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2-03 00:00:00 格言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8、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6、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9、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3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1)

——道德格言 50句菁华

1、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3、你不要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运时表示好感。只有那样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难。

4、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7、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8、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9、德性不是自制不为恶,而在不愿为恶。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14、勇者无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1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1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7、心眼不多,可是品格端正的人,倒经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骗子的诡计。

18、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

19、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常人。

20、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2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

24、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

25、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26、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27、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28、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29、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30、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

31、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32、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33、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34、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35、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36、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37、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38、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39、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和痛苦。

40、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41、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

4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43、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44、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45、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46、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47、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48、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9、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50、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仇视那些寄生虫和剥削者二流子怯懦者和懒汉。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2)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 30句菁华

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轻诺必寡信。——《老子》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8、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21、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2、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2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25、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2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29、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3)

——中华传统的美德格言 30句菁华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轻诺必寡信。——《老子》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9、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5、仁者寿。——《论语·雍也》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7、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8、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2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2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4)

——关于道德的格言 50句菁华

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不论用什么方法获得名誉,如果没有品格来扶持,名誉终必归于消灭。

3、人之风动一世,在品行,而不在地位;地位虽高,无品行,何得风动一世。

4、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5、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7、无论是慷慨、善良还是正义,都应随时准备用美德去换取。

8、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1、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12、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13、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1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6、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17、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1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9、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1、道德是真理之花。

2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6、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38、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9、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4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41、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42、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43、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44、我认为,与制度相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

45、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46、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上的美德。

47、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的礼仪。

48、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49、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50、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5)

——中华优美好诗词 30句菁华

1、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2、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3、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4、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5、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6、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桥。——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7、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8、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绿桑高下映*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10、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屈原《九歌》

11、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2、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1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4、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5、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6、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7、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

18、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祖咏《望蓟门》

19、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20、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白头吟》

2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2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26、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更漏子》

2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2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2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扩展6)

——关于道德句子 30句菁华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4、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5、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6、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7、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10、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

11、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12、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

13、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14、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即人间理想。

1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6、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17、必要的道德教育最好在婴儿出生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因为这样开始就不会因太多的期望而失望。

18、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19、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20、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1、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22、道,本义是供行走的路,德,却不仅是登高攀登,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更应包含美和善的一些行为标准。

23、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常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24、当道德被人所淡忘社会多么广阔,而在道德的背后,却又无处不存在着黑暗。当人类将道德所淡忘,那黑暗的一面也就随之被放大开来。

25、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26、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27、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

28、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29、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规范,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些人认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有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来很简单。

30、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