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语文

1、课文内容把握

2、乃:于是,就。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要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5、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10、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1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阔”之大景的神韵。

1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13、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14、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15、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1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1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1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19、“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20、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2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24、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2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27、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8、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30、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1)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态度决定一切

2、不强调进步

3、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4、用恰当词浯填空。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怀恋liàn幽寂jì

6、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7、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11、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13、从炼字角度赏析“潮**阔,风正一帆悬”。

14、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15、“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16、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17、“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18、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19、“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2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22、以春景喻冬雪,堪称“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怎样的雪景?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2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5、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6、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7、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28、文中:承上启下(过渡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30、用原文填空。

3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2、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

33、支点法

34、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35、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6、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37、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8、写法:A、大处落笔,立体凸现形象。B、对比的手法。C、句式多变,排列整齐。

39、文体(散文)、作者臧克家。

40、理清记事顺序及内容。

41、识记各作家的简历(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4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43、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44、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45、视死如归

46、涉猎:粗略地阅读。

47、非复:不再是

48、见事:认清事物

4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要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2)

——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用恰当词浯填空。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怀恋liàn幽寂jì

6、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

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10、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1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阔”之大景的神韵。

12、从炼字角度赏析“潮**阔,风正一帆悬”。

13、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14、“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17、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18、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19、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2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21、“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22、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3、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4、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25、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26、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7、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8、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29、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30、理清记事顺序及内容。

31、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32、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33、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34、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5、涉猎:粗略地阅读。

3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7、见往事:了解历史。

3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他。

3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40、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41、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42、不强调进步

43、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44、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45、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6、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4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48、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9、解释下列词语。

50、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4、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5、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6、遇到生词不要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

7、词语解释:

8、课文内容把握

9、当涂:当道,当权

10、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13、见事:认清事物

14、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1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他。

1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18、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1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20、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2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22、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23、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5、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26、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27、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28、“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9、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30、“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两幅画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3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3、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34、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5、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6、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38、本诗的主旨是: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3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勒了怎样的雪景?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40、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4)

——七年级英语下册重点短语 50句菁华

1、make friends with… 和某人交朋友

2、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说英语的学生

3、It is+adj +(for sb) to sth. 做某事(对于某人来说)是…..

4、need help to teach music 需要帮助来做某事

5、at the radio station 在广播电视台

6、a funny time 一个有趣的时间

7、tae a taxi t 打的/坐出租车去…

8、be good for….. 对…….有益

9、sit dwn 坐下

10、have a healthy life 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 式

11、have dinner 吃晚饭

12、Be careful! 当心!/注意!

13、n the left/right 在左/右边

14、put the stap 贴邮票

15、put sth. in 把某物放进……

16、g/ce he t 回到……的家中

17、cross the river 过河

18、There are a lot of rules. 有许多规则。

19、be late for … 因…而迟到

20、see friends 看朋友

21、after breakfast 早饭后

22、feel well 感觉好

23、tell sb. to do sth 告诉(叫)某人做某事

24、like …a lot 非常喜欢...

25、You’re right. 你是正确的。

26、be made of... 由…制成

27、read a newspaper 看报纸

28、study for a test 为一个考试而学习

29、play com*r games 玩电脑游戏

30、summer vacation 暑假

31、post office 邮局

32、in front of… 在……前面

33、the best things 最好的事情

34、cross Center street 穿过中心街

35、get to the library easily 很容易到达图书馆

36、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37、a big nose 大鼻子

38、what size 什么尺寸

39、birthday cakes with candles 带蜡烛的生日蛋糕

40、climb the mountains 去爬山

41、camp by the lake 在湖边露营

42、feed some cows 喂一些奶牛

43、on the first night 在第一天晚上

44、get a surprise 吃惊

45、jump up and down 上蹦下跳

46、climb onto one’s back 爬到某人背上

47、shout at/shout to 大声喊叫

48、a useful lesson 有用的一课

49、I can go shopping and nobody knows me.

50、lost and found box 失物招领箱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成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是生态系统结构太简单,物种太少,它说明:地球目前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4、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5、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7、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为双链的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上带有遗传物质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水稻体内有12对。

8、显微镜:

9、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10、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1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1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14、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6、细胞的分裂

17、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18、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19、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0、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1、幼根的生长

2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23、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24、保护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相似,利于取食避敌,避役(变色龙)、比目鱼、雷鸟、蝗、某些沙漠植物

25、警戒色:动物体色与背景色彩形成对比色,具有恶臭(毒刺)或者鲜艳色彩(斑纹)的特点,充分暴露自己,警告敌人不要侵犯,以防止“两败俱伤”。警戒色是冒充的“艺术”,以鲜艳色彩向动物们发出警告。(例如:黄峰、蝮蛇体表的斑纹、瓢虫体表的斑点)

2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7、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物链积累。

28、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___。

29、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和细胞的。

3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31、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32、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33、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34、细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强的时期是细菌的对数期

35、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36、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37、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38、水*衡的调节中枢使大脑皮层,感受器是下丘脑

39、*卵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是性别决定的时期

40、C4植物

41、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42、乔木层↑

43、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

44、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

45、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46、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48、反射的类型

49、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50、表达和交流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6)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代数式

5、添括号法则

6、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

8、普查与抽样调查

9、频数直方图

10、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1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和

12、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2)起点、终点不同表示什么意义(3)图象交点表示什么意义(4)会求*均值。

13、会判轴对称图形,会根据画对称图形,(或在方格中画)

14、尺规作图:(1)作一线段等已知线段(2)作角已知角(3)作线段垂直*分线

15、方法归纳:(1)求边相等可以利用

16、ADBCADBC180°—∠1—∠2∠3+∠4

17、过直线外一点心___________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18、*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9、绝对值:

20、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2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2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3、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5、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7、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8、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9、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30、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3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3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3、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34、如果是分数的多项式,那么他的系数就是他的分数常数,次数为最高次幂。

3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36、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7、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8、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9、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0、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41、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4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43、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solidfigure)。

44、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45、几何体简称为体(solid)。

46、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47、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4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49、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50、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2、日光下澈 下:往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5、记之而去 去:离开。

6、造饮辄尽 造:一来

7、兹若人之俦乎 俦:类

8、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

9、“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10、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喂材:才能

1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1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

1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

15、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16、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17、《醉翁亭记》选自《 》,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善加之四时也。”。

18、《采薇》中说:“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载渴载饥。”

19、《归园田居》表现诗人劳动艰辛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该诗的主旨句是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作者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2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息:*息

2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4、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5、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6、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27、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

28、环堵萧然8、箪瓢屡空9、宴如也

29、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

30、不敢稍逾约5、既加冠6、益慕圣贤之道

31、尝趋百里外10、援疑质理11、礼愈至

32、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

33、然则北通巫峡10、南极潇湘11、迁客骚人

34、若夫淫雨霏霏13、连月不开14、日星隐曜

3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6、或异二者之为30、把酒临风31、先天下之忧而忧

3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8、醉翁之意不在酒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0、食之不能尽其材6、其真无马邪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