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小学语文,知识

1、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2、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3、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6、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7、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8、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9、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10、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11、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12、区别*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3、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14、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1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16、注意把字写正确。

17、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18、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19、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20、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2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23、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24、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25、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流、古色古香

26、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27、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28、描写态度和蔼的:*易近人、和蔼可亲、合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29、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0、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31、形容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32、表现社会风貌的成语: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繁荣昌盛

33、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

34、含有“笑”意思的: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35、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36、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37、顺承式

38、转折式

39、《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40、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语言积累类:

2、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3、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4、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5、顿号

6、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7、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8、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9、语言描写。

10、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1、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2、“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6、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7、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8、岁寒三友:松、竹、梅。

19、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20、表达方式

21、(第1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

22、(第5段)“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作者为什么会首先让孩子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学习拉丁语?

23、(第7段)“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一句话中,丘吉尔为什么不许他的弟弟杰克发展炮兵?这表现了丘吉尔的什么?

2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孙二娘。

25、“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2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27、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2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3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文化常识

33、岁寒三友:松、竹、梅。

  散文阅读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34、(第8段)“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这句话有何含义?

  解析:当初父亲支持丘吉尔选择军事工作,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在这轻松的调侃中,表现了丘吉尔的谦逊精神。

  (五)课文小结

  《我的早年生活》为我们展示了英国著名宰相丘吉尔的早年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坚持自己的性趣和爱好。一个人想要成功靠的就是对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所以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丘吉尔就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学习他的早年生活,了解他的早年的生活轨迹,对于我们明白人生的真谛大有益处。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6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3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37、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9

  1、生字生词

  穿梭(suō):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

  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

  飒飒(sà):形容风响的声音。

  央(yāng)告:恳求。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2、本课导学

  走进作者

  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县人。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被文艺界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背景知识

  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文章主题:

  《芦花荡》叙述的是孤胆英雄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动人场景及其“英雄行为”。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释疑解惑

38、修辞手法作用类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这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论述了……(内容)。

39、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

40、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2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韵母:a、o、e、i、u、ü、(6个)

2、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8、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9、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打破砂锅——问到底

12、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3、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4、打开天窗——说亮话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芝麻开花——节节高

18、偷鸡不成——蚀把米

19、老虎屁股——摸不得

2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2、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3、猫哭耗子——假慈悲

24、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5、板上订钉——跑不了

26、竹笋出土——节节高

27、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30、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31、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3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3、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4、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5、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7、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3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40、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小学语文六年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任选两个造句。折服悲悯景仰唐突顶礼膜拜静默恬静由衷震颤神秘莫测

2、——学会申诉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我们该怎么想有关方面提出申诉?首先要思考哪些方面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如日记被看、九年义务教育权、肖像权等。其次,学会申诉要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文明申诉,有礼有节。

3、单韵母:a o e i u ü(6个)

4、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5、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8、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12、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3、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4、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5、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6、打开天窗————————说亮话

17、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偷鸡不成————————蚀把米

2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1、竹笋出土————————节节高

2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3、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24、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5、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2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7、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9、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0、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1、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3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3、打破砂锅————————问到底

34、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3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6、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7、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40、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小学生应知的语文知识 60句菁华

1、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又... ...就... ... 接着 ...

2、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任凭...也

3、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4、辟 ①biàn 方便 便利

5、屏 ②bǐng 屏息 屏气

6、冲 ①chōng 冲锋 冲击

7、创 ①chuàng 创作 创造

8、绰 ①chuò 绰绰有作

9、服 ①fú 服毒 服药

10、桧 ① guì 树名

11、吭 ① háng 引吭高歌

12、混 ① hún 混浊 混活

13、系 ① jì 系紧缰绳 系好缆绳

14、茄 ① jiā 雪茄

15、将 ① jiāng 将军 将来

16、角 ① jiǎo 角落 号角 口角(嘴角)

17、脚 ① jiǎo 根脚 脚本

18、教 ① jiāo 教书 教给

19、结 ① jiē 结果 结实

20、矜 ① jīn 矜夸 矜持

21、咀 ① jǔ 咀嚼

22、空 ① kōng 领空 空洞

23、烙 ① lào 烙印 烙铁

24、擂 ① léi 擂鼓

25、踉 ① liáng 跳踉(跳跃)

26、馏 ① liú 蒸馏

27、碌 ① liù 碌碡

28、偻 ① ló 佝偻

29、捋 ① lǚ 捋胡子

30、埋 ① mái 埋伏 埋藏

31、缪 ① móu 绸缪

32、疟 ① nüè (书面)疟疾

33、迫 ① pǎi 迫击炮

34、喷 ① pēn 喷射 喷泉

35、蹊 ① qī 蹊跷

36、雀 ① qù3 雀盲qū 神曲、大曲、弯曲

37、帖 ① tiē 妥帖 伏帖

38、尉 ① wèi 尉官 尉姓

39、省 ① xǐng 反省 省亲

40、血 ① xuè (书面组词)贫血 心血

41、哑 ① yā 哑哑(象声词)的学语

42、殷 ① yān 殷红

43、叶 ① yè 叶落归根

44、熨 ① yù 熨贴

45、与 ① yǔ 给与

46、轧 ① zhá 轧钢 轧辊 (挤制义)

47、正 ① zhēng 正月 正旦(农历正月初一)

48、轴 ① zhóu 画轴 轮轴

49、转 ① zhuǎn 转运 转折

5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1、车到山前——必有路

52、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53、偷鸡不成——蚀把米

54、老虎拉车——谁敢

55、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6、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7、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58、竹笋出土——节节高

59、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6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小学生应知的语文知识 50句菁华

1、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任凭...也

2、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3、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背 ①bèi 脊背 背静

5、伯 ①bó 老伯 伯父

6、膊 ①bó 赤膊

7、伺 ①cì 伺侯

8、倒 ①dǎo 颠倒 倒戈 倒嚼

9、的 ①dí 的当 的确

10、骨 ① gū 骨碌 骨朵(仅此二例)

11、哄 ① hóng 哄堂

12、缉 ① jī 通缉 缉拿

13、几 ① jī 茶几 几案

14、济 ① jǐ 济宁 济济

15、校 ① jiào 校场 校勘

16、仅 ① jǐn 仅有

17、龟 ① jūn 龟裂

18、空 ① kōng 领空 空洞

19、溃 ① kuì 溃决 溃败

20、镏 ① liú 镏金(涂金)

21、偻 ① ló 佝偻

22、捋 ① lǚ 捋胡子

23、络 ① luò 络绎 经络

24、泌 ① mì (口语)分泌

25、模 ① mó 模范 模型

26、缥 ① piāo 缥缈

27、栖 ① qī 两栖、栖息

28、荨 ① qián (书面)荨麻

29、强 ① qiáng 强渡、强取、强制

30、翘 ① qiào (口语)翘尾巴

31、切 ① qiē 切磋、切割

32、趄 ① qiè 趄坡儿

33、雀 ① qù

34、散 ① sǎn 懒散、零散(不集中、分散)

35、厦 ① shà 广厦、大厦

36、纤 ① xiān ② xiàng 相片 相机

37、削 ① xuē (书面) 剥削 瘦削

38、载 ① zǎi 登载 转载 千载难逢

39、属 ① zhǔ 属望 属文 属意

40、著 ① zhù 著名 著述

41、转 ① zhuǎn 转运 转折

42、打开天窗——说亮话

43、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44、兔子尾巴——长不了

45、偷鸡不成——蚀把米

46、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47、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48、猫哭耗子——假慈悲

49、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50、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3、染色体的数目成对存在23对(46条)

4、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6、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7、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8、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9、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0、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1、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2、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3、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4、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15、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6、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7、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18、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19、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20、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21、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22、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2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24、群落演替的原因

25、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26、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2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8、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29、基因=编码区+非骗码区

3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

31、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32、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3、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34、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

35、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汗液等

36、厌氧型:链球菌严格厌氧型:甲烷杆菌

37、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38、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9、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40、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1、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42、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3、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44、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

45、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46、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47、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48、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49、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50、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7)

——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3、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4、雨天大雾想一想,打开雾灯车速降;夜间行车想一想,注意标志和灯光;长途驾驶想一想,劳逸结合不能忘。

5、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6、候车要在站台上,骑车不进汽车道。

7、大意招祸小心得安

8、过街要走横道线,或走天桥地下道;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嬉戏闹。

9、交通安全进万家出入*安你我他

10、为了行车保安全,不与司机闲话聊。

11、大哥大方向盘同时使用最危险

12、各班要按要求准时参加。(第二节下课后由体育委员领队带凳子到大堂集中)

13、舞台音响(xxx)

14、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15、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16、黑车货车不能上,人身安全没保障。

17、工具用后请归位,以免用时无处寻;

18、路口要看信号灯,红灯停止绿灯行。

19、六要: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20、交通法规人人遵守,文明社区家家幸福。

21、无证开车,作茧自缚。

22、步步小心,安全是金。

23、遵守交通法规,关隘生命旅程。

24、道路通行见形象,红绿灯前看修养。

25、要想车祸不上身,交通法规牢记深。

26、交通法规记心中,人身安全在手中。

27、让道于人,安全于己。

28、不讲卫生要生病,不讲安全要送命。

29、马路就像老虎口,不留神就没活口。

30、放学要列队行走

31、走路注意力要集中

32、严禁追车扒车

33、儿童乘车要坐安全座椅

34、不乘坐超员客车、校车

35、出门衣着的颜色要鲜艳

36、遵守交通行为规则,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

37、机动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38、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39、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客运机动车不得载货

40、最高时速低于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高速公路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8)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

3、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

4、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5、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6、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

7、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

8、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 可知,因为

9、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0、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

1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据欧姆定律I=U/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

1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

1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14、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15、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16、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17、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电灯的亮度就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

18、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19、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20、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1、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22、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23、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4、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25、托盘天*

26、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7、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8、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29、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30、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衡的力有关。

31、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32、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33、电源:提供电能;

34、导线:传输电能;

35、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36、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7、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38、比热容表示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一特性。

39、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值也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40、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9)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2、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3、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4、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5、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6、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7、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8、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9、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10、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11、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1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13、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4、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5、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16、空气的成分:

17、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18、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19、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0、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1、物质由元素组成

2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3、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

24、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

25、元素周期表

26、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8、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29、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30、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1、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3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3、焦炭 炼钢

34、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35、检验:(验证)用澄清石灰水 (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37、氧气(或空气)

38、隔绝氧气和空气

39、防止铁生锈地方法:1.干燥,2.加一层保护膜3.改变其内部结构

40、金属资源保护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0)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5、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6、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7、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8、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9、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0、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12、糖类:

13、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15、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18、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19、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2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能够无限增殖

2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22、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23、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2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5、概念及其反应式

26、无氧呼吸过程

27、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28、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9、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30、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31、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3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33、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34、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35、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36、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7、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8、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9、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0、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