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2、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治人事天,莫若啬。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36、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37、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3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4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4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4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4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50、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5、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2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4、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3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4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42、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4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4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5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5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5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5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5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5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6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7、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3、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20、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2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人的大智慧。
22、“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2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4、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5、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2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32、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6、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8、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3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4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41、书是指引我们走上成功之路的明灯。
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3、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7、“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4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0、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7、治大国,若烹小鲜。
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1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1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16、"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1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1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20、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21、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2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3、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25、“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7、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8、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6、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3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5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善良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2、善友很重要,遇困难时相互安慰、砥砺、提升,而不只是停留在吐苦水而已。
3、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色拉斯特
4、怕难怕苦,苦难无穷尽;克服困难,成功跟随来。
5、一个人真正的伟大就是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6、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7、春天脚步日渐进,财神让我捎口信,他说要和你亲近,今年你必能加薪,你的善良感观音,今年要走桃花运,一招取得美娇娘,我们陪你喜洋洋,春天祝你交好运,有喜勿忘捎口信。
8、红娘把人间帅哥美女登记造册,送给月老审阅,月老看后吩咐:七夕快到了,给最善良最能干最聪明最幸福的人发个短信,提前祝他七夕快乐!
9、饶舌的人多虚妄。——培根
10、勤劳的人来播种,快乐的人来放松,健康的人来锻炼,善良的人来帮扶,谷雨催的鲜花开,真爱唤的幸福来。愿你谷雨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开心如意。
11、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12、美是善良和诚挚之母。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13、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14、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 麦考莱
15、诚实与善良均来自良好的教育。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伦理学家 普卢塔克
16、我喜欢寂寞的人,因为他们善良。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17、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法国作家 雨果
18、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儿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马克·吐温《镀金时代》
19、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20、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
2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2、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23、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24、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25、善良,是一种*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26、好心对待你不喜欢的人,不仅需要本性善良,而且需要非常机敏。英国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
27、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28、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29、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一利顺
30、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31、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
32、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3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34、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35、良心这玩意儿,它谴责起人来,是够叫我害怕的,对大人是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狄更斯《远大前程》
36、爱你自己要爱在最后,珍爱那些恨你的人,诚实比起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莎士比亚《亨利八世》
37、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王蒙
38、友谊在别的事情上都是可靠的,在恋爱的事情上却不能信托;所以恋人们都是用他自己的唇舌。谁生着,让他自己往传达情愫吧,总不要请别人代劳;由于美貌是一个女巫,在她的魔力之下,忠诚是会在热情里溶解的。莎士比亚
39、真正的友谊,是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的。有间隔,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尤今
40、友谊在别的事情上都是可靠的,在恋爱的事情上却不能信托;所以恋人们都是用他自己的唇舌。谁生着,让他自己去传达情愫吧,总不要请别人代劳;因为美貌是一个女巫,在她的魔力之下,忠诚是会在热情里溶解的。莎士比亚
41、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苏联高尔基
42、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43、爱,能使世界转动。英国狄更斯
44、谁要是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谁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法国罗兰罗曼
45、怯懦的朋友在叛离之后,会成为最凶残的仇敌。埃斯宾塞
46、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英国培根
47、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托尔斯泰《卢赛恩》
48、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49、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卡。——布尔沃·利顺
50、善良,是一种*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教师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2、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3、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4、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5、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6、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老师是学生的影子。
7、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8、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9、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10、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11、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12、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13、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1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15、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16、愿我这小溪的乐音,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17、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
1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__唐·韩愈《师说》
19、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20、教师也要有不断尝试未知的勇气。
21、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哺育着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的海洋,给了我们荡漾着芬芳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4、学生尊重教师的唯一来源在于教师的道德和才能。--爱因斯坦
25、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2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7、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8、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29、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30、是台布哦,台布同学们,不是抹布,画那么脏
31、水粉可以拿去刷墙,不要刷在纸上,浪费水粉浪费纸的。
3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33、当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备个人特点的、存在自己的抱负、本人的智慧和构造的人的时候,这样的懂得能力有助于先生去酷爱儿童和尊敬儿童。——赞科夫
34、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况
35、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36、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8、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41、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4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3、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44、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4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46、心中有爱,献身教育,寓教于春风细雨,滋润幼苗成栋梁。
47、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48、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49、多一份赏识,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50、是含笑的天使,孩子接纳你;是诚信的知音,孩子呼唤你;是春雨的化身,滋润幼苗茁壮成长。
——环保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着她,跟她谈话。[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2、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汉·贾谊
3、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4、保持地球生态*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5、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
6、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树!
7、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更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8、倾听大自然母亲甜蜜的絮语,多么美好,岂能让母亲哽咽。
9、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0、保护蓝天碧水。
11、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12、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人们的股掌之间,稍不留神,将会被毁灭。
13、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14、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15、爱护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16、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17、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8、掩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搭档。
19、你想去火星上生涯吗?不,没有动物。
20、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21、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22、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恰当地为我们指路,而我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蒙田
23、绿色社会,动手筑造。
24、人们经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是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加以珍惜。甘哈曼
25、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26、地球妈妈需要你我的细心呵护。
27、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28、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绿色社会,共同铸造。
29、地球母亲难堪,人类儿女惭愧。
30、、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31、、 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32、、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33、、 保持地球生态*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34、请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35、索取资源力求简单,利用资源转化完全。
36、把绿色带到世界每
37、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
38、花儿开得美,大家来欣赏。
39、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40、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4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2、看,蓝色的地球多美呀!千万不要让她变成单调的黄色!
43、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树!
44、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45、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6、使母亲成为乐园,需要儿女携手努力。
47、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48、水是生命的母亲,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49、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50、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谦虚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2、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3、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4、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6、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7、老二哲学:你对我错,你好我坏,你快我慢,你进我退。
8、世事让三分,天地自宽。
9、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1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骄傲、嫉妒,贪婪是三个火星,它们使人心爆炸。
16、关了大门做皇帝,自家看自家的戏。
17、蠢人将自己看成骆驼,将别人看成兔子。
18、自负出于天性,谦逊出于需要。
19、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自以为什么都懂。
20、那种对于自己的德行似乎不胜惊叹的人,常常拿自已的善举作为奇迹讲给人听。
2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22、骄傲自负愚人的特征。
23、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24、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25、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26、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27、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8、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2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30、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31、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32、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33、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富兰克林)
34、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35、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36、自己的眼睛是金刚石,别人的眼睛是玻璃球(苏联)
37、酒量小的人喝两杯就会天旋地转,骄傲的人稍受表扬就不知天高地厚(蒙古)
38、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39、器小易盈
40、自满意味着智慧的毁灭(日本)
41、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
42、谦虚的人常思已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43、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莎士比亚
4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45、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雨果
4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7、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48、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4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5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