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4、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5、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6、若要疯气好,岩蚕、鱼鳖草。
7、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8、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11、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12、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13、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14、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15、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16、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17、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18、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0、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21、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2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23、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4、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5、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6、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7、若要睡眠好,常服灵芝草。
2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9、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30、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品味人生励志精髓的句子 40句菁华
1、黑暗中,睡眠能恢复体力;迷茫中,思考能明辨方向,品味人生励志精髓。
2、追求财富要适量,当心巨富把自己压垮;追求地位要适合,当心高位把自己摔坏;追求名声要适当,当心名声把自己搞臭;追求长寿要适可,
3、当心长寿令自己痛苦;追求快乐要适时,当心快乐把自己遗忘。
4、市场经济对强者跪拜,向弱者下刀,社会保障是保护弱者,让失去战斗力的弱者休养生息,让恢复自信的弱者继续战争。
5、结过去的经验,忘记过去的痛苦;把握今天的快乐,做好今天的事情;展望未来的宏图,制定未来的计划。
6、人生仗剑,险中富贵;人生仗义,官场得位;人生仗智,名流万世。
7、创业者要常保五气:义气——干云,正气——凛然,意气——风发,志气——恢宏,运气——相随。
8、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心气不高,如何想得远?
9、对于创业者来说,轰轰烈烈的事业要脚踏实地的干。
10、业如寻宝,失踪的多数是孤胆英雄。
11、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而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很少。为单位做好每件事,为
12、社会关爱每个人,为自己过好每一天。
13、用精神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用物质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本能。
14、行动是思考的轮子,没有轮子,思考就不能到达现实。
15、困境中求得生存的人,才有发展的希望。
16、容易融入团队的人,一般都是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的人。
17、愿一切为之努力的事情在日后都有一个浪漫的结果。
18、有时候,你需要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提醒自己你是谁,你想要成为谁。
19、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早安
20、放下苦痛,才能沐浴阳光。我好像明白了,你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早安!
21、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时的忧伤都是矫情。
22、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是坐骑还是骑手。
23、如果没有才华,就要有气魄,没有好的外貌,就要学会有品味。
24、女人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
25、对于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我从未后悔过,觉得有为的选择虽然是一种牺牲,可这种牺牲值得。
26、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柄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27、谤言只是挖在你身后的陷阱,只要你一直勇往直前,陷阱再多也不一定伤害到你。
28、人生来如风雨,去如微尘。
29、开拓者走的是弯弯曲曲的路,而他留下的却是又直又宽的足迹。
30、不要为失去的事物后悔,这是一种无比豁达的心态,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把。
31、我希望,离别的离别的离别之后,我们总能再相聚。
32、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让自己后悔。
33、创富靠坚持,坚持为梦想,用勤劳的双手和先进的思想来实现心中的梦想。
34、学会改变生活,学会品味沧桑,方可无悔青春,无憾岁月的消逝。
35、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
36、今天你是否成功取决于你昨天的态度,今天的态度决定了你明天是否成功。
37、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林木,我当萋萋而摇绿。
38、你比你想象中更勇敢,比你看起来更强大,也比你以为的更聪明。
39、我怀疑你的脑子是不是进过水,游过鱼,跳过蛤蟆,走过驴啊!
40、以善为本,以德为准,享乐是一种空洞,快乐喜悦是一种深刻。
——中医民间谚语 30句菁华
1、老怕伤寒少怕痨。
2、诸药为各病之药。
3、饱剃头,饿洗澡。
4、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5、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6、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7、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9、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10、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1、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12、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13、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14、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15、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6、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17、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18、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19、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20、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1、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22、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23、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24、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25、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26、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27、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28、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29、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安。
30、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中医座右铭 30句菁华
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2、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篇》
5、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6、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7、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8、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9、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0、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1、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12、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3、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4、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5、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1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17、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8、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谢利恒《*医学源流论》
19、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0、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1、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2、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23、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4、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5、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2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7、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李昉等《太*御览·卷七百二十》
28、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29、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30、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40句菁华
1、夏季养生有道,分享给你可好,芳香食物醒脾,佩兰陈皮入粥,荷叶包上大米,煮熟祛湿独到,茶类解暑最佳,多吃山楂葡萄,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到老!
2、点烟一支烟,害处大无边;在家一支烟,全家都抱怨;班上一支烟,火灾有隐患;学校一支烟,后代受牵连;车站一支烟,罚款在眼前;一生不吸烟,幸福大无边。
3、夏季养生吃水果,滋补功效大不同,桃子润肠消积食,未熟烂掉不能吃,西瓜清爽解暑热,冷藏莫超半小时,樱桃美颜赛良药,每天一把就正好。愿快乐安康!
4、中秋国庆双节至,注意养生是必须。白日K歌需纵酒,纵酒之前吃些肉。空腹伤胃更伤肝,酒后酸奶可养颜。睡前沐浴泡泡脚,恢复精力免疲劳。替代饮料凉白开,多吃水果和蔬菜。秋中养生,祝您健康!
5、多吃菠菜好处多,吃了菠菜乐呵呵。新陈代谢更*衡,血液循环更灵活,更能排毒又瘦腿,还能保护视网膜。愿你更健康。
6、春天“杂货铺”:虽有暖阳出,余寒猛如虎,病菌也复苏;防病不马虎,身体来补补:清淡食为主,主食首选谷,矿物维生素,可以抗病毒,菌类强心脑,木耳和蘑菇。祝您春天健康护,得来快乐不胜数!
7、冷暖无常中秋天,多喝开水多锻炼,勤加衣服预防寒,均衡饮食营养全,暴饮暴食损康健,名利虚幻要看淡,心境安宁乐无边。祝你健康大门常幸福辉煌,满屋满院都开心灿烂。
8、早晨慢养生:慢起床、慢排尿;上午动养生:多运动、多动脑;下午润养生:喝够水、扭扭腰;傍晚热养生:喝小酒、泡手脚;夜间松养生:想乐事、松身体。
9、秋风送凉菊飘香,丰收之景令人狂。耕种收割不停忙,劳碌之中养生讲。天气凉爽需保暖,千万要把感冒防。只有体健身儿壮,才能心情愉快安康享。祝你秋季养好生,身强体壮永安康!
10、爸爸*时多操劳,即使酷暑依然忙;送您一把遮阳伞,帮你阻挡紫外线;送您一盒竹叶青,生津止渴能清热;孩儿关注养生道,为保您老更健康!
11、炎热夏季已来到,正确补水有妙招。热茶消暑又解渴,水果蔬菜好功效。餐前睡前要适量,补水时间更重要。运动补水有讲究,电解饮料防虚脱。
12、炎夏养生忙,秘籍来分享,起居要定时,午睡半小时,露宿不可取,夜寒脾胃伤,水果消暑忙,西瓜是良方,清淡增食欲,绿豆粥为上,关怀送上,快乐安康!
13、秋天色彩斑斓,是看叶登山的好季节。出行时,衣着宜轻便保暖。抹护肤霜,防皮肤干燥皲裂。天气多变,备好感冒药和肠道药。合理安排时间,勿过劳。
14、深秋凉风袭,保暖要注意:穿衣过肚脐,腹部保暖须;晚上被盖紧,莫要造冷袭;饮食温软素,少食多餐宜;贴心提醒你,愿你永牢记。祝你秋天万事如意!
15、秋防秋燥,饮食有诀窍:秋梨润燥清心好,大枣宁心安神妙,百合养阴润肺佳,蜂蜜清热解毒到。最后别忘记,核桃补脑又补肾,愿你秋季吃出健康!
16、秋季燥,勿上火,喝喝清茶唱唱歌;秋温降,紧添衣,注意保暖把病防;秋季干,要补水,脸部滋润露笑容;秋忌懒,需活动,身体康健精神爽;愿你天天好心情,健康伴一生。
17、多吃瓜果,降温止渴;肉菜搭配,营养肠胃;合理锻炼,身康体健;乐观心态,青春常在;适当娱乐,精彩生活;祝愿朋友:冬暖夏凉,每天顺畅,幸福安康。
18、夏至到汗长流,莫要冷水来洗头,夏至到防虫咬,清凉油来要备好。夏至到雨水多,莫要洗澡去下河。夏至到湿气重,勤把被褥晒暖融。
19、夏季美食当道,水果黄金圣品,香蕉缓解焦虑,木瓜保护视力,猕猴桃补维C,葡萄排毒祛痰,苹果润肤高手,生梨止咳润肺。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随行!
20、炎夏养生忙,秘籍来分享,莲子心泡水,心火扫光光,心烦出汗多,西瓜绿豆汤,饮食太杂乱,葡萄排毒忙,桑拿天湿重,薄荷拌生姜,关怀送到,快乐安康!
21、金风送爽秋来到,加厚衣衫莫太早,喝粥祛凉又防燥,银耳百合多吃妙,热水泡脚养肾气,水过脚腕最为好,踏青赏景聚欢笑,赶跑秋愁没烦恼。愿安康围绕!
22、健康问候:少吃盐多吃醋;少吃肉多吃素;少吃糖多水果;少坐车多步行;少生气多微笑;少忧伤多睡觉;愿你:快乐像阳光普照,幸福像微风围绕!
23、夏至已来到,身体易疲劳;冷饮要少喝,暴食更不好;多吃瓜果棒,补水不可少;绿茶是佳品,多喝抗衰老;*时多锻炼,营养要补牢!
24、淡淡一杯竹叶青,炎炎夏日使心静;清香扑鼻龙井茶,西湖最盛好味道;翠翠绿绿是毛尖,多饮养颜抗衰老;都是绿茶都很好,最适夏至养生道!
25、说保健谈保健,心态*和是关键;怒毁肝思毁心,大大咧咧最开心;早吃饱午吃好,晚饭简单要吃巧;日升起日落息,子午睡觉不能少。祝你开心健康身体好!
26、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
27、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28、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29、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30、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31、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2、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3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34、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3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语》
36、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
37、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38、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39、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40、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4、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5、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7、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8、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9、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10、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1、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12、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庄邺策
13、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14、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15、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17、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18、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19、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
20、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1、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2、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23、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24、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5、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26、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27、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28、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9、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30、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中医医院标语 30句菁华
1、崇德弘医,见高思齐。
2、惟志惟勤,尚德尚药。
3、千年中医药,百年健康人。
4、德广聚人心,大爱济天下。
5、看病少花钱,中医最方便。
6、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
7、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
9、中医费用很低廉,治疗效果不一般。
10、传承中医药精华,创新中医药发展。
11、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12、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
13、祖国医学是个宝,家家户户离不了。
14、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15、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16、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17、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18、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19、中医是科学不是玄学,中药治身病还治心病。
20、中医药需要社会支持,社会需要中医药服务。
21、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22、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
23、与时俱进发展中医事业,推陈出新推动跨越发展。
24、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25、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医药事业。
26、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分有守。
27、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28、钻技术,乡村医生要吃香;识宝贝,草药遍地不是草。
29、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30、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学医谚语 30句菁华
1、疹是太阴风热。
2、名医难治心头病。
3、干血痨,不用瞧。
4、强光底下无毒虫。
5、老怕伤寒少怕痨。
6、诸药为各病之药。
7、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8、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9、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12、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13、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1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15、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6、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17、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18、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9、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20、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21、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22、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23、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2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2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26、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7、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28、白菊明目又*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29、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30、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30句菁华
1、上海中医药大学
2、成都中医药大学
3、天津中医药大学
4、湖北中医药大学
5、长春中医药大学
6、云南中医学院
7、广西中医学院
8、安徽中医学院
9、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10、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
11、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13、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14、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5、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6个;
16、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6个;
17、北京中医药大学;
18、天津中医药大学;
19、南京中医药大学;
20、长春中医药大学;
2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2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3、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24、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25、山西中医学院(太原);
26、安徽中医学院(合肥);
27、安徽中医学院;
28、云南中医学院;
29、福建中医学院;
30、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