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2 00:00:00 名言名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10、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3、治大国,若烹小鲜。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3、治人事天,莫若啬。

2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3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43、将欲取之,必先之。

44、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6、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4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8、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5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52、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53、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6、知足者富。

57、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5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6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1)

——老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7、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8、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6、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7、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2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3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1、“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32、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3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4、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3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9、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4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4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4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4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9、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2)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7、治大国,若烹小鲜。

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1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1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16、"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1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1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20、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21、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2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3、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25、“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7、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8、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6、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3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5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3)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1、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8、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3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3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2、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33、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5、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3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4)

——初中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2、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明月高楼休独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1、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

12、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13、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佚名

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1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8、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唐?白居易<<长相思>>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厦门行>>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学而>>

22、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23、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24、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

25、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劳伦斯

26、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27、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邹韬奋

2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29、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3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3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9、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 雷锋

40、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4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4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4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4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0、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

51、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52、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53、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5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5、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56、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5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58、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5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0、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5)

——名言名句大全 60句菁华

1、一个人要不想被别人超越,就要不断自我超越。

2、拥有金钱的未必拥有一切,拥有时间的人则可能拥有一切。

3、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致自己。

4、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5、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6、自己爱自己最美好,活着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7、充分了解客户对一位推销员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8、时光的催磨,磨淡了一切的记忆,青春的时光。

9、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

10、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11、当你觉的累的时候就看看那些还在努力的人。

12、那些所谓梦想的东西,被岁月打上一枚又一枚的标签。

1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6、私仇不及公。——《左传•哀公五年》

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9、自恨枝无叶,莫说日无阴。

2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2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2、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23、不畏义死,不荣幸生。——韩愈

24、众口难辩,孤掌难鸣。

2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2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3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

3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35、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3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3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38、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夫科

39、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于沙

40、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关。——毛佛鲁

41、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戴维•维斯考特

42、为什么我们总是意识不到爱情何时开始,却总是知道何时结束?——史蒂夫•马丁

43、那些最能干的人,往往是那些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里,仍不断传送成功意念的人。他们不但鼓舞自己,也振奋他人,不达成功,誓不休止。——安东尼•罗宾

44、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45、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46、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

47、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48、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

49、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

50、智慧和纯洁来自努力,无知和纵欲来自懒惰。

51、人的灵魂所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用钱来买的。

52、对于演员,最糟糕的就是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了。

53、我不懂得用逻辑解释电影,也特别讨厌解释电影。

5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5、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56、倒不是我比别人残忍,而是我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恻隐之心。

57、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

58、做导演和写剧本当然不同,画分镜就不同了,导演的语言不是文字而是活人。

59、当我看见每件令人心动的文物默默撂在一旁,无人眷顾时,我会深切感受到知识就是财富。

60、说古人说话含蓄,医生给人看病,如果病人快死了,绝对不会直接说你要死了,会说,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6)

——自信的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3、我们应当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必须相信自我是有本事的,并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把这种本事发挥出来。——博宾斯卡

4、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欢乐。——拉罗什夫科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6、信心是人的征服者;它战胜了人,又存在于人的心中。——马·法·塔伯

7、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8、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李阳

9、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等。——赫兹里特

10、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11、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啦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12、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自己不行,那你就没有勇气啦。

13、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14、除啦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啦。——培尔辛

15、信心比天才重要。——希腊

16、天生我材心有用。——李白

17、信心能撑破口袋。——西班牙

18、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伦

19、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20、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21、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22、我们对自己抱有得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得绿芽。——拉劳士福古

23、除人格以外,人生最大得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培尔辛

24、蔺相如有自信,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自信,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自信,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25、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26、如果成功是高高在上的太阳,那自信则是连接太阳的梯子;如果成功是大厦,那自信则构成大厦的一砖一瓦;如果成功是美丽的花朵,那自信就是提供养分的土壤

27、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

28、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29、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0、人生,一场人喧鼓响的戏,我只是一个*凡的过客,但我自信,我能点亮心烛,化解心灵的困惑。

31、我们都拥有美丽的梦想,然而梦想的实现是需要自信作为阶梯的。自信可以使我们实现梦想,而挑战自我更是自信的源泉,如果我们拥有自信,那么成功通过挑战自我是有望得到的。

32、我不知道我此刻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辰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此刻所能做的就是死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期待着老死。

33、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它,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追求路。

34、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我的祝福,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

35、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因为每个人在竞争中,都会看到自己坚强的一面,相信自己有实力战胜一切困难,克服重重挫折,走向胜利,取得成功。

36、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37、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

38、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9、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

40、我不对过去感到悔恨,它让我成长、茁壮

41、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42、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43、“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本事的,他总是相信自我,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我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44、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

4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46、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47、除了人格以外,人生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48、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仅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英国)达尔文

49、我们每一做一件事都应该既小心谨慎,又充满信心。

50、信心比天才重要。

51、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5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53、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

54、坚决的信心,能使*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55、我们每一做一件事都应该既小心谨慎,又充满信心。——爱比克泰德

56、我感谢我能对自己好一点,同时爱我自己

57、我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58、我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不需要跟他人比较

59、畅开心扉是为了虚荣,为了侃侃而谈,为了得到别人的信赖,为了交换秘密。——拉罗什富科

60、我仅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我的主人。——拿破仑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7)

——读书励志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君子力学,昼夜不息也。

2、生之初,不食则死;

3、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5、心气和*,事理通达;

6、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 罗曼·罗兰

7、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8、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4、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15、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6、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17、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1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20、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2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24、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2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8、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2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3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32、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贵重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留下来,并为人类糊口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3、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34、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35、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

36、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3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9、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40、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45、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4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8、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0、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5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52、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5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5、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5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57、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要痊愈的病人不辞热痛的针灸,要上进的读者也决不怕恶辣的书。

60、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8)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

1、朽木不可雕也。

2、不迁怒,不二过。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0、strong>孟子名言

21、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4、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8、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1、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6、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3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39、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4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扩展9)

——老子名言 40句菁华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2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5、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2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3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38、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