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6、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7、不患人之不己知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仁者,其言也切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9、寝不尸,居不容。
30、有事弟子服其劳
3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3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3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4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5、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46、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往事不可追,来世不可待也。
47、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了:“(如果)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优点),而跟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5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译:孔了说“聪敏而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8、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2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1、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5、有教无类。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9、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4、知其不可而为之
25、乡原,德之贼也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8、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9、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0、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子曰:“君子不器。”
4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4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9、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51、礼,与其奢也,宁俭
5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和柳亚子先生
57、言必信,行必果。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60、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敬鬼神而远之
1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3、无可无不可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巧言令色,鲜矣仁
17、君子有三戒
18、乡原,德之贼也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朝闻道,夕死可矣。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3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3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38、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4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42、“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4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4、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4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46、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
4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8、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4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5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4、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5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5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6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5、、小人之过也必文。
6、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7、9 、放于利而行,多怨。
8、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2、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8、邦无道,危行言孙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1、巧言令色,鲜亦仁!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巧言令色,鲜亦仁!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3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9、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0、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4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42、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3、不学礼,无以立。
4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经典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求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 莫罗阿
2、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 斯特林堡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4、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5、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6、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0、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圣人无常师。——韩愈
14、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15、不要沉溺在现在的各种琐事中,在自己心里培养对未来的理想吧。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7、坚硬优质的钢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瑰丽美观的贝壳是经过水冲日曝而得的。我们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须在火热的斗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去接受长期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困难面前,永远热情奋发,斗志昂扬。——加里宁
18、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19、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20、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21、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22、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23、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24、自制的友谊要比买来的友谊更持久。——奥美利
25、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26、假如我必须死,我会把黑暗当作新娘,把它拥抱在我的怀里
27、每一个被束缚的奴隶都可以凭着他自己的手挣脱他的锁链
28、心灵的伟大表现得并不明显
29、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3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31、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32、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33、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顾城顾城(强调)你知道吧?(顾城是*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凤姐
34、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35、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看的最真确最清楚。
36、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吧!
37、追踪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38、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39、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40、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
41、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子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雪国》
42、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3、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44、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
45、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46、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47、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48、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生五车书。——陆游
49、人最幸福的,并不是终于得到了一束花,而是永远被花包围着。人最快乐的,并不是别人给你带来了快乐,而是你给别人带去了快乐。人最高尚的,并不是别人还记着他的好处,而是自己忘了给予别人的好处。人最伟大的,并不是创造了这个世界,而是创造了创造这个世界的人。
50、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子不语:怪,力,乱,神。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朽木不可雕也。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4、其使民也义。
25、放于利而行,多怨。
2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7、不学礼,无以立。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9、过,则匆惮改。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9、夫子温、良、恭、俭、让。
4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1、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4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道德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2、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但是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3、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4、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5、为了失恋而耽误前途,是一生的损失。——霍海
6、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培根
7、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8、人就应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0、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11、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礼记》
12、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礼记》
1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4、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1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6、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17、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18、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19、虚荣的人注视着自我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
20、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2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22、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23、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5、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26、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27、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8、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苏霍姆林斯基
29、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贾谊
3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坚信花是就应向他道谢的。
31、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32、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33、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34、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康德
35、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康德
36、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37、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康德
38、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39、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米尔
40、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希腊)德谟克里特
41、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英国)达尔文
42、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
43、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
44、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7、德馨百年乐,清风两袖香。
4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49、以德润身,以诚润心,以善润人,以书润理,以俭润行。
50、骄傲与失败挂钩,虚心与进步交友;懒惰和愚昧相亲,奋斗跟胜利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