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燕雀安知鸿鸪之志。
2、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1、青春奉献社会,读书改变未来。
2、吟诗作对新才子,知书达礼好学生。
3、酒的香浓远不及书的意浓。
4、书香溢城市,人生享阳光。
5、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1、读书要玩味。——程颢
2、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5、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就会迥然不同
2、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3、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4、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5、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创建心学后所说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1、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体验别样浪漫的人生。
2、净静竞]提高,成绩修身养性。
3、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手携手地去工作吧。在生活中,堆积了许多美好的实际的工作,这些工作会使我们的土地富饶,会把人从偏颇成见和迷信的可耻的俘虏中*出来。
2、假使你活着能够认命,你就会**稳稳,安安静静的活下去。不要顶风站着,有好多东西会随风吹来的。
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4、要是在儿童的食物里加一些铜,孩子的骨骼就长不好,会变成矮子,同样,要是大人中了黄金毒,他的灵魂就会变得渺小,僵死,阴暗,就象一个只值五分钱的皮球一样《母亲》
5、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样。
1、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2、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5、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