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小学语文,知识

1、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2、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3、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6、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7、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8、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9、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10、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11、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12、区别*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 、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3、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14、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1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16、注意把字写正确。

17、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18、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19、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20、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2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23、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24、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25、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流、古色古香

26、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27、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28、描写态度和蔼的:*易近人、和蔼可亲、合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29、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0、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31、形容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32、表现社会风貌的成语: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繁荣昌盛

33、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

34、含有“笑”意思的: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35、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36、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37、顺承式

38、转折式

39、《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40、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语言积累类:

2、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3、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4、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5、顿号

6、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7、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8、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9、语言描写。

10、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1、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2、“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6、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7、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8、岁寒三友:松、竹、梅。

19、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20、表达方式

21、(第1段)"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作一只萤火虫?

22、(第5段)“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作者为什么会首先让孩子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学习拉丁语?

23、(第7段)“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一句话中,丘吉尔为什么不许他的弟弟杰克发展炮兵?这表现了丘吉尔的什么?

2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孙二娘。

25、“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2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27、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2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3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文化常识

33、岁寒三友:松、竹、梅。

  散文阅读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34、(第8段)“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这句话有何含义?

  解析:当初父亲支持丘吉尔选择军事工作,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在这轻松的调侃中,表现了丘吉尔的谦逊精神。

  (五)课文小结

  《我的早年生活》为我们展示了英国著名宰相丘吉尔的早年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坚持自己的性趣和爱好。一个人想要成功靠的就是对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所以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丘吉尔就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学习他的早年生活,了解他的早年的生活轨迹,对于我们明白人生的真谛大有益处。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6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3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37、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9

  1、生字生词

  穿梭(suō):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

  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

  飒飒(sà):形容风响的声音。

  央(yāng)告:恳求。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2、本课导学

  走进作者

  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县人。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被文艺界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背景知识

  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文章主题:

  《芦花荡》叙述的是孤胆英雄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动人场景及其“英雄行为”。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释疑解惑

38、修辞手法作用类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这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论述了……(内容)。

39、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

40、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篇2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韵母:a、o、e、i、u、ü、(6个)

2、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8、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9、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打破砂锅——问到底

12、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3、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4、打开天窗——说亮话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芝麻开花——节节高

18、偷鸡不成——蚀把米

19、老虎屁股——摸不得

2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2、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3、猫哭耗子——假慈悲

24、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5、板上订钉——跑不了

26、竹笋出土——节节高

27、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30、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31、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3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3、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4、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5、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7、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3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40、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小学语文六年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任选两个造句。折服悲悯景仰唐突顶礼膜拜静默恬静由衷震颤神秘莫测

2、——学会申诉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我们该怎么想有关方面提出申诉?首先要思考哪些方面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如日记被看、九年义务教育权、肖像权等。其次,学会申诉要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文明申诉,有礼有节。

3、单韵母:a o e i u ü(6个)

4、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5、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8、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12、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3、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4、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5、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6、打开天窗————————说亮话

17、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偷鸡不成————————蚀把米

2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1、竹笋出土————————节节高

2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3、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24、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5、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2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7、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9、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0、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1、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3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3、打破砂锅————————问到底

34、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3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6、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7、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40、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小学语文知识 100句菁华

1、虽然这座桥已经建了很多年,但是她依然很坚固。

2、多亏最近的改革措施,这些渔场虽然枯竭但是总体上处在恢复中。

3、虽然她很活泼,但是她内心世界是个十分文静的女孩。

4、认识隔音符号。

5、这一结论虽然言简意赅,但是似乎判断失误。

6、词语的理解

7、词语的逻辑归类。

8、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9、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10、修改病句。

11、他每天晨练,已经习以为常。

12、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13、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14、秋天到了,田野里布满了野花,她一面摘着野花,一面唱着欢快的歌。

15、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16、我经常一个人一面独自品着香茗,一面思考着生活的智慧。

17、在我们最出色的人身上都有任性的一面。

18、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19、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0、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21、雪花是人类心灵的写真,当我们看到了雪花的时候就看到了人儿最纯洁的一面。

22、那水清得像一面镜子。

23、与其和敌人正面冲突,不如使他们互相内斗,耗损战力,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24、他错失了一位贤惠的姑娘。

25、小红经常向别人夸示自己有多贤惠。

26、其基本原理是「以毒攻毒」,即对患者施予在健康人身上会引起类似该待治病症的物质。

27、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又... ...就... ... 接着 ...

28、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29、根据意思填成语

30、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因故...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 ...因此...

31、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2、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3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3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35、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36、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37、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38、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39、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0、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41、竹篮打水--------一场空

42、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43、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44、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45、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46、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47、竹笋出土--------节节高

48、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49、我们在奥克兰的生活进一步稳定,爸爸刚换了一份新工作。周末放假我们会去附近的一些小城市游览或小住一二日,悠闲自得其乐。菲雅又参加了柔道及攀岩等训练。

50、夏皮拉手上拿著一罐啤酒,身旁有两只哈巴狗作伴,他看来和正在啃骨头的狗狗一样自得其乐。

51、当父母忙着商讨类似如何在混合人种的家庭里抚养孩子这样重要的问题时,孩子们却自得其乐,他们骑马,唱中文歌或做香煎葱油饼。

52、要学习老愚公战天斗地的精神。

53、鲁迅曾经置身于其中,十余岁时就充当过义勇鬼,自得其乐,这对他的创作有着忽明忽暗的影响,主体参与性很强。

54、她又自得其乐地想象各种豪华风雅的场面,在这些场面里她是人们目光的焦点,主宰命运的女神。

55、夏天的时候坦腹睡在岸边的长凳上,也是自得其乐。

56、人只需一小方净土就可以自得其乐地生活,而他用以长眠的地方,则可以更小些。

57、虽然妹妹游得不怎么样,但她现在反而比姊姊更喜欢游泳,待在水里可以自得其乐。

58、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59、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60、说明顺序

6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62、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63、倒挂起来睡觉的动物是蝙蝠,合不拢眼睛睡觉的是鱼。 4、填反义词:

64、瞎子点灯--------白费蜡

65、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66、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67、老虎屁股--------摸不得

68、ABB

69、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70、AABC

7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72、ABAC

73、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74、蚕豆开花--------黑心

75、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7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78、八仙聚会--------神聊

79、草把做灯--------粗心(芯)

80、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8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8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83、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84、瞎子戴眼镜--------装饰

85、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86、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87、河里的鸳鸯——一对儿

88、狗吃热肉——又爱又怕

89、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90、黄牛---两边摆

91、七寸脚穿三寸鞋——硬装。

92、六月连阴天——不见清(晴)。

93、汉朝文书——刘表

94、单刀赴会——关胜

95、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96、(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97、(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98、(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

99、“说普通话”公益广告词 :

100、“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小学语文的知识点 40句菁华

1、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3、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6、对牛弹琴--------白费劲

7、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8、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9、竹笋出土--------节节高

1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1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13、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14、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5、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7、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8、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19、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2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1、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2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3、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24、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25、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26、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2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2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29、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30、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31、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32、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3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 尽管...却 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34、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35、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36、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37、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8、竹篮打水--------一场空

39、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40、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学语文总结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2、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3、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

4、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5、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

6、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

7、裂项法求和:如an=1/n(n+1)

8、求数列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

9、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行、相交、异面的概念;

10、交集;

11、函数;

12、对数;

1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14、弧度制;

1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17、周期函数;

18、函数的图象;

19、向量;

20、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21、线段的定比分点;

22、不等式;

2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25、两条直线的交角;

26、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27、圆的参数方程。

28、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轴重合或*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

29、斜率: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tanα.过两点(x1,y1),(x2,y2)的直线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线的斜率用求导的方法。

30、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注意能将标准方程化为一般方程

31、双曲线:①方程(a,b>0)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PF1|-|PF2||=2a<2c;③e=;④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焦距为2c;渐进线或c2=a2+b2

32、学会三视图的分析:

33、导数的定义:在点处的导数记作.

34、导数的几何物理意义: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

35、四种命题:

36、逻辑联结词:

37、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38、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通过不等式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练的运用不等式的知识点,例如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种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种技巧这样的解题思路需要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39、*面及基本性质;2.*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面直线;4.直线和*面*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面垂直的性质;16.*面的法向量;17.点到*面的距离;18.直线和*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面内的射影;20.*面与*面*行的性质;21.*行*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面角;23.两个*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

40、余弦定理:在???C中,有a?b?c?2bccos?,b?a?c?2accos?,222222c2?a2?b2?2abcosC.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