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文学,常识

1、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2、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3、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4、三教:儒 释 道

5、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6、*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7、岁寒三友:松 竹 梅

8、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9、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0、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2、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13、*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14、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

15、《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

1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

17、“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18、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19、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

20、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

21、“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

22、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

23、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

24、“元白”是指中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

25、孔子名丘,字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26、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28、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9、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0、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31、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32、五音:宫商角徵羽

33、五谷:稻麦黍菽麻

34、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35、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3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

  门客

37、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

  边塞诗

38、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

  孟浩然、王维

39、词兴起于何时,极盛于何时,是从哪里发展而来的?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

40、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1)

——常见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2、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4、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5、“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6、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7、五味:酸、甜、苦、辣、咸。

8、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9、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10、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11、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12、自称:愚、敝、卑、臣、仆

13、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1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1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1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17、年龄的称谓:

18、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19、谪:降职并远调。

20、擢:选拔,提拔。

21、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22、河:黄河。 江:长江

23、*: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24、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25、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26、高二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28、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29、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30、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31、新*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32、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33、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34、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3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37、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38、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9、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常见文学常识2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0、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2)

——文学常识盘点 40句菁华

1、桑梓:家乡

2、同窗:同学

3、须眉:男子

4、手足:兄弟

5、并称“韩柳”的:

6、屈原: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书法四大家:

9、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0、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11、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12、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13、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14、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15、初唐四杰:

16、三国:

17、“四大民间传说”:

18、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9、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0、文人四友:

21、文房四宝:

22、五味:

23、五行:

24、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5、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26、河:黄河  江:长江

27、五岳:

28、*:

29、八荒:

3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31、“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3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3、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34、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35、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36、五金:

  金、银、铜、铁、锡。

3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38、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39、八荒:

  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40、庙堂:朝廷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3)

——*文学常识 30句菁华

1、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2、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3、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4、五音:宫商角徵羽

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民—死

6、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7、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8、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9、新*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10、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11、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12、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1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14、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15、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6、四大类书:太*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1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18、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9、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20、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21、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22、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23、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24、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25、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26、*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27、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8、十二时:夜半鸡鸣*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29、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30、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中文学常识 50句菁华

1、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2、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5、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6、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7、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8、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9、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10、*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11、七夕指:七月七日

12、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13、*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4、商丘应天府

15、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16、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17、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18、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19、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0、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21、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22、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23、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4、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25、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6、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27、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28、《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字列御寇。

29、《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30、演员与观众共享一套“游戏规则”(即符号学中的信码代号)。

31、戏剧事件是审美事件,参与者不仅关心故事世界的信息,也关心传达信息的形式。

32、华南虎》选自《诗刊》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诗人,作家。诗集:《彩色的生活》《温泉》。散文:《牛汉散文》《萤火集》《童年牧歌》

33、短文两篇》

34、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35、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着作。

36、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37、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8、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39、曹禹,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40、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4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间。它们原先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咏叹的特点,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42、《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方法规劝是接受的意思。

43、《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44、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约3.5万字。

45、弗朗西施.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哲学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学方面的《随笔》。

46、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史。其弟______曾与西汉张骞一样出使西域。

47、郦道元: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著有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_______》40卷。阐述《_______》中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的谬误。

48、陈寿:西晋哲学家,字承柞。著有《_____ 》,它与《史记》、《汉书》、《________》合称为“前四史”。

49、周邦彦:北宋末期词人,字______,号*。著有《*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苏幕遮》(燎沉香)是他的作品之一。

50、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5)

——国学常识 40句菁华

1、社稷、轩辕:国家

2、南冠:囚犯

3、烽烟:战争

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7、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8、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0、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1、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1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3、帝王自称:孤、寡、朕

14、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15、其他自谦词:

16、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17、对将军:麾下

18、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19、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

20、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2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2、谪:降职并远调。

23、擢:选拔,提拔。

24、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25、*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26、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27、传统节日。

28、纪日法。

29、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30、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32、【汉字六书】

33、【十三经】

34、“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3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36、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37、“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38、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39、“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4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文学常识(通用11篇) 40句菁华(扩展6)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必背 40句菁华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2、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5、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6、现代小说

7、中医4诊:望,闻,问,切

8、道教4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4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9、泰山4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10、古代4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1、商丘应天府

12、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得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13、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14、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15、旧书塾使用得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6、郑板桥(郑燮)得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17、老舍小说《4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18、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

19、四面胡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20、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

21、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安娜·卡娜尼娜》及《复活》。

22、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丝·格雷》。

23、宋代诗人宋祁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遂有“红杏尚书”之称。

2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而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26、《江畔独步寻花》是大诗人“杜甫”的一首歌咏自然的诗歌,其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两句生动地写出了花势繁茂的自然景象。

27、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困境,但只要矢志不渝,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个道理。

28、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0、与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

32、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着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81篇。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3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36、*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37、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38、现代小说

  鲁迅:原名周树人,,豫才.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39、当代小说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文学奖金.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杨沫的《青春之歌》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柳青《创业史》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路遥、柯云路、张抗抗、王安忆、贾*凹等。

40、元杂剧得4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必背 篇5

  1.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