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4、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5、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
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通父《核舟记》
7、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
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通饲《马说》
9、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10、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同值《行路难》
12、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通披《陈涉世家》
13、公输盘不说说(yuè)通悦《公输》
14、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1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8、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9、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0、……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22、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23、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2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25、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26、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8、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马说》
29、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30、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2、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33、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34、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35、小惠未 “獭(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36、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37、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38、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39、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60句菁华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3、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4、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5、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6、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7、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8、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9、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10、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11、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2、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13、盖:通盍何不。兼词。盖亦反其本矣。
14、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15、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16、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17、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8、简:同拣选,择。动词。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19、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20、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21、见:同现现在。副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22、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23、雷:通擂敲击。动词。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24、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25、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26、旁:通傍依附。接近。动词。吾灵尚依旁汝也。
27、襁:同襁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则人物归亡,襁至而辐凑。
28、善:通缮修治,拭擦。动词。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9、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30、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31、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2、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33、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34、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35、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36、耶:通爷父亲。名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37、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38、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39、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40、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1、直:通值值得。动词。史进道:直什么?
42、质:同锧,刑具,*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43、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44、咨:同谘询问。动词。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4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46、*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47、鸡栖于(《君子于役》):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4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49、见,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50、简,通“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51、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52、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3、邪,通“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54、蕃,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55、唱,通“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56、阙,通“缺”。*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57、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58、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
59、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60、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3、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5、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6、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7、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8、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9、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10、介:同芥小草。名词。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11、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12、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13、儽:通累堆矗,积累。动词。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14、栗:同栗发抖。动词。栗深林今惊层颠。
15、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16、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17、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18、孽:同孽灾害,罪恶。名词。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19、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20、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21、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22、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3、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4、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25、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26、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27、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28、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29、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30、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31、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32、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33、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34、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35、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36、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37、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38、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9、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2、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3、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4、著,通“着”。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47、有,通“又”。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8、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9、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者而食之。——《马说》
50、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初中语文文言文 40句菁华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4、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输》
7、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8、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10、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
11、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1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13、疾:快。
14、(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15、利用课外作品扩展知识
16、夯实文言文基础运用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18、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19、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20、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1、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22、*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5、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26、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27、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28、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29、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30、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3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3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3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34、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3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36、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37、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3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9、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4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二种环境描写: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3、“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5、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得:此言得之(对)
7、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8、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近
10、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1、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1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无特殊句式)
13、抓修辞手法
14、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5、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6、于:
17、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18、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19、舅夺母志(改变)
20、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21、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22、则刘病日笃(病重)
23、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4、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25、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的。)
26、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27、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28、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29、践辞曰(推辞)
30、旅进旅退(俱,共同)
31、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32、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33、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34、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35、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36、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37、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8、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9、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0、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41、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42、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43、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44、举
45、胜
46、宜:宜可使(应该)
47、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48、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49、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50、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1、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5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5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54、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55、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56、去:
5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
58、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发出声音)
59、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60、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形作动)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吾与汝,顾德拜也!
2、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3、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朵花。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5、师者,以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7、昔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9、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0、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2、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4、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8、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19、世人于姐皆草菅,不问红尘问苍天。
20、做了对不起的事,不要怕,死你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要怎么死。
2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3、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2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27、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28、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30、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曾国藩》
3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7、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8、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3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4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舅夺母志(改变)
3、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4、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5、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6、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7、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8、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10、曲:曲在赵(理亏)
11、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2、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1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15、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16、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17、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18、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1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20、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21、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22、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23、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24、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25、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6、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7、下:下江陵(攻下)
28、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30、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1、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32、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4、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5、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36、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37、吊有忧(慰问)
38、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39、践辞曰(推辞)
40、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4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4、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45、识(zhì):记着。
46、以:
47、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8、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名作动)
49、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50、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初中语文好句子摘抄 40句菁华
1、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2、我们不行,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行,而是因为别人说了我们不行。
3、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4、没有什么比顺其自然更有超凡的力量。没有什么比顺乎本性更具有迷人的魔力。
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6、没有了自我,一切的快乐都是虚伪的假象。即使人家批评你否定你攻击你,也不代表你的自我。
7、优点一天比一天多,缺点一天比一天少。
8、智慧总是在孤独中生根。
9、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10、不后悔,莫过于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二是明白如何坚持;三是懂得如何珍惜。
11、时间是最公开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12、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留下的尽力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
13、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14、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15、因为一无所有这才是拼下去的理由。
16、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阴影,有人在阴影中眺望着光明。
17、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18、只有自强自立自信,你才能付得起人生的账单。
19、你能够先知先觉地领导产业,后知后觉地苦苦追赶,或不知不觉地被淘汰。
20、人因为有理想梦想而变得伟大,而真正伟大就是不断努力实现理想梦想。
2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22、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3、青春激荡时,总以为自己懂得了人生,看透了世间,或许那都只是我们幼稚的心灵幻想的。对于饱经风霜的爷爷奶奶来讲,我们只是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花,真正的辉煌还没有绽放,看到的一些对生命的理解也许只能明白其表意。我想这大概要等到一个人即将走完一生时才能深有体会吧!
24、紫色青春,步步都是考验,也许,你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困难,每一场挫折,都似乎是它给你的考验,来磨练出你的意志,锻造出你的刚强,发挥出你的力量,胜利就在眼前,做最后的冲刺,把握好时机,拼出你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光辉形象。不要使自己沮丧,不要使自己后悔,向着目标,努力奋斗吧!
25、老榆树的树身很粗很粗,树皮裂成了一块儿的,像大片的鱼鳞。
26、原来有些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你不联系他,他就真的永远不会联系你。
27、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28、青春的羽翼,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
29、别为失败找个理由,这样容易失去自信;要为失败找个对策,这样才能产生力量。
30、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在我们终于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31、那椰子树叶像长长的羽毛一样,有风时树影婆娑,没风时也飘逸秀美。
32、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33、烟雨蒙蒙,细雨纷纷,江南春雨雾朦胧。山不见,路不现,低头是江边,边上寒烟翠。一阵春风一声凉,渡口无人,孰能问津。江水悠悠,炊烟袅袅,此去经年事事非。人已去,舟已弃,抬头望青山,山花红似火。一水载舟一方远,万亩江南,孰能相识。
34、感情的世界,从来没有对与错。一些情感,站在理智的河畔,只能压抑着那些生长的情愫。不是不爱,而是无能为力。一些相遇,那么难得,点点灵犀,难舍,难分,所以不会轻易放弃。或许,有些情感,对视的真诚与温暖,足够了。一份感情,确实,来之不易,也只能珍惜。
35、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有些事,常常让我们很无奈。与其伤心流泪,不如从容面对。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看的淡一点,伤就会少一点!
36、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是非;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能在人们脸上画出沧桑;时间如同一把刷子,它能刷掉人们心头的痛苦。
37、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
38、风过处,飞花几片,挥洒着轻舞飞扬的青春;风过后,却勾起一串串眷恋,留下几缕暗香沉淀在旧时的春花秋月里;只是,那些缘分的路上,有多少过客半途离席?散去一季芳菲,又有多少故事没有缀上理想的结尾?
39、如果时间能够在此刻停留,那定是一副美轮美奂的山水画。面对浓浓云雾,环绕山间,潺潺流水从水雾里来,又从水雾里去。几只早起的鸟儿,零零散散的鸣叫声散落在薄雾中响彻山谷,或许它就是那清晨最美妙的第一首歌谣。
40、沙可以不懂海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魄,不是每段爱都一定有结果。烟可以不懂手的寂寞,酒可以不懂喉的寄托,泪可以不懂眼的脆弱,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快乐。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倦云舒。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七弦琴鸣,梦回太古,灵霄剑吟,书此奇谭。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1、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2、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6、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7、人生如旅,亦哭亦歌,曲终人散时,不过是痛者自痛,伤者自伤。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2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4、记忆不复成殇,回忆终成绝想。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31、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3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7、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
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1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5、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4、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6、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9、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2、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5、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3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4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2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36、*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