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2-03 00:00:00 格言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4、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5、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1、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14、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6、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1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18、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9、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20、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21、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25、尽信书,不如无书。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0、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7、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

3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1)

——人生格言文言文 40句菁华

1、夫志,气之帅也。

2、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2、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君子*之美,不*之恶。

1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9、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5、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8、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8、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39、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4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1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3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励志格言 40句菁华

1、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满招损,谦受益。

1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2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2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8、言必信,行必果。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5、君子*之美,不*之恶。

3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的座右铭 50句菁华

1、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2、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3、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4、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5、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6、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8、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9、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10、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1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3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6、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3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3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0、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4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4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4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5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3、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5、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6、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7、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8、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9、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10、介:同芥小草。名词。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11、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12、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13、儽:通累堆矗,积累。动词。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14、栗:同栗发抖。动词。栗深林今惊层颠。

15、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16、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17、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18、孽:同孽灾害,罪恶。名词。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19、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20、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21、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22、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3、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4、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25、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26、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27、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28、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29、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30、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31、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32、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33、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34、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35、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36、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37、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38、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9、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2、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3、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4、著,通“着”。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47、有,通“又”。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8、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9、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者而食之。——《马说》

50、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6)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

1、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3、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4、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5、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7、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9、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0、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2、千年风月,梦里几遍。缕缕含霜,声声皆怨。

1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14、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15、红叶有霜终日醉,醉到深处是相思。

16、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

17、冷漠杜绝了思念,斩断了鸳鸯弦,靡香弥散在鸳鸯魂消中,暮色里,尽是尝不完的苦涩。

18、若此生,得不到,护不了,那吾宁愿百年孤独。

19、看流年飞逝,沉默不语,这场戏终究是我负了你。

20、酌酒独饮空凭祭,一盏相思人入画。凭栏望江听流水,何人伴我数落花?

21、纵使君临天下山河坐拥,纵使帝王霸业枯骨峥嵘,此后无你共享,我又要之何用。

22、那一抹琴弦中的忧伤,黯淡了谁的记忆:那一颦一笑,苍白了谁的脸颊。

23、雨打芭蕉晚,清吹那堪听,灯花瘦烬春宵冷,箜声依旧,心字全非。

24、旧人难留此凉城,凉城何苦留旧人。

25、我尝千味的酒,路过万色的秋。我一个人,看石碑上桃花轻薄的开到不朽。

26、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27、谁,许下承诺,时光流逝,却终是辜负有心之人。

28、常说前尘如烟,千年后或许重演。梦里西湖水干,颂千经仍看不穿。

29、春渐深,花愈艳,捻一朵花的风雅,在阳光的眸间盛开别致。独饮一杯记忆,芳菲的欢语,阑珊了过往,沧桑了岁月的尘烟,和着季节醇香,轻轻写入流年的笺册。走过一处风景,总有心动与感动。倘若你在,温煮一壶新茶,浅品一段静好时光。

30、以我万劫不复为代价,护你三生富贵荣华,守你七世笑靥如花。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7)

——内涵深奥文言文 30句菁华

1、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4、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荀子《劝学》 

12、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13、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17、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 

18、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劝学》 

1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2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2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8、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 

2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3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