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2、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3、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4、明确说明方法:
5、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7、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8、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9、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10、记叙的人称:
11、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1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3、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14、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5、标点符号的作用:
16、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18、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19、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20、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2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2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23、读材料;
2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25、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6、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27、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28、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9、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30、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3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32、“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功是成的()。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4分)
33、“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千年梦”指*人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34、谢皮罗教授把“?”拉直变成“!”证明了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5、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划去。(2分)
36、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37、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3分)
38、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4分)
39、急躁失败
40、“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但考查又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能力上,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4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概述。“理解”是指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概括段意的句子;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句子,或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③从表达技巧上说,指那些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比较含蓄且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④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4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着力点这一考点着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领会这些特殊句子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4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查着力点客观题与主观题都考查到了信息的筛选,不同的是,客观题须要筛选判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主观题则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后,再将其转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准确表达出来。历年的新课标卷中,无一例外均涉及对此考点的考查,因此考生要予以重视。
44、“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概述。所谓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描写性的,是*实的还是绚丽的,是严肃的还是诙谐幽默的,是深奧艰涩的还是*易晓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等。文章的结构,则是指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形态,一般说来传记类文本多用顺叙,而新闻类中的通讯则如同一般记叙文-样,对材料的组织比较灵活,因此其结构形式也就较为多样。概括中心意思,即提取文章的灵魂,它里面往往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情感倾向,有时还包括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
45、“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着力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46、“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考点概述高考语文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鉴赏评价”的要求中,有“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内容,这是该考点的重点和难点。“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包括人物的形象、文本的风格、语言的特色、表达的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了。
47、“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查着力点一般而言,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很难有这样的背景资料,因而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者在事件中描述中表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作者的一些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来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48、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49、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0、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高考阅读理解高频单词 60句菁华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consume v. 消耗,耗尽
3、bacteria n. 细菌
4、budget n. 预算 v. 编预算,作安排
5、transplant v. 移植
6、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7、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 n. 极端,过分
8、trace vt. 追踪,找到 n. 痕迹,踪迹
9、preserve v. 保护,保存,保持,维持
10、battery n. 电池(组)
11、career n. 生涯,职业
12、decay vi. 腐烂,腐朽
13、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
14、route n. 路;路线;航线
15、satellite n. 卫星
16、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刻度
17、temple n. 庙宇
18、casual a. 偶然的,碰巧的;临时的;非正式的
19、oral a. 口头的,口述的,口的
20、expensive a. 花钱多的;价格高贵的
21、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
22、optional a. 可以任选的,非强制的
23、video n. 电视,视频 a. 电视的,录像的
24、isolate vt. 使隔离,使孤立
25、exploit v. 剥削;利用,开采
26、explosive a. 爆炸的;极易引起争论的
27、barrel n. 桶
28、globe n. 地球,世界;地球仪
29、decline v. 拒绝,谢绝;下降
30、awful a. 极坏的,威严的,可怕的
31、secure a. 安全的,可靠的
32、scratch v./n. 抓,搔,扒
33、auxiliary a. 辅助的,备用的
34、prosperity n.兴旺,繁荣
35、aspect n. 方面;朝向;面貌
36、domestic a. 本国的,国内的;家用的;家庭的
37、constant a. 不变的,恒定的 n. 常数
38、audio a. 听觉
39、faculty n.能力,技能;系,学科/院;全体教员
40、zone n. 地区,区域
41、survey n./vt. 调查,勘测
42、adjust v. 调整,调节
43、profitable a. 有利可图的
44、vain a. 徒劳的,无效的
45、orchestra n. 管弦乐队
46、architecture n. 建筑学
47、geography n. 地理(学)
48、arithmetic n. 算术
49、restrain vt. 阻止,抑制
50、massive a. 大的,大量的,大块的
51、restrict vt. 限制,约束
52、vote v. 选举 n. 选票
53、discount n. (价格)折扣
54、breadth n. 宽度
55、rely vi. (on ,upon)依赖,指望
56、utilize vt. 利用
57、appliance n. 器具,器械
58、evolution n. 演变,进化
59、jeans n. 牛仔裤
60、orbit n. 轨道 v. (绕...)作轨道运行
——高考阅读理解高频单词 50句菁华
1、consume v. 消耗,耗尽
2、bacteria n. 细菌
3、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4、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5、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6、appeal n./vi. 呼吁,恳求
7、petroleum n. 石油
8、adapt vi. 适应,适合;改编,改写 vt. 使适应
9、optics n. (单、复数同形)光学
10、expend v. 消费
11、balcony n. 阳台
12、offend v. 冒犯,触犯
13、adequate a. 适当地;足够
14、explosion n. 爆炸;爆发;激增
15、remote a. 遥远的,偏僻的
16、virtual a. 实际上的,事实上的
17、stripe n. 条纹
18、naval a. 海军的
19、pursue vt. 追逐;追求;从事,进行
20、prospect n. 前景,前途;景象
21、mainland n. 大陆
22、commit vt.犯(错误,罪行等),干(坏事等)
23、vocabulary n. 词汇(量);词汇表
24、waist n. 腰,腰部
25、weld v./n. 焊接
26、strategic a. 战略(上)的,关键的
27、avenue n. 林荫道,大街
28、entitle vt. 给...权利,给...资格
29、wealthy a. 富裕的
30、fatal a. 致命的;重大的
31、obstacle n. 障碍(物),妨碍
32、terminal a. 末端的,极限的 n. 终点
33、territory n. 领土
34、entry n. 进入,入口处;参赛的人(或物)
35、restrain vt. 阻止,抑制
36、sexual a. 性的
37、simplicity n. 简单;朴素
38、sorrow n. 悲哀,悲痛
39、treaty n. 条约,协定
40、triumph n. 胜利,成功
41、approach v. 靠近,接近 n. 途径,方式
42、appropriate a. 适当的
43、equivalent a. 相等的 a. 相等物
44、gratitude n. 感激
45、horrible a. 可怕的
46、parallel n. *行线;可相比拟的事物
47、phenomenon n. 现象
48、sequence n. 连续;顺序
49、signature n. 签名
50、evolve v.演变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40句菁华
1、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2、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3、加点字注音(2分)。注意课文最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初三课本每篇课文的加点注音的字。
4、认真用心阅读文段,先粗读—看题目——再回过头看文段。
5、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6、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法。
7、“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处宜稍放慢速度,力争做正确,做完后,回过头来检验前面几个题的正误。
8、语言方面,耍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9、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10、吃透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答题。
11、字形辨析题
12、词语运用题
13、病句辨析题
14、再读3道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支。
15、解题。题目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6、分辨色彩上的细微不同。有批驳之分;书面语和白话之分。
17、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18、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19、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20、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1、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2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23、用第一人称;
24、必须用第一人称;
25、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26、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7、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28、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9、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30、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31、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32、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33、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34、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35、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一、书写水*考察(5分),要保持卷面干净整洁
由于贵阳中考都是通过电脑改卷,所以这部分得分是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
考生在答题,特别是写作文时,要保持卷面干净整洁、字体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要牢记课本知识
36、熟记各种文体的知识点,文学四大样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五大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严老师记忆小窍门:五根手指代表是个表达方式。大拇指一般用来赞美,所以代表议论文;食指代表记叙文,用最实用的语言进行描述;中指代表说明文,直来直去、简单明了;无名指是戴婚戒的手指,所以代表抒情;小拇指最小,代表描写,文章写得越细越优美就越好。
37、答案书写虽不赋分,也要认真。一般阅卷老师不会仔细琢磨你的答案,只有让他们速读时一目了然,才不至于丢失冤枉分。答案要做到每一句都有依据,有出处,万不可凭想当然,率性而为。
答题技巧:
38、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35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40分钟;11—20题5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保证60分钟。
(一)基础知识(1—4题,12分)
39、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是重点,生僻子一般不会错。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40、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七)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阅读名言 50句菁华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
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8、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9、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1、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1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1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4、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5、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保罗
16、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它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叔本华
17、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托·富勒
18、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雨果
19、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找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20、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21、书是人类奋斗史上最为不朽的硕果。
22、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23、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木村久一
24、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5、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6、友谊编制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但只要抽出一根主线,友谊之墙就会坍塌,这跟主线就是——“信任”!
27、分享:有形的东西越分越少,无形的东西越分越多!
28、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29、睁着双眼,不等于正视现实。
30、第一次敢于嘲笑你自己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31、没有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32、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33、人,应当象“人”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3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35、人际关系的天敌是“猜测”,破 解密码是“真诚”!
36、你真诚地自我肯定,你更有雅量肯定别人。
37、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38、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39、论断别人,其实是缺乏自我肯定。
40、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41、玩弄别人感情,其实是自己情感受过伤害。
42、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4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4、蒙住自己的眼睛,并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了;蒙住别人的眼睛,并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的了。
45、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46、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
47、孙正义在两年内*均每天阅读5本书籍,总共阅读了4000本书,分析了40个行业,才能成为首富。
48、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49、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50、我不担心读者的阅读耐心。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必妄想“垄断”所有的读者。
——销售的谈判技巧 50句菁华
1、神秘告诉客户,让他觉得他是唯一享受此价的人。 买房人砍价30招
2、告知自己很满意,但家人、老公、老婆、有其他的想法,希望便宜总可以解决问题。
3、如果实在谈不上来,那就什么也不说,抬腿就走,让卖方担心失去你这个强烈购买欲的客户。
4、告知自己的现金积压在股市上或其他生意上。
5、与谈判人员,销售人员成为好朋友
6、找多位不同的销售代表试探售价的最低价。
7、要求开发商给毛坯房的价,价格同意后再要求提供装修。
8、告知自己的行业与开发商有关,给点优惠可能往后有生意上合作,能为开发商省点钱。
9、抑制客户有杀价念头:
10、制造无形的价值(风水、名人等无形价值);
11、初期要坚守表列价格;
12、当双方进入价格谈判时要注意气氛的维持;
13、填写定单,勿喜形于色,最好表示今天上午成交了三户,您的价格最低。当然,如果以表列价格成交,也别忘了“恭喜你买了好房子。”
14、中断谈判或赢得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中止谈判。当情况好转之后再回来重新谈判。这段时间可以很短牗出去想一想牍,也可以很长牗离开这座城市牍。
15、尽可能让对方先亮底牌。
16、抓对手的软肋。
17、善用赞美语句
18、摊主三
19、摊主四
20、服务使企业价值增加
21、群发、分类发送、重要短信亲自编送、转发短信要改写。
22、备用短信:
23、增加客户的回头率。
24、产品与顾客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桥梁:销售人员本身;
25、卖自己想卖的比较容易,还是卖顾客想买的比较容易呢?
26、你是谁?
27、你要跟我谈什么?
28、强调独特卖点。
29、让客户感动的三种服务:
30、服务的重要信念:
31、集中时间打电话,同类电话同类时间打,重要电话约定时间打,沟通电话不要超过8分钟。
32、打好电话先要赞美顾客,电话沟通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33、听电话的对方是我的朋友,因为我帮助他成长,帮他的企业盈利,所以我打电话给他。
34、语言文字同步。
35、语调语速同步:根据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使用对方表象系统沟通。
36、幽默。
37、对客户有好处。
38、有什么人参加。
39、我是谁?
40、顾客为什么要买单?
41、顾客为什么要现在买单?
42、好的开始源于微笑,并且在销售的过程中一直主动微笑。2、销售人员站立要抬头挺胸,充满活力,切忌疲惫不堪和懒散的样子。
43、运用沉默的力量
44、了解顾客兴趣爱好
45、记住顾客容貌和姓名
46、对犹豫不决客人的推销技巧
47、推销成功的同时,要使这客户成为你的朋友。
48、对推销员而言,善于听比善于辩更重要。
49、推销的成败,与事前准备的功夫成正比。
50、彼此时间都珍贵,爽快才有机会。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 30句菁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2、(3分)(1)以······为异,认为······奇异(2)通“邀”,邀请
3、[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4、(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6、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7、东晋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
8、(1)土地*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
10、(1分)(1)与世隔绝的地方 (2)通邀,邀请 13.D(2分)
11、(参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活富足,人人自得其乐等。(2分)
1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13、文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
14、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5、、成语“无人问津”化自文中“ ”一句。
16、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17、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8、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
19、“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20、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21、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
22、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23、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24、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与外人间隔
2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6、通过渔人所见,着力表现桃花源中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和*安乐的景象。20、表现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21、桃花源中的人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为外界动乱黑暗的世界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27、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28、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坎坷与不顺,都可能经历苦难与艰辛,而只有经历这些之后,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32、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29、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30、《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37、如(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分;(4)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