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2、有了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
3、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4、如果肯钻研,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5、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夭高。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3、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5、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煊
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5、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1、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只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能成杰出的人。
2、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3、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4、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5、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1、我爱读书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教育鼓舞我们,我认为读书贵在勤奋。*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的精深来源于勤奋。
2、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
4、没有别的事情能比阅读古人的名著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乐趣,这样的书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令人愉快清醒高尚刚强,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
5、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1、学会三天,学好三年。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3、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5、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1、除了文艺书籍外,有些科学性很严密、理论性极强的书,读起来并不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的。在这方面,必须要我们花费更多、更艰苦的劳动,做一些"枯燥"的工作。——曹方
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作者:(宋)程颢
3、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王应麟
4、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张小砚
5、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
1、书中横卧著整个过去的灵魂。
2、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3、常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名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常识,脑子就要枯竭。
4、体贴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惜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5、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王应麟
1、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2、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葛洪
3、有人主张读什么书都要循序渐进,对每一个难关、每一句话都要搞通弄懂。我认为不能绝对化,要从实际出发,因为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如果读每一本书一遇到不懂的地方都要去死抠,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就会像小脚老太走路那样,走走停停,举步不前,进度就太慢了。我认为读书也可以学三级跳远的方法,首先要弄懂最要紧的地方,次要的地方一时弄不懂可以跳过去。因为有些问题初看时可能不懂,但等你读完一二章后,不懂的地方可能就会清楚起来。——钱伟长
4、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哈兹利特
5、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的奶牛。
1、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咱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3、著书就像制造钟表,是件复杂的事。——拉布吕耶尔
4、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颜之推
5、无论什么书,抓着就看,先把序看了,我只看首几页或从末尾倒起来看或随在中间乱翻来看,或跳几页看,略知书中大意就是了。如认为有趣的几句,我细细地反复咀嚼,于是一而二,二而三,就思到别的地方去了。无论什么高深的哲学书,和最粗浅的戏曲小说,我心目中都是一例视之,都是一样读法。——李宗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