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论语,名言

1、不怨天,不尤人。

2、不知生,焉知死。

3、德不孤,必有邻。

4、言必信,行必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1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7、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18、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1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7、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39、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40、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0、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0、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2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子曰:今之*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3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2)

——论语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巧言令色,鲜亦仁!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0、言必信,行必果。

1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小不忍则乱大谋

13、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4、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9、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2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1、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5、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26、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27、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28、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29、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3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1、、寝不尸,居不容。

3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36、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 《论语》

40、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孔子 《论语》

4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

4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43、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44、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45、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4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4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论语名言警句3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3)

——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19、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篇》)

2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6、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8、、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篇》)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篇》)

3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

3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36、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3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4)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8、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2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1、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5、有教无类。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9、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4、知其不可而为之

25、乡原,德之贼也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8、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9、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0、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子曰:“君子不器。”

4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4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9、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51、礼,与其奢也,宁俭

5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和柳亚子先生

57、言必信,行必果。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60、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8

  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5)

——孔子的论语名言 50句菁华

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

2、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论语》

3、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论语》

6、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论语》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9、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论语》

10、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孔子《论语》

1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12、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论语》

13、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孔子《论语》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8、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19、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0、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放于利而行,多怨。

2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5、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

28、寝不尸,居不容。

2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食不语,寝不言。

34、德不孤,必有邻。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寝不尸,居不容。

4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朝闻道,夕死可矣。

4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6)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言必信,行必果。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9、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0、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1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4、有事弟子服其劳

15、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3、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8、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9、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1、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3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3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39、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1、见义不为,无勇也。

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5、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注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4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4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7)

——论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5、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7、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朋友,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8、要本着*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10、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11、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12、如果你的心灵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于丹

13、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于丹

14、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于丹

1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0、孩子最初爱他们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21、争论是俗不可耐的,因为道德社会里每个人都持完全相同的观点。

22、女人的生活中只有一个真正的悲剧:她总在缅怀过去,却必须活在未来。

23、失去一个父母可以看成是一种不幸;失去双亲看上去就像是一种粗心了。

24、我简直太聪明了,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25、三十五岁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年龄;伦敦社交圈内满是这样好多年一直保持三十五岁的女人,她们可以自由地挑来选去。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6、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3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42、礼,与其奢也,宁俭。

4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48、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4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0、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8)

——淘宝评论语 40句菁华

1、很好看,比我想象的好多,售后也不错

2、好卖家,真有耐心,我终于买到想要的东西。谢谢卖家。

3、方便快捷,谢谢,合作愉快!

4、我最喜欢的款,专卖太贵,谢谢,简直一样,

5、可不可以再便宜点。我带朋友来你家买。

6、很喜欢!也喜欢店家,很热情~!

7、很好的卖家,谢谢喽。我的同事们很喜欢呢。下次再来哦!

8、鞋子穿上舒服好,没有什么要求

9、衣服质量很好,很好的卖家。

10、东西很漂亮,卖家服务态度很好,下次还来。

11、呵呵,比预想的还好呢。价格也公道,谢谢啦~~~

12、非常好的卖家,很热情啊,下次还会来的~宝贝很不错!

13、买家按时发货,更重要的是正品,

14、西西。多多光顾。西西。加油加油。生意欣荣

15、店主态度特好,我会再次光顾的。

16、还不错,质量挺好的,速度也快!

17、终于找到家好店,服务好,质量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来买。

18、非常抱歉!昨天我没在家,没能及时把钱给您!真是不好意思!

19、质量没有问题。发货也很快。

20、不错的卖家,所以有又光顾叻!

21、发货速度很快哦,东西很赞!

22、收到的实物与想象中的一样,谢谢老板哦!

23、最近太忙,确认晚,东西是很好的,呵呵,谢。

24、服务质量好,态度热情,值得推荐!

25、价格很优惠,服务也很好,xx款式跟面料不错的,给个好评此次鼓励。

26、真没想到网上购物还这么有意思,在卖家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网上购物,谢谢!

27、店家发货很速度,一天就到!

28、腿直腿瘦的美眉穿出来的效果超好哦!

29、xx很好,软软的半透明里面搭件背心,美呆了。

30、衣服质量好的没话说。物超所值。不过。事实证明我要减肥了。

31、衣衣面料很好,很舒服!超喜欢这款蕾丝袖!~

32、小巧精致,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

33、这个包包真的非常好看,很洋气也很公主,整个做工都很满意,物超所值了

34、好看,穿起来也舒服

35、不错,百搭的裤型

36、裤子收到了,质量很好.穿着舒服大小合适,做工精细,不错的一款裤子价钱合理,卖家服务态度好,物流超快,非常愉快的购物.喜欢,以后我会多来看看,

37、快递很快,卖家服务热情,裤子质量很好哦,拍的薄款夏天穿太合适了,婆婆穿上很合适的,太满意了,尺码标准,真是愉快的一次购物。

38、裤子很快就收到了,质量很好,透气凉快,做工好,码数也刚刚好,很满意!

39、裤子质量很好,衣服很厚实.垂顺感很棒,裤型很不错,尺码正好,面料也不错,穿上很漂亮,摸着也很舒服适合春秋冬。没有线头,拉链好拉结实,非常棒的一条裤子。

40、呵呵,东西挺好的,发货也快!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9)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3、以约失之者鲜矣【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5、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1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2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2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3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6、君子*之美,不*之恶。(《颜渊》)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0)

——论语孔子的语录 40句菁华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11、“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孔子 《论语》

1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8、见得思义。

19、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0、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31、好学而不贰。—《左传》

3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3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3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3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4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