一生,贪婪者自毁一生。
27、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28、贪污怕人知道便是愚蠢,廉政怕人不知不是明智。
29、人心如秤,称出孰轻孰重;民-意如镜,照出谁贪谁廉。
30、做官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勤政不患禄不厚而患知不博。
31、一次利欲熏心,毁掉一世功名,一辈淡泊明志,乐享幸福一生。
32、为官者之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经得住考验。
33、减办公费用,紧应酬往来,兴徒步简事,拒各类**,严亲友子女。
34、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摒出私欲终身乐,廉洁清正一身清。
35、纳税人是眼睛,税务人员是眼镜,税务人员要时刻擦亮眼镜,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方便。
36、秉公执法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廉政自律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负责,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强的精神后盾。
37、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管理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人格上堂堂正正,不奢不攀。
38、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管理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人格上堂堂正正,不攀不奢。
39、在其位,谋其政,潜心干事,公正处事;在其位,谋其政,为民服务,不亦乐乎;在其位,谋其政,清廉坦荡,无憾此生。
40、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人。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