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份!
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3、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4、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5、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7、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8、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源自:《无量寿经》
9、别人撒盐伤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溃烂之处。
10、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11、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12、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13、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14、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15、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16、“吾人须是从*实处见得亲切,从*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17、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18、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19、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20、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2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2、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2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25、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26、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27、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祝福您六时吉祥,身心安乐,法喜充满!
28、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29、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30、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佛偈妙言经典禅语 40句菁华
1、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3、有其因,必有其果。
4、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5、在大灾难中,佛菩萨不会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会被魔破坏。魔已经造太多罪业,佛菩萨不忍心让他堕落得更深,所以一定会等到大灾难过后,才建立制度。所以我们在乱世弘扬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态,等灾难过后,正法才会真正的复兴。
6、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7、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8、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9、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
10、如是因如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戒定慧,不杀盗淫妄酒,不乱来。
11、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12、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13、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14、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15、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16、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17、心静了,世界在你眼中无非就是一滴水,清明而透彻。
18、有人捧的场子,再小也是热场子;没有人捧的场子,越大越冷清。
19、因为想得到,所以怕失去;因为顾忌多,所以缩手脚。
20、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看自己,将属于我的那个缘演绎到极致。
21、少琢磨人,多琢磨事;要真慈悲,勿假善良。
22、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23、不要因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他的发生而笑。
24、处在低位的人,不妨读一读 孔子。
25、人一生最要懂的是放下和拎起的哲学,不纠结地放下,不犹豫地拎起。
26、人要常存无依无靠之心,如此方能独立,才有担当。
27、因为什么都有,你人生的脚步可能因此被禁锢。
28、是以出发的心回归,还是以回归的心出发?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29、不要指望别人正视你,你要主动地引起别人正视。
30、活在尘世,你哪能一尘不染?不怕染,就怕不洗,就怕洗不 掉。
31、洗得掉的尘,能不染当然最好,实在躲不掉,染了也没关系, 洗掉就是。
32、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从生到死都被造化愚弄。
33、难得的两个人相契,难受的两颗心相背。
34、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35、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雪,江水一天秋。
36、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37、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38、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39、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40、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4月佛偈禅语 30句菁华
1、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2、燕啄新泥,且呤苍穹,清江槛外空流,一蓑烟雨,一叶孤舟。
3、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6、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7、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大智度论》
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9、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0、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莲花面经》
11、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2、怅望江湖百年与谁说。
13、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4、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15、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16、学佛的人,心有所求最好劝人求佛菩萨,求「人」求不到,我们会生烦恼。求佛菩萨、相信佛菩萨,缘成熟的时候,佛菩萨自然会為我们安排一切。
17、祝您:新春吉祥,吉星高照,百福并臻,千祥云集,万事亨通!更祈祝您:佛光庇佑,有求皆应,所愿速成,早成佛道!
18、世间人恩怨复杂,有爱有恨,今天两个人再好,明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爱得愈深,恨得愈重。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会清净。
19、也许我们应该将远志封存起来,用闲逸的山水蓄养,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不为风雅,不为禅定,只为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20、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论》
2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2、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4、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愿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25、执着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26、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7、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8、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29、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30、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佛偈禅语 30句菁华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3、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4、戒律是扣子,禅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装方便,穿上吧。祝你新春吉祥!
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6、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
7、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8、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9、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10、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1、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3、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14、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15、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16、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17、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18、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19、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20、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21、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22、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2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4、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25、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26、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27、刹那便是永恒。
28、宠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往天上云卷云舒
29、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0、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
——佛家经典语录 150句菁华
1、若人寿百岁,怠惰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励力行精进。
2、佛说,你恨的人,来生不会再见,所以别在她身上浪费时间;你爱的人,来生也不会再见,所以今生要好好对他。
3、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6、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7、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等一如。
9、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
10、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1、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14、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15、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16、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7、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18、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19、惟有能在生活中体会生命美好的特质,在愉快中慢慢体会出实质的美妙生命,这种顿悟觉知才能长久永存。
20、如果是以痛苦而得到的顿悟,当痛苦消失之后,这个顿悟也会随着痛苦的不存在而慢慢地消失。
21、当我们内心中再也没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因为“我”而生出的苦恼忧患,故能*静安详而生法喜充满之乐。
22、如同箭工将箭调直一样,智者也会将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调箭般地调正。就好像搁浅在岸上颤抖的鱼一样急迫地去摆脱心灵的魔境。
23、我们的心是很难抑制的……它无时无刻动念轻躁,难以调御……但我们得先调御这颗心,然后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安详快乐。
24、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结果自灭亡。
25、修行净化心灵首先要学会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内心的情绪,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学习观察心识的运作,以达成心随意行。
26、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27、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28、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29、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
30、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31、对自己身心害处最大的就是愤怒,一个人最难办到的就是忍辱。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勤学忍辱这件事,运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来修行忍辱的精神。
32、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33、常正确地观察净心观照,看清感官输入所引起的心识作用,看清这颗心由快乐逐渐变成贪着,由贪着逐渐变成痛苦,又由痛苦逐渐忘怀而消失。
34、智慧的修行者们都知道守护自己的感官和知足,因此他的心远离了痛苦。
35、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36、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37、失败意味着剥光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我失败后,不再假装我是某种其实我不是的人,而开始将我的精力投入于我真正在乎的工作。人生的谷底,变成我重建人生的坚实基石。所以不要畏惧失败;只要活着就必然要面对失败,除非你小心翼翼到仿佛一生都没有活过。如果这样,你的失败将来自于放弃生活。
38、真正了解真理、并依据真理所说方法去实行的人,能克服身心的贪婪、欲望、固执、无知、愤怒、恐惧等障碍,达到心灵的永远寂静安详。
39、慈悲喜舍,慈就是爱,清静的爱,无污染的爱;悲就是同情,虽不相识,亦能悲悯,就是同体大悲。时刻保持欢喜心,快乐无忧,就是喜。
40、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41、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42、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紧。
43、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44、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45、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46、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47、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8、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49、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50、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51、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52、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53、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54、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55、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56、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57、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58、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奉献。
5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60、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61、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62、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63、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64、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65、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
66、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67、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68、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69、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的佛事。
70、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
71、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72、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73、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
74、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5、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77、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78、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79、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80、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欢欢喜喜有幸福。
81、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
82、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83、能不乱丢垃圾,随时清捡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84、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85、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86、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7、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88、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89、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90、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91、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92、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93、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9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95、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96、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97、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98、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99、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100、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2、魅力是什么?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我,端庄幽雅的女人我才喜欢。所以你不用担心自己不够漂亮。
103、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104、佛说: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105、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106、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107、轮回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108、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109、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11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111、净土不在别处,地狱也不在别处,都在自己的心中。
11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
113、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14、修什么法都一样,念什么佛都一样,不能有分别。
115、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116、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11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18、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119、存*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
120、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21、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23、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24、愚夫造作诸恶业,却不自知有果报,痴人以自业苦,宛如以火而*。
125、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26、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
127、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28、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29、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3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31、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132、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3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之中。
134、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5、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36、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安喜乐《那一世》
137、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138、“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13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140、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141、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142、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14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44、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145、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14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147、用*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48、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49、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50、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佛曰经典语录 60句菁华
1、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2、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6、佛曰:人有二十难:
7、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8、佛曰: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佛曰: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佛曰: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1、佛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2、佛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3、佛曰: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14、佛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15、佛曰:佛前有花,名优昙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18、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
1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0、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21、佛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佛还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2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23、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24、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5、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8、佛曰: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9、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30、佛曰:为何不必?
31、佛曰: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32、佛说: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33、佛说: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4、佛说: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35、佛说: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36、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7、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38、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39、佛说: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40、佛说: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2、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43、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
44、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45、佛曰: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6、佛曰: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47、佛曰:应发不可坏心,灭诸烦恼;应发无能胜心,破诸取著;应发无退怯心,入深法门;应发能堪耐心,救恶众生;应发无迷惑心,普于一切诸趣受生;应发无厌足心,求见诸佛无有休息;应发无知足心,悉受一切如来法雨;应发正思惟心,普生一切佛法光明;应发大住持心,普转一切诸佛*;应发广流通心,随众生欲施其法宝。
48、佛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49、佛说: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50、佛说: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51、佛说: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52、佛说: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53、佛说: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54、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55、佛说:心净则国土净,我们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被贪瞋痴等毒害侵袭;更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充斥社会,让灾难破坏家园、污染大地。
56、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57、佛说: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能善意掩盖他人不良习气,弘扬其良好德性,且不评论他人是非,这样的人一定可爱又可敬。
58、佛说: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59、佛说: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0、佛说:劫难,是安很喜欢的词。也许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禅,也是无止尽的劫难,可是佛他不告诉我们,我们要经历多少才肯放过我们,他总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语。
——2022精选佛家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5、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6、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7、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0、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4、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5、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6、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2、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2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5、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6、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
3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佛说人生的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7、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8、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16、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7、让我普渡芸芸众生。
18、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3、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5、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6、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7、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