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镜及其应用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晶体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蜡、松香、沥青、玻璃)。
4、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6、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7、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与法线的夹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逆向,水中看岸上树变高)。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输送电能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在输送功率相同时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2、信息的传递
13、多彩的物质世界
14、功和机械能
15、动滑轮
16、能量
17、弹性势能
18、机械能
19、力的测量:
20、液体压强的规律:
21、标准大气压——支持1900px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900px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22、浮力的大小
23、功的计算:
24、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25、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26、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7、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8、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29、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0、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大小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31、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3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3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34、求作最小动力,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作法:支点到力的动力作用点的长度就是最大力臂。
35、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变化中抓住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是关键。
36、机械能守恒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其他的能也没转化为机械能),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37、物体吸热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改变物体能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8、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36.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的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0、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因为都是反射。
41、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
42、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不是遇热液化,自然界这类现象多多)和压缩体积(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4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45、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6、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47、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
48、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4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50、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5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5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53、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54、*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面镜对称。
55、*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6、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5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58、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59、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60、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61、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62、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63、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换算。
64、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5、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6、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67、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68、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周围存在着磁场。
69、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70、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71、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73、内能变化的途径
74、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75、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7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78、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79、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80、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8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82、电功率
83、电功率计算公式
84、电功率单位
85、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86、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87、电磁铁的应用
88、*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89、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90、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91、应用
92、沸点与压强
93、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94、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95、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96、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97、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8、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99、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00、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初中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液体压强公式:
4、记忆合金: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5、晶体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蜡、松香、沥青、玻璃)。
6、串联和并联是针对用电器与电源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7、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8、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9、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10、多彩的物质世界
11、热和能
12、定滑轮
13、功的计算
14、动能
1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6、压力:
17、液体压强的规律:
18、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19、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20、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比热容大的升温或降温都难。
2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不是遇热液化,自然界这类现象多多)和压缩体积(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22、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建立联系,公式用的非常多。
23、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电磁铁。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制成了电动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2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2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26、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7、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28、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30、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3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2、感知浮力的存在
33、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水*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34、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35、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36、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换算。
37、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38、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9、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40、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4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4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43、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44、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45、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46、应用
47、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48、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49、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50、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4、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5、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6、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7、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8、功
9、功率
10、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1、两种电荷:
12、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13、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14、“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15、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7、力的表示法
18、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1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1、*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22、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23、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4、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5、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6、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28、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9、、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0、压力:
3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32、液体压强的特点:
3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34、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35、浮力的计算:
36、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7、漂浮悬浮法:F浮=G物
38、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9、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0、、弹性势能
4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4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43、定滑轮:
44、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45、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46、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47、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48、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49、机械效率的测量:
50、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40句菁华
1、天*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右盘中加减砝码。
2、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3、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4、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6、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7、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9、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10、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11、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12、中间时刻速度Vt/2=V*=(Vt+Vo)/2
13、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14、初速度Vo=0
15、末速度Vt=gt
16、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7、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18、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19、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 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0、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2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23、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24、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 是南极(S极) 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25、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
26、温度计的使用:
27、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28、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2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3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31、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32、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33、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34、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5、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
36、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37、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38、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9、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0、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3、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6、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7、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8、杠杆和天*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9、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有力;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10、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13、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5、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16、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17、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18、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9、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20、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1、位移公式:h=1/2gt2
2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处于*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24、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25、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26、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27、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28、向心加速度:a向=v/r=ωr
29、推论:w=Fscos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0、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31、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32、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衡位置的力;
33、振动物体从*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34、若从*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35、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36、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衡位置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37、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V=λf
38、当r﹥r0分子间的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9、本质:热理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40、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间的关系:T=t+273.15K
41、物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有关;
42、在温度一定是,体积小强于大
4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44、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45、电场线的作用:
46、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
47、数学表达式:U=Ed;
48、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9、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50、推论:R=U/I;
51、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52、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53、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54、磁通量与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成正比;
55、磁通量的变化率由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
56、不仅电荷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亦能产生电场;
57、稳恒的电场周围没有磁场;
58、光是电磁波:
59、现象:
60、原子从一能级向另一能级跃迁时要吸收或放出光子;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2、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3、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4、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6、判断天*横梁是否*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7、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对于物体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这种表示力的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8、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9、减小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或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可减小摩擦。
1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1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1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13、重要结论
14、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15、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6、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17、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8、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1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1、望远镜能使远处的景物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眼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22、长度的主单位是m
2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24、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5、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6、重心:重心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27、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F↑ 2)F不变 S↓ 3)F↑ S↓
28、F<G [下沉] 2=F>G [上浮] 3=F=G [悬浮或漂浮]
29、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30、浮力利用:
31、功的计算:功【W】=力【F】×距离【S】
3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33、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高举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35、水的c:C=4.2×10焦耳/(千克·℃),物理意义: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焦耳。
36、通路:接通的电路。
37、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38、电阻【R】: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兆欧、千欧
39、额定电压【U】: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40、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41、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1)电路发生短路;2)电器总功率过大。
42、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43、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肢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为螺线管N极。
44、核能获取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45、*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
46、面镜:
47、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48、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49、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0、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52、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3、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54、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5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5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57、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58、伏安法测电阻
59、分子热运动
60、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6、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7、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8、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9、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10、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11、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12、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13、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4、鸟卵的结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15、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17、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19、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20、结构
21、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22、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4、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2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6、社会行为的特征:
2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28、叶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落叶时,叶片的正面着地。
29、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30、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气孔是关闭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快散失,但是同时造成的后果是(光合作用减弱)。
3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3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
34、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35、蒸腾作用的意义:
36、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37、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
38、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39、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40、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4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
42、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43、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44、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45、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6、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7、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9、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48、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49、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折后有修复功能的是(骨膜)。
50、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1、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52、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
53、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一般遵守生态*衡;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54、人体的器官:心脏,胃,小肠,大肠,耳,鼻等
55、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废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废方式:落叶。]
56、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57、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8、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60、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4、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5、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9、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10、电能的输送——(1)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11、重力
12、摩擦力
13、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类比其他星球也适用)
14、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v1=(GM/R)1/2=(gR) 1/2,大小为7.9m/s,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随着卫星的高度h的增加,v减小,ω减小,a减小,T增加。
15、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此解题就是利用功能关系解题。
16、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7、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
18、回旋加速器
19、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20、F合Δt=ΔP→F合=ΔP/Δt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21、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22、处于静电*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3、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24、电势能:EA=qφA
25、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26、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27、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28、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9、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30、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行四边形定则;
31、*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2、计算公式
33、推论:w=Fscos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4、求*均功率:P=W/t;
35、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36、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37、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38、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39、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40、确定状态找动量,分析过程找冲量,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41、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42、时刻和时间间隔
43、质点
44、速度:
45、合成法则:*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4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②瞬时对应③性质相同
47、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衡力的异同点
48、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49、常见题型:
50、实验部分:
5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2、核能发电
53、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4、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方成反比、
55、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56、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57、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58、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59、光的干涉
60、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白色沉淀)
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白色沉淀)
3、溶液的颜色:
4、(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5、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6、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7、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3、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15、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6、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7、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1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9、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20、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21、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2、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3、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24、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25、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6、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27、煤气:一氧化碳(co)
28、天然气:甲烷(ch4)
29、石灰石/大理石:(caco3)
3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1、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2、汞(hg):水银
3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34、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3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3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38、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39、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40、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41、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42、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4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44、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45、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
4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47、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8、物质的组成
49、化学用语
50、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淡黄色固体:硫磺
2、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3、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4、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5、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6、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7、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8、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9、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0、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11、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12、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3、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16、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17、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18、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19、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0、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2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23、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2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2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6、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28、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2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0、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1、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5、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37、酸性溶液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性溶液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的pH=7。如:水、NaCl
38、常见的酸有盐酸(酸溶液)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3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4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4、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5、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7、天*的正确使用: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10、连通器的原理:
11、离心式水泵实际扬程分吸水和压水扬程两个部分,吸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差决定的,压水扬程是由水离开叶轮片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的大小决定的。
1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1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ρ液gv排
15、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6、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7、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18、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19、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20、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1、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2、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3、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24、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25、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26、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7、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8、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9、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0、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31、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
32、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3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34、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5、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6、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37、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38、理解:
39、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0、*面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