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2 00:00:00 名言

1、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4、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7、过,则匆惮改。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是可忍,孰不可忍?

3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3、朽木不可雕也。

3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7、有教无类。

3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4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4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7、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9、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

5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名人孔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5、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克己复礼,为仁。

2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朝闻道,夕死可矣。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0、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1、见得思义。

3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5、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36、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9、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5、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46、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47、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8、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4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名人孔子的名言7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0、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孔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6、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7、十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8、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2、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1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5、见得思义。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21、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2、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5、不迁怒,不贰过。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7、当仁,不让于师。

28、吾日三省吾身。

2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贫而患不安。

30、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

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32、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3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7、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38、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40、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42、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43、割鸡焉用牛刀。——孔子

4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45、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4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

49、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孔子名言 50句菁华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6、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7、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1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2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2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7、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28、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4、吾日三省吾身。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3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

39、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0、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41、言必信,行必果。

42、成功与失败都是暂时的,在成功处跌到便是失败,在失败处勇敢站起就是成功。如果做某一件事能给我带来好心情,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我都会竭力去做。

43、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如果难过,就努力抬头望天空吧,望着望着就忘了……它那么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44、不学礼,无以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5、什么是爱情?骗呗!什么是温柔?贱呗!什么是艺术?脱呗!什么是仗义?傻呗!什么是勤俭?抠呗!什么是谦虚?装呗!什么是勇敢?二呗!什么是幽默?贫呗。

46、孔子名言,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一个人愿意出现,另一个人才愿意奋不顾身。一个人愿意奋不顾身,另一个人才愿意托付终身。

47、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带着真诚感恩的心,勇敢地走完选定的生活道路,决不回头。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8、牵着你的手,无论是在哪里,我都感觉像是在朝天堂奔跑。昨天已逝,抖抖身上的尘埃,继续前行。别让过去盗走了将来,今天做最好的自己吧。

49、孔子名言,一个男人的强大,不在于他能摧毁什么,而在于他能保护什么!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

5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孔子读书名言 60句菁华

1、礼之用,和为贵。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9、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1、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5、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1、是可忍,孰不可忍?

3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3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5、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4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53、听其言而观其行!

5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6、“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7、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5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5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孔子励志名言 60句菁华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

6、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7、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8、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9、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0、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孔子曰:“因材施教。”

12、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14、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16、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论语》

17、信者,人君之大宝也《论语》

18、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论语》

19、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20、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

21、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论语》

2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论语》"

24、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孔子《论语》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3、听其言而观其行。

3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坚持的路。

36、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学礼,无以立。

4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56、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5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5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6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励志名言2

  ·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不学礼,无以立。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名句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 不迁怒,不二过。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名句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迁怒,不贰过 —— 孔子名言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孔子名句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孔子名句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孔子励志名言3

  1、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写诚信的名言 50句菁华

1、赏罚分明,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3、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4、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10、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2、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

13、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14、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6、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1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8、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1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20、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2、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23、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24、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25、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6、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杰罗尔德

27、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

2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2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30、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威尔士诗人牧师赫伯特诚信

31、知识分子的道准则应以诚信为根本。——*当代作家王小波诚信的

32、祸莫大于无信。——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傅玄

3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淮南子》

34、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朝学者晁说之

3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6、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39、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40、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1、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45、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46、诚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桨,控制着人生的去向。

47、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48、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49、巧诈不如拙诚。

50、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孔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孔子 《论语》

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

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孔子 《论语》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 《论语》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吾日三省吾身。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论语》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朝闻道,夕死可矣

24、见得思义。

2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7、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2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0、君子以当仁不让。——孔子

3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

3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

33、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3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5、“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孔子 《论语》

36、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3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2、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3、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4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46、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47、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49、未知生,焉知死?

50、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孔子的励志名言 50句菁华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论语》

4、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6、不知生,焉知死《论语》

7、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

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论语》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10、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2、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孔子《论语》

13、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没有知识却又不去学习,能不担心吗?学习到了知识了,却不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孔子《论语》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0、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1、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6、过,则匆惮改。

2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35、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38、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9、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

4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43、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5、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6、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解。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善治民。莫善于礼。

49、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孔子《论语》

精选孔子的励志名言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精选孔子的励志名言4

  ·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不学礼,无以立。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名句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 不迁怒,不二过。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名句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迁怒,不贰过 —— 孔子名言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孔子名句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孔子名句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精选孔子的励志名言5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精选孔子的励志名言7

  1、孔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讲诚信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诚,人之筋骨;信,人之血肉;二者合一,乃立人之本也!

2、当诚信离你而去,邪恶便乘虚而入。

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4、诚信是道德的底线,守法的基础,社交的规则,和谐的前提。

5、真诚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守信是构筑社会的基石。

6、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7、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9、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

10、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2、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4、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5、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16、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7、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奥斯特洛夫斯基

1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9、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21、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2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3、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24、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25、如果要别人诚信,首选自己要诚信。

26、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27、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

28、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29、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30、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

31、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

32、人因诚信而高尚,人因无信而卑微。

33、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34、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3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3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37、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38、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39、诚实而无知,是软弱的,无用的;然而有知识而不诚实,却是危险的,可怕的。

40、凡人立于天地间,遇事必当之以“诚”,而后人始信其为人,乃得有为人之价值。尚诈术者,何能立名建业。

41、诚信者,受人爱戴尊敬也。

42、诚信,世界需要你。

43、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

44、诚信是一种美德,会让你更加完美。

45、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46、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里程碑,都刻着两个字“起点”。

47、对自我要有约束力,对他人要有亲和力,对处世要有宽容力,对求知要有精进力,对困境要有忍耐力,对成功要有推动力!

48、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

49、一切好事,从我本身做起;一切好言,从我口中说出;一切善举,从我内心开发;一切友人,从我至诚礼敬。

50、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孔子诚信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0)

——读书的孔子名言 50句菁华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不学礼,无以立。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1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11、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是可忍,孰不可忍?

1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朽木不可雕也。

2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2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5、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3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9、“有教无类”。

4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3、敏于事而慎于言!

44、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45、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关于读书的孔子名言8

  1、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相关词条