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2、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7、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8、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
9、族秦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10、义不赂秦(“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11、由山以上(“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1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
13、圣益圣,愚益愚(圣,圣人。愚,愚人。《师说》
1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好,喜欢。
15、火尚足以明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16、天雨墙坏(雨,下雨)
17、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9、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20、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21、有仙则名(出名)
22、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3、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25、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26、天下缟素(穿孝服)
27、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28、吾义固不*(义,按照道义)
2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3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31、乃丹书帛(用朱砂)
32、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33、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3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35、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3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37、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38、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四.名词活用作动词
39、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六.形容词作名词
4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 40句菁华
1、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2、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3、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5、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6、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7、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8、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9、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10、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12、寂:1、*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13、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4、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5、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16、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17、居: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18、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19、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
20、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21、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2、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23、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4、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5、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26、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27、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8、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29、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30、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31、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32、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33、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34、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35、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6、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37、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38、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39、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0、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
1、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3、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4、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5、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6、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7、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8、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9、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10、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1、寂:1、*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12、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13、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4、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5、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16、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17、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18、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19、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20、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2、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儿含乳啼《口技》)
23、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4、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25、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26、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27、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28、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9、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30、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31、行: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32、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3、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4、渐渐地(益习其声)
34、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3、称引(引喻失义)
35、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
36、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7、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2、标记(寻向所志)3、做标记(处处志之)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38、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39、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40、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2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36、*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文言文励志的句子 60句菁华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8、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9、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1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11、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1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14、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16、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罗贯中》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2、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3、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3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9、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4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7、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只缘感君一回顾。
48、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4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50、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51、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5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4、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55、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5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7、汝等夺我江山社稷也好,弃我万劫不复也罢,唯独不能伤她。
5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5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60、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1、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出自:(《曷冠子·天则》)
20、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自:(《孙子》)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
2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2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
24、不愧于天,不畏于人。出自:(《诗经》)
2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老子》)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画旨》)
2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古语)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
29、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出自:(《南阳萧绎》)
3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34、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5、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36、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38、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3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42、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
43、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4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4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
10、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3、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1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17、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安即是春。
1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19、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2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4、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6、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7、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2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30、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1、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32、豆腐多了是包水,梢公多了打烂船。
3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36、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37、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3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39、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40、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